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入式声带内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98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入式声带内涂药装置,包括可切换注射液态药物和雾化药物的药物注射组件、可将药物精准喷射到喉部损伤部位与喉部通道适配的弧形细管,弧形细管与药物注射组件的注射端连接,弧形细管末端为倾斜设置的喷射口;所述药物注射组件包括方便医师拿取稳住注射位置的外壳、储存液态药物的第一腔体、储存雾化药物的第二腔体、推动液态药物注射的第一推杆、推动雾化药物注射的第二推杆;与现有技术相比:1、将现有的弯折管改为与喉部适配的弧形细管,避免了操作失误对喉部造成的轻微损伤;2、可直接切换液态药物和雾化药物,使用方便,而且对准损伤部位,精准雾化,效果更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入式声带内涂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声带护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导入式声带内涂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慢性喉炎、声带炎、声带小结、水肿、息肉接触性肉芽肿是临床上常见的喉粘膜病变,治疗时除一般内服药、血液注射治疗措施外还具有喉室、声带局部喷射药物法。内服药或血液注射副作用大,效果差,而目前的喷射方法中,一是喉处盲喷,二是在纤维喉镜或支持喉镜下进行喷射。前者靠经验操作,喷射的部位不够精确,后者操作繁琐,治疗费用高。
[0003]本公司之前针对上述问题申请过专利号为CN201720119817.X的专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该专利改进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喷射细管为弯折管,实际操作存在碰到喉内壁的情况,弯折处碰到会造成喉部轻微损伤;
[0005]2、喉部药物用注射器一般仅仅专用于注射液态药物,不能用于雾化药物的注射,但实际上喉部损伤一般除开注射液态药物外还会做雾化辅助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入式声带内涂药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根据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导入式声带内涂药装置,包括可切换注射液态药物和雾化药物的药物注射组件、可将药物精准喷射到喉部损伤部位与喉部通道适配的弧形细管,弧形细管与药物注射组件的注射端连接,弧形细管末端为倾斜设置的喷射口;
[0008]所述药物注射组件包括方便医师拿取稳住注射位置的外壳、储存液态药物的第一腔体、储存雾化药物的第二腔体、推动液态药物注射的第一推杆、推动雾化药物注射的第二推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交错设置在外壳内部两侧,第一腔体底部设有可抽取或注射液态药物的第一通道,第二腔体底部设有可抽取或注射雾化药物的第二通道,第一推杆竖直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末端为第一推动部,第二推杆为L型结构,包括横向部和纵向部,纵向部竖直设置在第二腔内,横向部末端为第二推动部,外壳侧面设有允许横向部伸出的开口;
[0009]所述弧形细管内设有注射液态药物的第一细管、注射雾化药物的第二细管,第一细管一端与第一通道出口连接,另一端穿过弧形细管内部连接喷射口,第二细管一端与第二通道出口连接,另一端穿过弧形细管内部连接喷射口。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的容积大于第一腔体的容积。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细管、第一细管和第二细管均由医用塑料注塑形成。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细管的药物进口直径大于第一通道的直径,且第一细管的药物进口内侧与第一通道外侧紧密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细管的药物进口直径大于第二通道的直径,且第二细管的药物进口内侧与第一通道外侧紧密接触。
[0014]优选的,所述弧形细管上部还设有固定第一细管和第二细管药物进口的固定块。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将现有的弯折管改为与喉部适配的弧形细管,避免了操作失误对喉部造成的轻微损伤;
[0017]2、可直接切换液态药物和雾化药物,使用方便,而且对准损伤部位,精准雾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涂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壳;2、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第一推杆;5、第二推杆;6、第一推动部;7、第二推动部;8、第一通道;9、第二通道;10、第一细管;11、第二细管;12、弧形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根据附图和一些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中,一种导入式声带内涂药装置,包括可切换注射液态药物和雾化药物的药物注射组件、可将药物精准喷射到喉部损伤部位与喉部通道适配的弧形细管12,弧形细管12与药物注射组件的注射端连接,弧形细管12末端为倾斜设置的喷射口;
[0022]所述药物注射组件包括方便医师拿取稳住注射位置的外壳1、储存液态药物的第一腔体2、储存雾化药物的第二腔体3、推动液态药物注射的第一推杆4、推动雾化药物注射的第二推杆5,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交错设置在外壳1内部两侧,第一腔体2底部设有可抽取或注射液态药物的第一通道8,第二腔体3底部设有可抽取或注射雾化药物的第二通道9,第一推杆4竖直设置在第一腔体2内,末端为第一推动部6,第二推杆5为L型结构,包括横向部和纵向部,纵向部竖直设置在第二腔内,横向部末端为第二推动部7,外壳1侧面设有允许横向部伸出的开口;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交错设置在外壳1内部两侧的目的在于,可使第一推杆4和第二推杆5在互相不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推动药物的注射;
[0023]所述弧形细管12内设有注射液态药物的第一细管10、注射雾化药物的第二细管11,第一细管10一端与第一通道8出口连接,另一端穿过弧形细管12内部连接喷射口,第二细管11一端与第二通道9出口连接,另一端穿过弧形细管12内部连接喷射口。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3的容积大于第一腔体2的容积。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细管12、第一细管10和第二细管11均由医用塑料注塑形成。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细管10的药物进口直径大于第一通道8的直径,且第一细管10的药物进口内侧与第一通道8外侧紧密接触。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细管11的药物进口直径大于第二通道9的直径,且第二细管11的药物进口内侧与第一通道8外侧紧密接触。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细管12上部还设有固定第一细管和第二细管药物进口的固定块,固定块与弧形细管12一体成型。
[0029]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先将弧形细管12伸入喉部,将喷射口对准喉部损伤位置,通过第一推杆4从药瓶中吸取液态药物储存于第一腔体2内,通过第二推杆5从雾化机中吸
取雾化药物储存于第二腔体3内,然后将第一细管10和第二细管11的药物进口端分别套在第一通道8和第二通道9的药物出口端,需要涂抹液态药物就推动第一推杆4,喷射液态药物到损伤位置,需要做雾化就可以慢慢推动第二推杆5,使雾化药物对损伤位置进行精准辅助治疗。
[0030]值得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对本技术描述的电路均为本领域常用的电路,其他相关部件均为现有常用的元器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专利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专利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专利。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专利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入式声带内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切换注射液态药物和雾化药物的药物注射组件、可将药物精准喷射到喉部损伤部位与喉部通道适配的弧形细管,弧形细管与药物注射组件的注射端连接,弧形细管末端为倾斜设置的喷射口;所述药物注射组件包括方便医师拿取稳住注射位置的外壳、储存液态药物的第一腔体、储存雾化药物的第二腔体、推动液态药物注射的第一推杆、推动雾化药物注射的第二推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交错设置在外壳内部两侧,第一腔体底部设有可抽取或注射液态药物的第一通道,第二腔体底部设有可抽取或注射雾化药物的第二通道,第一推杆竖直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末端为第一推动部,第二推杆为L型结构,包括横向部和纵向部,纵向部竖直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横向部末端为第二推动部,外壳侧面设有允许横向部伸出的开口;所述弧形细管内设有注射液态药物的第一细管、注射雾化药物的第二细管,第一细管一端与第一通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宝声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