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环套设有支撑环板,所述支撑环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牛腿支撑板,两块所述的牛腿支撑板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板组,所述板组包括至少两块加筋板,所述加筋板还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采用牛腿支撑板和板组共同组成的牛腿结构,满足大跨度梁中部以及梁中节点位置施工换撑的需要,给千斤顶提供了安全、稳固、可靠的放置平台,同时柱式支撑的方式减少了支撑占地面积,增加了人和材料的可通过性。过性。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梁板到达预定强度,可拆除模板和脚手架。拆除脚手架过程中,梁体成为主要受力构件,产生大量瞬时荷载,尤其是大跨度梁中部以及梁上的节点部位,梁体内易发生应力突变,产生不应有的混凝土裂缝。为使得梁体顺利实现应力转换,需要在该位置的梁底设置千斤顶转换支撑,缓慢卸荷。
[0003]面对如写字楼大堂这种大层高的梁板施工时,拆除模板以及脚手架时,需要留设部分脚手架,用于在转换支撑时给千斤顶架设支撑平台。现有脚手架体系,无论是卡扣式脚手架还是盘扣式脚手架,并无相应的千斤顶支撑平台构件,皆将脚手板铺设在脚手架钢管上,然后用钢丝扎紧将其固定。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大层高梁体施工转换支撑虽然为点式临时支撑,但为防止支撑平台下的脚手架倾覆,往往需要加设抛撑,形成金字塔式支撑,占据较大面积,不方便人和材料的通过,而且临时搭设的平台与脚手架之间存在连接上的安全隐患,会有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在大层高梁体施工转换支撑时,给千斤顶提供稳固的支撑平台,本申请提供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环套设有支撑环板,所述支撑环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牛腿支撑板,两块所述的牛腿支撑板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板组,所述板组包括至少两块加筋板,所述加筋板还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腿支撑板为千斤顶提供一个稳固平坦的平台,板组将来自牛腿支撑板的荷载分散传递到支撑柱上,尽量避免单板设置时,加筋板因荷载超过加筋板与支撑柱的连接强度损坏的情况发生。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所述板组中的相邻所述加筋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增强加筋板之间的连接,使板组连接成一个更加紧密和稳定的整体,连接板可以使加筋板之间的力分配更加均匀,避免了单个加筋板承载过大的荷载而导致变形或破损,从而提高了牛腿换撑构造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上间隔设置有横筋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筋板抱箍于支撑柱,在千斤顶缓慢卸荷期间,支撑柱连接牛腿支撑板以及加筋板处的侧壁有发生横向变形趋势时,横筋板为支撑柱提供约束,避
免横向变形的发生,提高了支撑柱的横向稳定性。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上间隔设置有纵筋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筋板沿支撑柱轴线方向布置,在支撑柱轴向受力时有效防止轴向屈曲和弯曲,提高了支撑柱的承载能力和横向稳定性。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牛腿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供千斤顶定位用的定位块。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为千斤顶提供约束,尽量避免在卸荷过程中,可能发生千斤顶位置滑移的情况,以确保梁体转换支撑过程中的安全性。定位块同时也在工人安装千斤顶时起到引导作用,尽量避免出现偏离预定安装位置,千斤顶对梁体保护层混凝土造成损坏的情况。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顶端的端面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顶面对称设置有定位翼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座为千斤顶安装预留梁底到牛腿支撑板的安装空间,定位翼板用于约束钢牛腿换撑构造,夹紧梁体,避免钢牛腿换撑构造向梁体两侧偏移。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所述定位翼板相向一侧分别设置有护梁垫片。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量避免了上方楼层混凝土浇筑所造成的楼体振动,使得梁体在定位翼板之间来回碰撞而造成梁体损伤,同时也尽量避免振动传递到钢牛腿换撑结构,影响钢牛腿换撑结构的稳定性。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底端设置有供连接下部承重柱子用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侧壁开设有若干螺纹通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牛腿换撑构造通过连接套筒,套接到下方承重柱子,方便了钢牛腿换撑结构的安装和流转,螺纹通孔使钢牛腿换撑构造可以与下部承重柱子的螺纹连接,使连接更加牢固和可靠。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4]通过采用牛腿支撑板和板组共同组成的牛腿结构,满足大跨度梁中部以及梁中节点位置施工换撑的需要,给千斤顶提供了安全、稳固、可靠的放置平台,同时柱式支撑的方式减少了支撑占地面积,增加了人和材料的可通过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2、定位座;21、定位翼板;22、护梁垫片;3、支撑环板;4、牛腿支撑板;41、定位块;5、板组;51、加筋板;52、连接板;6、横筋板;7、纵筋板;8、连接套筒;81、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参见图1,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包括有支撑柱1,支撑柱1顶端端面焊接有支撑座,定位座2顶端端面竖向对称设置有两块定位翼板21,两块定位翼板21相向的一侧
各粘接有护梁垫片22。
[0030]支撑柱1伴随脚手架模板工程进行同期竖立,定位座2相抵梁底模板,两定位翼板21之间相夹有两侧模板。在梁体转换支撑期间。定位翼板21为支撑柱1夹紧梁体,避免钢牛腿换撑构造受到振动等因素向梁体两侧偏移。护梁垫片22为橡胶,其尽量避免了上方楼层浇筑混凝土造成的楼体振动,致使梁体来回与定位翼板21碰撞造成梁体保护层损伤。同时吸收来自楼体的振动,尽量避免往下传递,影响钢牛腿换撑结构的稳定性。
[0031]参见图1,支撑柱1顶端环套焊接有支撑环板3,支撑环板3的两侧对称一体成型有牛腿支撑板4,牛腿支撑板4采用Q235B材质钢板,厚度为16mm,每块牛腿支撑板4上焊接有定位块41,两块的牛腿支撑板4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板组5,板组5包括两块加筋板51,加筋板51还与支撑柱1焊接,加筋板51的焊接方式采用对称填角焊缝焊接,焊脚高度为8mm,同一板组5内的相邻加筋板51之间竖向设置有连接板52。
[0032]牛腿支撑板4作为转换支撑的工作平台,用于放置千斤顶,定位块41之间围和用于安装定位千斤顶的安装空间,引导工人把千斤顶安装到安装空间中,避免了偏离预定安装位置,在卸荷支撑期间,千斤顶对梁体混凝土保护层造成损坏。定位块41还在卸荷支撑期间,起到约束千斤顶的作用,确保千斤顶不发生滑移,尽量避免了千斤顶从牛腿支撑板4滑落的危险,提高了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的安全性。
[0033]板组5的两块加筋板51作为整个钢牛腿换撑结构受力体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顶端环套设有支撑环板(3),所述支撑环板(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牛腿支撑板(4),两块所述的牛腿支撑板(4)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板组(5),所述板组(5)包括至少两块加筋板(51),所述加筋板(51)还与所述支撑柱(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板组(5)中的相邻所述加筋板(5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间隔设置有横筋板(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制专用钢牛腿换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鹏,潘伟强,陈壮飚,余丹,张孟驰,马三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构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