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翯冈专利>正文

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使用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129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使用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循环式输送带,其上设有一由其前端往其后端循环且连续输送的循环式承置面;在该循环式承置面上设置连续的一软式模具且其表面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深浅不一的粒状槽;再利用一黏稠状聚氨酯材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前端处连续且均匀地涂布于该软式模具上,借以形成一具有均等厚度及宽度并具有一止滑粒状表面的一预铸式的聚氨酯表层的长条带;再形成捆卷以送至现场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上使用,借此简化制程并降低制造成本而完成一具止滑粒状表面的预铸式的聚氨酯表层。的预铸式的聚氨酯表层。的预铸式的聚氨酯表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使用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使用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循环式输送带及在软式模具的表面上预设粒状槽以一体成型制出具有止滑粒状表面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运动场地的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领域中,现有技术存有易产生搅拌不均、厚度不平均致弹性亦不平均、易受天气影响等质量缺点,或橡胶表层皮所产生的耐候性不佳、表面物性易劣化及易被针鞋破损,或另须开设长条状巨型模具且无法连续生产等诸多缺点。本案申请人曾申请并核准取得中国证书号第3366009号(专利号ZL201510190515.7)及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I565854的专利技术,而上述专利技术能使运动场地的聚氨酯表层的应用达到快速施工、降低成本且符合经济效益的功效,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3]然而,本案申请人所拥有上述的专利技术仍存在聚氨酯表层的表层颗粒(或跑道颗粒)易脱落的问题,而且在制程中必须额外增加一“(c

1)在该连续的PU层未进行加热固化作业之前,更包含一表面粉粒铺设作业,用以在该连续的PU层表面上均匀铺设选自PU粉、PU粒、橡胶粉、橡胶粒之族群中之一种或其组合,藉以在该连续的PU层之表面形成凸起止滑粒之表层结构”步骤(请参考上述专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而产生材料成本相对增加的问题。因此,本案申请人乃针对自己所拥有的上述的专利技术,再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使用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为在一循环式输送带的一循环式承置面上设置一连续的软式模具且在该软式模具的表面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深浅不一的粒状槽,再利用一黏稠状聚氨酯材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前端处连续地且均匀地涂布于该软式模具上,借以形成一具有均等宽度及均匀厚度并借由该软式模具的表面上所设的该粒状槽来形成一具有止滑粒状表面的聚氨酯表层的长条带以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使用,借此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问题。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使用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循环式输送带,其上设具一由其前端往其后端循环且连续输送的循环式承置面,且在由前端往后端的连续输送过程中设有至少一加热固化区;提供一连续的软式模具并设置在该循环式输送带的该循环式承置面上,其中该软式模具的表面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深浅不一的粒状槽;再利用一黏稠状聚氨酯(Polyurethane)材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前端处连续地且均匀地涂布于该软式模具上,借以在该软式模具的表面上形成一具有均等宽度及均匀厚度的连续的一预铸式的聚氨酯表层的长条带,且该聚氨酯表层的一表面上是借由该软式模具的表面所设的该粒状槽以一体成型具有一止滑粒状表面而等同具有表层颗粒或跑道颗粒的使用功效;再将该聚氨酯表层形成的该长条带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后端处送出,借此完成一具止滑粒状表面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以供铺设在运动
场地上使用。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当该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该长条带在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后端处送出时,该聚氨酯表层的该长条带是被卷收成一捆卷,其中每一该捆卷是具有一长度。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聚氨酯表层的该长条带的宽度为标准单一田径跑道1.25m。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黏稠状聚氨酯材是由液态异氰酸酯或聚异氰酸盐(Isocyanate)与液态多元醇或聚多元醇(Polyol)所混合生成。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黏稠状聚氨酯材使用混合比例为0%至50%的添充剂及混合比例为0%至30%的可塑剂。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黏稠状聚氨酯材在加热固化后的硬度为20
°
至70
°
A。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软式模具是具有一定长度,其中当该软式模具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后端处送出时,该软式模具能被卷收成一捆卷、或与该聚氨酯表层的该长条带保持不离型而一起卷收成一捆卷以供在进行后续作业时再分离。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软式模具是能与该循环式输送带结合成一体而一起同步循环输送,或只放置但不结合地位于该循环式输送带的一段制程上。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软式模具是由硅氧树脂(Silicon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乙烯(Polyethylen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丙烯橡胶(EPDM)、橡胶(Rubber)、合成橡胶(Synthetic rubbe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所制成。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软式模具的两侧边上各设有一向上凸出的档板供用以挡止该黏稠状聚氨酯(Polyurethane)材并借以界定该聚氨酯表层或该长条带在成型之后的宽度或厚度。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循环式输送带的两侧边上各设有一向上凸出的档板供用以挡止该黏稠状聚氨酯材(Polyurethane)并借以界定该聚氨酯表层或该长条带在成型之后的宽度或厚度。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基层成型步骤,供用以在制程中进一步在该聚氨酯表层的该止滑粒状表面的相对面上形成至少一具有均匀厚度的基层,其中各该基层是利用选自聚氨酯材以外(且最好能较便宜)的一黏稠状基层材所形成,借此使原来所具有该止滑粒状表面的该聚氨酯表层能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层由该黏稠状基层材所构成的各该基层以形成一复合式聚氨酯表层。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基层成型步骤,其中各该基层是利用选自聚氨酯材以外(且最好能较便宜)材料的一黏稠状基层材所形成并被预制形成一长条带且被卷收成一捆卷;其中各该基层是在制程中以黏贴方式与该聚氨酯表层的该长条带对应黏结以形成一连续的长条带,借此使具有该止滑粒状表面的该聚氨酯表层能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层由该黏稠状基层材所构成的各该基层而形成一复合式聚氨酯表层。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当该聚氨酯表层为一复合式聚氨酯表层时,其中具有该止滑粒状表面的该聚氨酯表层的厚度为1至3mm;其中各该基层的厚度为3至13mm。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其进一步于该软式模具的表面上设置一离形膜以使该
软式模具与该聚氨酯表层之间能易于分离以供后续作业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循环式输送带的两侧边各设有一档板)制成一具有一止滑粒状表面的聚氨酯表层的长条带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23]图4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使用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一循环式输送带,该循环式输送带上设具一由其前端往其后端循环且连续输送的循环式承置面,且在由前端往后端的连续输送过程中设有至少一加热固化区;(b)提供连续的一软式模具并设置在该循环式输送带的该循环式承置面上,其中该软式模具的表面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深浅不一的粒状槽;(c)提供一黏稠状聚氨酯材;(d)将该黏稠状聚氨酯材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前端处连续地且均匀地涂布于该软式模具上,借以在该软式模具的表面上形成一具有均等宽度及均匀厚度的连续的一预铸式的聚氨酯表层的长条带,且该聚氨酯表层的一表面上是借由该软式模具的表面所设的该粒状槽以一体成型具有一止滑粒状表面;及(e)将该聚氨酯表层形成的该长条带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后端处送出,借此完成一具止滑粒状表面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以供铺设在运动场地上使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当该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该长条带在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后端处送出时,该聚氨酯表层的该长条带是被卷收成一捆卷,其中每一该捆卷是具有一长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表层的该长条带的宽度为标准单一田径跑道1.25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黏稠状聚氨酯材是由液态异氰酸酯或聚异氰酸盐与液态多元醇或聚多元醇所混合生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黏稠状聚氨酯材使用混合比例为0%至50%的添充剂及混合比例为0%至30%的可塑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黏稠状聚氨酯材在加热固化后的硬度为20
°
至70
°
A。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软式模具是具有一定长度;其中在步骤(e)中,当该软式模具由该循环式输送带的后端处送出时,该软式模具能被卷收成一捆卷、或与该聚氨酯表层的该长条带保持不离型而一起卷收成一捆卷。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铸式聚氨酯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软式模具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轩李翯冈
申请(专利权)人:李翯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