本公开涉及一种后悬架系统和电动车辆,该后悬架系统包括后副车架、转向节、连杆总成以及后稳定杆总成,转向节通过连杆总成连接于后副车架沿左右方向的端部,后稳定杆总成沿左右方向布置,后稳定杆总成的两端用于与后副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转向节分别连接,且至少部分后稳定杆总成位于后副车架的下方并位于后副车架的后方。通过将至少部分地后稳定杆总成位于后副车架的下方并位于后副车架的后方,避免后稳定杆总成直接布置于与后副车架齐平的后方,有效地减小了后悬架系统在前后方向占据的尺寸,便于后悬架系统小型化的设计,进而便于电动车辆上的其他结构件的安装布置。动车辆上的其他结构件的安装布置。动车辆上的其他结构件的安装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悬架系统和电动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后悬架系统和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底盘悬架系统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车型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0003]底盘后悬架系统基于结构类型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由于其左右两侧车轮运动过程中的相对独立、互不干涉的特性作为提升车辆性能的首选。其中独立悬架又主要分为纵臂式多连杆,“H”臂多连杆和五连杆结构型式。
[0004]相关技术中的后悬架系统往往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占据较大的尺寸,不便于其他结构的安装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后悬架系统和电动车辆,该后悬架系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悬架系统,所述后悬架系统包括后副车架、转向节、连杆总成以及后稳定杆总成,所述转向节通过所述连杆总成连接于所述后副车架沿左右方向的端部,所述后稳定杆总成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后稳定杆总成的两端用于与所述后副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转向节分别连接,且至少部分所述后稳定杆总成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后方。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稳定杆总成包括后稳定杆本体和后稳定杆连杆,所述后稳定杆本体沿左右方向布置,且所述后稳定杆本体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后方,所述后稳定杆连杆沿上下方向布置,且所述后稳定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稳定杆本体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悬架系统还包括电池包安装支架,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后副车架的前端以用于与电池包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后副车架的前端沿左右方向的两侧。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总成包括后上控制连杆,所述后上控制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副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铰接;
[0011]所述后悬架系统构造为被动后悬架系统,所述后上控制连杆构造为向下凹陷的第一U型杆,所述第一U型杆能够用于避让所述被动后悬架系统的下车体纵梁和被动减振器;或者,所述后悬架系统构造为主动后悬架系统,所述后上控制连杆构造为向下凹陷且在左右方向上呈弯曲状的第二U型杆,所述第二U型杆能够用于避免主动后悬架系统的下车体纵梁和主动减振器。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U型杆由钢板冲压而成;或者,所述第二U型杆由铝合
金锻造而成。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总成包括后前束控制连杆,所述后前束控制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副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铰接;
[0014]所述后悬架系统构造为被动后悬架系统,所述后前束控制连杆构造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杆;或者,所述后悬架系统构造为主动后悬架系统,所述后前束控制连杆构造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弯曲杆所述直杆由钢板冲压而成;或者,所述弯曲杆由铝合金锻造而成。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以及两个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纵梁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纵梁位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左右两侧并用于连接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
[0016]所述连杆总成还包括前上控制连杆,所述前上控制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纵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铰接;
[0017]所述后悬架系统还包括高度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高度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前上控制连杆和所述纵梁。
[0018]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所述的后悬架系统。
[001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至少部分地后稳定杆总成位于后副车架的下方并位于后副车架的后方,避免后稳定杆总成直接布置于与后副车架齐平的后方,有效地减小了后悬架系统在前后方向占据的尺寸,便于后悬架系统小型化的设计,进而便于电动车辆上的其他结构件的安装布置。
[00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2]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后悬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并且该后悬架系统为主动后悬架系统。
[0023]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后悬架系统的俯视图,并且该后悬架系统为主动后悬架系统。
[0024]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后悬架系统的后视图,并且该后悬架系统为主动后悬架系统。
[0025]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后悬架系统的侧视图,并且该后悬架系统为主动后悬架系统。
[0026]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后悬架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未示意出转向节,且该后悬架系统为被动悬架系统,图中示意出了被动减振器。
[0027]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后悬架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未示意出转向节,且该后悬架系统为主动悬架系统,图中示意出了主动减振器。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后副车架
ꢀꢀꢀꢀꢀꢀꢀꢀꢀ
11
ꢀꢀꢀꢀꢀꢀꢀꢀꢀ
前横梁
[0030]12
ꢀꢀꢀꢀꢀꢀꢀꢀ
后横梁
ꢀꢀꢀꢀꢀꢀꢀꢀꢀꢀꢀ
13
ꢀꢀꢀꢀꢀꢀꢀꢀꢀ
纵梁
[0031]14
ꢀꢀꢀꢀꢀꢀꢀꢀ
中间横梁
ꢀꢀꢀꢀꢀꢀꢀꢀꢀ
15
ꢀꢀꢀꢀꢀꢀꢀꢀꢀ
加强梁
[0032]2ꢀꢀꢀꢀꢀꢀꢀꢀꢀ
转向节
ꢀꢀꢀꢀꢀꢀꢀꢀꢀꢀꢀ3ꢀꢀꢀꢀꢀꢀꢀꢀꢀꢀ
连杆总成
[0033]31
ꢀꢀꢀꢀꢀꢀꢀꢀ
后上控制连杆
ꢀꢀꢀꢀꢀ
32
ꢀꢀꢀꢀꢀꢀꢀꢀꢀ
后前束控制连杆
[0034]33
ꢀꢀꢀꢀꢀꢀꢀꢀ
前上控制连杆
ꢀꢀꢀꢀꢀ
34
ꢀꢀꢀꢀꢀꢀꢀꢀꢀ
前下控制连杆
[0035]35
ꢀꢀꢀꢀꢀꢀꢀꢀ
后下控制连杆
ꢀꢀꢀꢀꢀ4ꢀꢀꢀꢀꢀꢀꢀꢀꢀꢀ
后稳定杆总成
[0036]41
ꢀꢀꢀꢀꢀꢀꢀꢀ
后稳定杆本体
ꢀꢀꢀꢀꢀ
42
ꢀꢀꢀꢀꢀꢀꢀꢀꢀ
后稳定杆连杆
[0037]5ꢀꢀꢀꢀꢀꢀꢀꢀꢀ
电池包安装支架
ꢀꢀꢀ
61
ꢀꢀꢀꢀꢀꢀꢀꢀꢀ
被动减振器
[0038]6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架系统包括后副车架、转向节、连杆总成以及后稳定杆总成,所述转向节通过所述连杆总成连接于所述后副车架沿左右方向的端部,所述后稳定杆总成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后稳定杆总成的两端用于与所述后副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转向节分别连接,且至少部分所述后稳定杆总成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稳定杆总成包括后稳定杆本体和后稳定杆连杆,所述后稳定杆本体沿左右方向布置,且所述后稳定杆本体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后方,所述后稳定杆连杆沿上下方向布置,且所述后稳定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稳定杆本体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架系统还包括电池包安装支架,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后副车架的前端以用于与电池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池包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后副车架的前端沿左右方向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总成包括后上控制连杆,所述后上控制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副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铰接;所述后悬架系统构造为被动后悬架系统,所述后上控制连杆构造为向下凹陷的第一U型杆,所述第一U型杆能够用于避让所述被动后悬架系统的下车体纵梁和被动减振器;或者,所述后悬架系统构造为主动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超,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