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123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对使用温度比较敏感,在低温下(<0℃)会变硬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新的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包括:其组成为分子量为600~2000,平均官能度为2~8、环氧丙烷占比5~50%的聚醚多元醇Ⅰ以及分子量为3000~6000、平均官能度为2~8、环氧乙烷占比5~50%的聚醚多元醇Ⅱ的混合物;聚醚多元醇Ⅰ与聚醚多元醇Ⅱ按重量比混合,混合比例为1:0.5~1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慢回弹海绵的工业制备中。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简称氨基甲酸酯,是指主链上有多个

NH

COO

重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软泡是由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在催化剂、发泡剂和其他助剂的作用下发泡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密度低、吸音、透气、保温、弹性回复好能特点。慢回弹海绵,又可称做“记忆绵”,当受到外力压迫时,不会立即恢复形变,而需要延时几秒钟慢慢的恢复原来的形状。慢回弹海绵通常用于沙发、座椅、床垫等家居产品,所以对弹力回复性和舒适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但大部分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对使用温度比较敏感,尤其是在低温下(<0℃)会变硬,严重影响其舒适度,发挥不了慢回弹应有的功能。
[0003]中国专利CN111363112A公开了一种低温感胀气模塑慢回弹海绵,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A:65

90份;聚醚多元醇B:10

35份;去离子水:2

3份;物理发泡剂:0

10份;匀泡剂:0.2

0.45份;胺催化剂:A1 0.1

0.3份;A33 0.4

0.6份;改性MDI:30

45份。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感胀气模塑慢回弹海绵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配方调节,可以制备密度为35

80Kg/m3,回弹时间3

7秒,所制备的海绵在0℃的环境下海绵硬度不变,保持和常温下的形状一样。但该专利技术没有明确公开聚醚多元醇的组成。
[0004]中国专利CN106065063A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高密度慢回弹海绵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A(羟值为30

50,官能度为2.5

4.5)、聚醚多元醇B(羟值为45

65,官能度为2.5

4.5)、聚醚多元醇C(羟值为340

400,官能度为2.5

3.5)、延迟胺、有机硅油、叔胺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去离子水和改性黑料。回弹时间3

5秒之间,具有耐低温效果,承载力较市面慢回弹海绵高一倍。但该专利技术没有公开具体的慢回弹海绵的相关物理性能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存在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对使用温度比较敏感,在低温下(<0℃)会变硬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该聚醚多元醇海绵制备得到的慢回弹海绵具有回弹性能优、低温下硬度变化小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的用途。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分子量为600~2000,平均官能度为2~8、环氧丙烷占比5~50%的聚醚多元醇Ⅰ以及分子量为3000~6000、平均官能度为2~8、环氧乙烷占比5~50%的聚醚多元醇Ⅱ的混合物;聚醚多元醇Ⅰ与聚醚多元醇Ⅱ按重量比混合,混合比例为1:0.5~1。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聚醚多元醇Ⅰ和聚醚多元醇Ⅱ由小分子多元醇为起始剂,在氢氧化钾或DMC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环氧烷烃共聚制备得到。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小分子多元醇选自丙二醇、二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醇或蔗糖中的至少一种为起始剂制备得到。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145~165mgKOH/g,官能度为3~6。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前述的低温感慢回弹用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准备聚醚多元醇Ⅰ,其组成为分子量为600~2000,平均官能度为2~8、环氧丙烷占比5~50%;
[0013]2)准备聚醚多元醇Ⅱ,分子量为3000~6000、平均官能度为2~8、环氧乙烷占比5~50%;
[0014]3)在室温条件下,将聚醚多元醇Ⅰ与聚醚多元醇Ⅱ按重量比为1:0.5~1进行混合搅拌,即得到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三,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6]一种前述的低温感慢回弹用聚醚多元醇在慢回弹海绵的制备中应用。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该聚醚将软段区和硬段区充分的相分离,作为软段的聚醚具有较高的分子量提供高玻璃化转化温度,低分子量的聚醚与异氰酸酯形成硬段区,提供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分子量的长链聚醚赋予海绵优异的低温性能和柔软度;本专利技术通过选取特定的长链聚醚和短链聚醚,同时采取一定的组合比例;使得制备得到的慢回弹海绵具有耐低温性,即温度降低为零下时,硬度与常温时变化率<15%,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制备聚醚多元醇Ⅰ:向装有搅拌装置的10L耐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000g山梨醇,16.5g氢氧化钾做催化剂。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保持釜内真空状态,慢速搅拌并升温至115℃,脱水0.5h,同时用氮气置换环氧丙烷储罐。在

0.01Mpa下先向釜中通入200g环氧丙烷,开始反应后再继续加环氧丙烷至5066g,熟化3h。在115℃条件下熟化3h。在微正压下向釜中通入527g环氧乙烷进行封端,在120℃条件下熟化2h,降温,得到粗醚。
[0020]将3000g粗醚加入到装有3L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向釜中加入180g蒸馏水进行稀释,在85℃条件下搅拌20分钟后加入48.1g磷酸继续搅拌1h,然后加入10g硅酸镁和10g硅酸铝搅拌0.5h,将温度升至95℃搅拌0.5h,缓慢将温度升至115℃,然后抽真空脱水至水分小于0.1%,过滤除去硅酸盐,得到短链聚醚。环氧乙烷占总质量的8%,羟值为280.5mgKOH/g的聚醚多元醇Ⅰ。
[0021]制备聚醚多元醇Ⅱ:向装有搅拌装置的2L耐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228g丙二醇做起始剂,3.1g氢氧化钾做催化剂。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保持釜内真空状态,慢速搅拌并升温至115℃,同时用氮气置换环氧丙烷的储罐。在

0.01Mpa下向釜中均速通入环氧丙烷,保持釜内压力不超过0.4Mpa,加至972g,熟化3h,得到204粗醚。
[0022]向装有搅拌装置的2L耐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35g上述204粗醚,0.07gDMC作催化剂。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保持釜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分子量为600~2000,平均官能度为2~8、环氧丙烷占比5~50%的聚醚多元醇Ⅰ以及分子量为3000~6000、平均官能度为2~8、环氧乙烷占比5~50%的聚醚多元醇Ⅱ的混合物;聚醚多元醇Ⅰ与聚醚多元醇Ⅱ按重量比混合,混合比例为1:0.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Ⅰ和聚醚多元醇Ⅱ由小分子多元醇为起始剂,在氢氧化钾或DMC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环氧烷烃共聚制备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感慢回弹海绵用聚醚多元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多元醇选自丙二醇、二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醇或蔗糖中的至少一种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金龙祁青海高晨栋徐庆花卢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