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87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涉及制砖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振动机构,顶板顶端固定有多个支撑座,支撑座中部形成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传送带,支撑座的顶端固定有搅拌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振动机构、搅拌机构和抽气组件,底泥及其他混合原料通过搅拌桶一侧开设的物料门进入到搅拌桶中,关闭物料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机构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通过振动机构使搅拌桶进行振动,从而加快了混合原料中的气泡溢出,通过控制器控制抽气泵启动,从而将搅拌桶中的气体进行抽出,该装置的设置防止气体在免烧结实心砖坯体内形成空气垫层,提高了免烧结实心砖的密实度及强度。密实度及强度。密实度及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砖
,具体为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疏浚后底泥具有量大、污染成分复杂以及含水率高等特点,需要利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826818B和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130286A均提出以河道底泥为原料制备底泥砖,该方法能对重金属离子起到较好的固化作用。
[0003]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421720U”公开了一种移动式一体化免烧砖制砖设备,是对现有制砖设备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制砖设备的快速移动、组装,能够在挖掘现场合理利用淤泥或建筑渣土资源,缩减免烧砖的生产成本,提高免烧砖的制备效率。
[0004]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制砖设备一体化程度较低,组装应用耗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且使用过程中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上述方案中,注料和原料通过传送带装置将原料储料斗中的所有原料一同运送至搅拌装置,供输水装置为原料拌合提供所需用水,原料经搅拌装置拌和均匀后,由伸缩皮带输送机将拌合料送入混合料储料斗中,由混合料储料斗通过传送带装置向制砖装置提供制砖原料。在搅拌过程时,注料和原料中会产生较多的气泡,在制备免烧结实心砖前,需要将这些气泡进行排出,否则这些气泡将会在免烧结实心砖坯体内形成空气垫层,从而影响免烧结实心砖的密实度及强度,然而,上述方案中的搅拌装置未设置相关机构对搅拌产生的气泡进行排除,进而需要另外增加设备对该混合原料中的气泡进行排除,从而增加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提出了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振动机构,顶板顶端固定有多个支撑座,支撑座中部形成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传送带,支撑座的顶端固定有搅拌桶,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桶一侧设置有抽气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多个顶杆,顶杆与顶板活动插接,底座和顶板之间固定有多个弹簧,顶杆位于弹簧的螺旋圈内,顶板底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侧面固定有振动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顶板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端端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与顶板的底端相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搅拌桶两侧内壁滚动连接的转轴,转轴的轴体上固定有多个搅拌桨,搅拌桶侧面固定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端部相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抽气组件包括与搅拌桶固定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的管体上连接有抽气泵。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设置有振动机构、搅拌机构和抽气组件,底泥及其他混合原料通过搅拌桶一侧开设的物料门进入到搅拌桶中,关闭物料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机构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通过振动机构使搅拌桶进行振动,从而加快了混合原料中的气泡溢出,通过控制器控制抽气泵启动,从而将搅拌桶中的气体进行抽出,该装置的设置防止气体在免烧结实心砖坯体内形成空气垫层,提高了免烧结实心砖的密实度及强度,并且,该方案可以在搅拌装置过程中进行搅拌桶内气体排出,从而减少了免烧结制砖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左侧轴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半剖图。
[0016]图中:1、底座;2、振动机构;201、顶杆;202、弹簧;203、固定板;204、振动电机;3、支撑机构;301、液压缸;302、支撑板;4、顶板;5、支撑座;6、搅拌桶;7、传送带;8、抽气组件;801、出气管;802、抽气泵;9、搅拌机构;901、转轴;902、搅拌桨;903、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0]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1]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4,并且顶板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振动机构2,在顶板4顶端固定有两个支撑座5,在支撑座5中部形成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传送带7,在支撑座5的顶端形成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固定有用于原料搅拌混合的搅拌桶6,搅拌桶6侧面设置有物料进门,搅拌时物料进门为关闭状态,从而使搅拌桶6内腔相对密封,搅拌桶6内设置有
原料搅拌的搅拌机构9,在搅拌桶6一侧设置有将溢出气体进行抽离的抽气组件8,在搅拌桶6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出料管,在出料管的管体上连接有物料阀,当搅拌完成后,通过对物料阀的开启,从而可以将搅拌桶6中的物料进行排出,排出的物料洒落在传送带7的顶部,然后通过传送带7进行运输。
[0022]本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包括主料原料罐、振筛装置、破碎装置、计量装置、原料储料斗、搅拌装置、备料移动装置和制砖移动装置,上述装置或者部件在制砖领域内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并且在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421720U”中进行了公开,能知道的,该方案是对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装置进行改进,故除了搅拌装置外的其他装置在本方案中未进行展示。
[0023]为了加快搅拌桶6内底泥及相关原料中混有的气泡溢出,如图1和图2所示,振动机构2包括四个顶杆201,并且顶杆201与顶板4活动插接,在底座1和顶板4之间固定有四个弹簧202,并且顶杆201位于弹簧202的螺旋圈内,在顶板4底端固定有固定板203,并且固定板203侧面固定有振动电机204。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4),顶板(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振动机构(2),顶板(4)顶端固定有多个支撑座(5),支撑座(5)中部形成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传送带(7),支撑座(5)的顶端固定有搅拌桶(6),搅拌桶(6)内设置有搅拌机构(9),搅拌桶(6)一侧设置有抽气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底泥免烧结制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2)包括多个顶杆(201),顶杆(201)与顶板(4)活动插接,底座(1)和顶板(4)之间固定有多个弹簧(202),顶杆(201)位于弹簧(202)的螺旋圈内,顶板(4)底端固定有固定板(203),固定板(203)侧面固定有振动电机(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华强王震军舒飞超张小梅孙彤马梅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