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透气聚氨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95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透气聚氨酯膜,涉及聚氨酯膜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聚氨酯膜膜透气效果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下膜层和上膜层,上膜层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凸出部,凸出部的截面为弧形,下膜层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孔,第一透气孔位于凸出部的投影范围内,凸出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连通,第二透气孔的中心轴线与凸出部的中心轴线相交。聚氨酯膜本身可回收及分解,达到了环保的技术效果,通过在聚氨酯膜的两层膜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达到了透气的技术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透气聚氨酯膜


[000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膜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透气聚氨酯膜。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膜弹性佳,轻度高,配合纺织业的贴合加工技术,大大的提升纺织品的附加价值。
[0003]面料上覆盖着传统聚氨酯膜,在人们穿着面料时,人们难免会因出汗而导致附着在面料上,再加上传统聚氨酯膜直接贴合于面料表面,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导致汗液无法蒸发,浸湿面料,再加上日常的风吹日晒,人体也会患上感冒,因此现有技术存在透气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4]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透气聚氨酯膜,能够达到透气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透气聚氨酯膜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下膜层和上膜层,所述上膜层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截面为弧形,所述下膜层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位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范围内,所述凸出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第二透气孔连通,所述第二透气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凸出部的中心轴线相交。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膜层靠近所述上膜层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对所述上膜层支撑形成所述凸出部。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包括有第一凸条以及设置在第一凸条两侧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凸条的厚度。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条与所述第二凸条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透气空腔,所述第一透气孔和所述第二透气孔与所述透气空腔连通。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透气孔的孔径。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空腔的两端呈封闭设置。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下膜层和上膜层,通过两个膜层来形成一个凸出部,利用凸出部达到了疏通上膜层和下膜层之间的空气的有益效果,上膜层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凸出部,凸出部给聚氨酯膜提供供空气流通的空间,阵列分布使流通的空间能够均匀分布,达到了加强透气的有益效果,凸出部的截面为弧形,起到了防水的技术效果,下膜层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孔,第一透气孔是为了能将贴合的面料空气排放出来,第一透气孔位于凸出部的投影范围内,能有效的利用凸出部来排放二氧化碳,凸出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是为了能将聚氨酯膜外部的空气传输给面料,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连通,将两个透气孔连通能更有效的将聚氨酯膜内部
与外部的空气流通,补正面料表面的干燥,第二透气孔的中心轴线与凸出部的中心轴线相交,是为了防止出现两条轴线出现平行的情况,加强了聚氨酯膜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5]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上膜层;2、下膜层;3、第一透气孔;4、第二透气孔;5、第一凸条;6、第二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8]一种环保透气聚氨酯膜,如图1所示,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下膜层2和上膜层1,下膜层2和上膜层1上分别开设有互相连通的若干第一透气孔3和第二透气孔4。
[0019]下膜层2靠近上膜层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部粘接有支撑部,支撑部对上膜层1支撑形成凸出部,支撑部包括第一凸条5以及对称设置在第一凸条5两侧的第二凸条6,第一凸条5与第二凸条6采用与聚氨酯膜同样的材质粘接在下膜层2上,第一凸条5与第二凸条6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透气空腔,第一凸条5的厚度大于第二凸条6的厚度,凸出部的截面为弧形,上膜层1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凸出部。
[0020]下膜层2靠近上膜层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粘接有支撑部,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膜层1,形成凸出部,提供一个可将空气流通的空间,支撑部包括有第一凸条5以及对称设置在第一凸条5两侧的第二凸条6,第一凸条5和第二凸条6支撑上膜层1,增加空气流通的空间,第一凸条5与第二凸条6采用与聚氨酯膜同样的材质粘接在下膜层2上,采用与聚氨酯膜同样的材质制成,聚氨酯膜本身可回收及分解,达到了环保的效果,第一凸条5与第二凸条6之间形成间距并形成透气空腔,存在间距是为了让凸出部的弧形的弧面扩大,同时也促进了透气空腔的形成,第一凸条5的厚度大于第二凸条6的厚度,使凸出部的横截面能够形成弧面,当水滴落在上膜层1上时,会因为凸出部形成的弧面,水滴会通过弧面滑落下来,达到了防水的技术效果,上膜层1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凸出部,凸出部给聚氨酯膜提供供空气流通的空间,阵列分布使流通的空间能够均匀分布,达到了加强透气的有益效果。
[0021]下膜层2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孔3,第一透气孔3位于凸出部的投影范围内,凸出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4,第一透气孔3和第二透气孔4与透气空腔连通,第一透气孔3的孔径大于第二透气孔4的孔径,第二透气孔4的中心轴线与凸出部的中心轴线相交,透气空腔的两端呈封闭设置。
[0022]下膜层2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孔3,第一透气孔3是为了能将贴合面料的空气排放出来,第一透气孔3位于凸出部的投影范围内,能将空气流通的空间与第一透气孔3连通,凸出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4,是为了能将聚氨酯膜外部的空气传输给面料,第一透气孔3和第二透气孔4与透气空腔连通,使聚氨酯膜内部的空气从第一透气孔3扩散到第二透气孔4再从第二透气孔4扩散到外部,能够使聚氨酯膜内部的空气与外部流通,达到了透气的技术效果,第一透气孔3的孔径大于第二透气孔4的孔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第二孔径开设
过大导致水汽直接滴落到面料上,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细小的飞虫钻进聚氨酯膜内,第二透气孔4的中心轴线与凸出部的中心轴线相交,第二透气孔4在开设时需要倾斜角度开设,在水汽落弧面上时,保正水滴不会通过第二透气孔4流向面料,达到了保护面料的技术效果,透气空腔的两端呈封闭设置,为了防止水滴从透气空腔的两侧流向面料,也是为了防止一些飞虫飞入聚氨酯膜内部,达到了保护面料的技术效果。
[0023]工作原理:人们将聚氨酯膜覆盖在面料的表面上,下膜层2靠近面料,人们穿着面料日常使用过程中,贴合面料的汗液从第一透气孔3穿过透气空腔,再由第二透气孔4将二氧化碳传输至聚氨酯膜外部,如此往复,能将聚氨酯膜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流通起来,达到了透气的技术效果,第一凸条5与第二凸条6之间存在间距是为了使透气空腔与空气接触的范围变大,加强了空气流通的效果,将第一凸条5的厚度大于第二凸条6的厚度,使聚氨酯膜的凸出部形成弧形,落在上膜层1的水汽能够通过凸出部的弧形滑落下来,起到了防水的作用,第二透气孔4的中心轴线与凸出的中心轴线相交也是为了防止形成两条轴线平行的情况,使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透气聚氨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下膜层(2)和上膜层(1),所述上膜层(1)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截面为弧形,所述下膜层(2)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孔(3),所述第一透气孔(3)位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范围内,所述凸出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4),所述第一透气孔(3)与所述第二透气孔(4)连通,所述第二透气孔(4)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凸出部的中心轴线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透气聚氨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层(2)靠近所述上膜层(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对所述上膜层(1)支撑形成所述凸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珍周伟垚吴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