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02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下方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一端与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的一端与箱体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侧设有放置槽,所述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槽板,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滑杆。通过箱体、底板、放置槽、电机二、转板、滑杆、槽板、拉门和遮挡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红茶放置在放置槽内部,将直块插在槽板的凹槽内,弹簧带动竖杆向内移动,使竖杆插入直块内部,转动螺栓,使螺栓进入网板和放置槽内部,避免红茶吹出放置槽的外部,使红茶得到有效加工。使红茶得到有效加工。使红茶得到有效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


[0001]本技术涉及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
,具体为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

技术介绍

[0002]红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较为著名,采摘的红茶需要摊放在阴凉通风环境下,作适当的轻微萎凋,其目的是适度减少鲜叶的水分,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使叶梗由脆变软,增加芽叶的韧性,便于后续的揉捻成条造型。
[0003]现有一种茶鲜叶储青槽装置(申请号:202220429797.7)便于使得固定槽晃动带动放置槽晃动,使得鲜叶在平铺后处于晃动状态,避免鲜叶堆积,上述仍存在,检测红茶放置在放置槽内部,在通过风机对红茶不断的吹动,进而减少红茶中的部分水分,而在通过风机的吹动时,由于放置槽的顶部为敞开设置的,很容易在风机吹动下,红茶飞溅到放置槽外部,进而导致容易导致飞溅出去的红茶无法得到有效加工,同时在使用风机对红茶进行吹动时,由于风机的在一侧固定不动,若想要时远离风机一侧的红茶也得到了通风作用,需要风机给予的风力较大,而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位于风机较近的红茶则很容易被吹向远离风机的一侧,进而导致红茶出现堆积,进而导致通风效果较差,不便于对红茶进行均匀的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红茶容易吹出放置槽的外部,进而导致飞溅出去的红茶无法得到有效加工,不便于对红茶进行均匀的通风,红茶容易出现堆积,通风效果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下方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一端与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的一端与箱体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侧设有放置槽,所述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槽板,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槽板的一侧设有遮挡结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通风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壁与槽板的一端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竖杆的外壁一端间隙配合有直块,所述直块的一端与放置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直块的外壁与槽板的前端面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竖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竖杆的外壁一侧和槽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一侧设有网板,所述网板的底部与放置槽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网板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与放置槽的顶部一侧内壁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安装有拉门。
[0010]优选的,所述通风结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一侧通过轴承与箱体的一侧上方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的一端与箱体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方块,所述方块的下方内壁与滑杆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方块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风机。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箱体、底板、放置槽、电机二、转板、滑杆、槽板、拉门和遮挡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红茶放置在放置槽内部,将直块插在槽板的凹槽内,弹簧带动竖杆向内移动,使竖杆插入直块内部,转动螺栓,使螺栓进入网板和放置槽内部,避免红茶吹出放置槽的外部,使红茶得到有效加工;
[0012]通过箱体、底板、放置槽、电机二、转板、滑杆、槽板、拉门和通风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电机一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方块左右移动,方块带动风机左右移动,进而便于对红茶进行均匀的通风,避免红茶出现堆积,提高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底板和滑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滤网、丝杆和螺母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弹簧、竖杆和槽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螺纹杆、风机和方块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箱体,2、通风结构,2a1、螺纹杆,2a2、风机,2a3、方块,2a4、电机一,2b1、滤网,2b2、丝杆,2b3、螺母,3、遮挡结构,301、弹簧,302、直块,303、网板,304、竖杆,4、底板,5、放置槽,6、电机二,7、转板,8、滑杆,9、槽板,10、拉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参照附图1

5:本实施例中,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下方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板7,轴承使转板7受力时可以在箱体1的一侧下方内壁转动,转板7的一端与电机二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二6的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电机二6的一端与箱体1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箱体1的内侧设有放置槽5,转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槽板9,箱体1的内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滑杆8,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底板4对箱体1起到支撑作用,箱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拉门10,拉门10的内壁内嵌有观察窗,槽板9的一侧设有遮挡结构3,箱体1的一侧设有通风结构2,遮挡结构3避免红茶吹出放置槽5的外部,使红茶得到有效加工,通风结构2便于对红茶进行均匀的通风,避免红茶出现堆积,提高通风效果。
[0022]遮挡结构3包括竖杆304,竖杆304的外壁与槽板9的一端内壁间隙配合,竖杆304受力时可以在槽板9的一端内壁上下移动,竖杆304的外壁一端间隙配合有直块302,直块302
的一端与放置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直块302的外壁与槽板9的前端面凹槽间隙配合,竖杆304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301,弹簧301给予竖杆304向内的力,弹簧30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竖杆304的外壁一侧和槽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竖杆304的一侧设有网板303,网板303的底部与放置槽5的顶部相贴合,放置槽5的底部加工有网孔,网板303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与放置槽5的顶部一侧内壁螺纹连接,将红茶放置在放置槽5内部,将直块302插在槽板9的凹槽内,弹簧301带动竖杆304向内移动,使竖杆304插入直块302内部,转动螺栓,使螺栓进入网板303和放置槽5内部,避免红茶吹出放置槽5的外部,使红茶得到有效加工。
[0023]通风结构2包括螺纹杆2a1,螺纹杆2a1的外壁一侧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一侧上方内壁转动连接,轴承使螺纹杆2a1受力时可以在箱体1的一侧上方内壁转动,螺纹杆2a1的一端与电机一2a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一2a4的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电机一2a4的一端与箱体1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螺纹杆2a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方块2a3,方块2a3的下方内壁与滑杆8的外壁滑动卡接,滑杆8对方块2a3受力移动时起到限位作用,方块2a3的前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下方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板(7),所述转板(7)的一端与电机二(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6)的一端与箱体(1)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侧设有放置槽(5),所述转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槽板(9),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方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槽板(9)的一侧设有遮挡结构(3),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通风结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硒红茶加工用储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3)包括竖杆(304),所述竖杆(304)的外壁与槽板(9)的一端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竖杆(304)的外壁一端间隙配合有直块(302),所述直块(302)的一端与放置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直块(302)的外壁与槽板(9)的前端面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竖杆(304)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301),所述弹簧(30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竖杆(304)的外壁一侧和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彪张会翰唐志伟王璇汪芸翗陈亚丽喻荣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康市汉滨区德润天然富硒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