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伟怀专利>正文

一种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及火车组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47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及火车组模型,该火车头模型包括包括火车头车体组件和喷泡组件,所述喷泡组件内置于火车头车体组件内部,所述喷泡组件包括泡箱壳体、喷泡仓、刮板、风扇组件、蠕动泵组件、传动电机、传动齿轮组、出液管、回液管及储液箱,该喷泡组件通过同一传动电机同时驱动刮板旋转以使液体覆盖出风口、驱动风扇组件转动吹动泡泡生成以及驱动蠕动泵组件挤压出液管,向喷泡仓输送液体,利用一组电机实现多路驱动力输送,提高了传动部件的共用程度,大大缩减了传动部件的设置数量,进而避免占用喷泡组件内部空间,可避免火车模型体积过于臃肿,同时还可预留更多的储液空间,以提高火车头模型的持续喷泡时长,减少维护频率。减少维护频率。减少维护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及火车组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玩具模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及火车组模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模具技术的日渐成熟,模型玩具的发展迅速,各式各样的玩具模型开始走进儿童的家中,与此同时由于模型的仿真度越来越高,部分模型玩具外形完全根据实际产品缩小仿制而成,具有真实性和历史性,逐渐开拓了另一种使用场景,兼具玩具及收藏品的作用。火车模型是模型玩具中一个热门的产品,铁道也根据真实铁道比例缩小,用金属拉制而成,火车模型通过控制器控制马达转动带动车头,火车模型会如同真实火车一样运动,可调速前进、后退,现有的火车模型主要由外壳、底盘、马达、转向架、轮系等部件组成,其中外壳一般为一体成型设计,罩设在底盘上,马达置于外壳内,轮系安装于转向架上,如今现有火车模型不仅仅追求外形仿真,同时还会增加一些附加功能以吸引消费者,例如喷泡功能,以提高火车模型趣味性,但现有火车模型中由于设备多安设于壳体内部,增加喷泡组件会导致压缩火车模型的内部空间,导致必须舍弃部分功能或者增大模型的部分体积,导致火车缺乏真实感,并且火车模型运动需要电池提供电源,但现有火车模型在火车头内部安设电池结构,往往会占据大量空间,进而缩小了火车其他结构的安装空间,使得火车模型的模拟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及火车组模型,其解决了现有火车模型缺乏真实感、附加功能少且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有一种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其包括火车头车体组件和喷泡组件,其中所述喷泡组件内置于火车头车体组件内部,所述喷泡组件包括泡箱壳体、喷泡仓、刮板、风扇组件、蠕动泵组件、传动电机、传动齿轮组、出液管、回液管及储液箱,
[0005]所述储液箱并排设置于泡箱壳体的后侧位置,所述储液箱顶部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上扣合连接有软胶盖;所述泡箱壳体顶部设有吐泡口,所述喷泡仓安设于吐泡口,所述刮板同轴设置于喷泡仓内;所述喷泡仓底部设有出液口和回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出液管的一端,出液管另一端延伸至储液箱的内部,所述回液口连通回液管的一端,回液管的另一端连通储液箱;
[0006]所述传动电机横置于泡箱壳体内,且所述传动电机的驱动轴一端连接有风扇组件,另一端连接有蜗杆;所述泡箱壳体的前部位置设有出风腔体,所述风扇组件安设于出风腔体内,所述出风腔体与喷泡仓连通;所述蜗杆与传动齿轮组啮合,所述蠕动泵组件安设于传动齿轮组中一齿轮的端面上,且所述蠕动泵组件往复挤压出液管,以驱动出液管内液体
向出液口流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泡仓包括有喷泡座仓及喷泡顶盖,所述喷泡顶盖边缘设有多个缺口,所述喷泡顶盖同轴安设于喷泡座仓上,所述喷泡座仓及喷泡顶盖的中心位置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一出风孔连通出风腔体;所述喷泡顶盖与喷泡座仓之间设有安设间隙,所述刮板则设置于安设间隙内;所述刮板下方设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下端安设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组啮合,所述刮板绕喷泡座仓中心旋转设置,通过所述刮板旋转将用于喷泡的液体均匀涂抹于第一出风口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多个减速齿轮组、第一传动组及第二传动组,所述第一传动组包括第一直齿和第一端面齿轮,所述第一直齿与第一端面齿轮同轴一体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包括第二直齿和第二端面齿轮,所述第二直齿与第二端面齿轮同轴一体连接;多个所述减速齿轮组依次啮合,且位于首部的减速齿轮组与蜗杆啮合,位于尾部的减速齿轮组与第一直齿啮合,所述第一端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直齿,所述第二端面齿轮则与联动齿轮啮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蠕动泵组件包括两组驱动转轮,所述泡箱壳体对应驱动转轮的位置设有蠕动腔体,两组驱动转轮位于蠕动腔体内,所述出液管部分紧贴蠕动腔体的内壁,所述驱动转轮安设于位于尾部的减速齿轮组的端面上,且两组所述驱动转轮相对设置,通过减速齿轮组旋转将带动两组驱动转轮相对转动,通过两组驱动转轮往复挤压出液管,驱动出液管中液体向出液口流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火车头车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驱动组件、PCB控制板、喇叭组件、车轮组件及连杆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为火车头模型的支撑结构;所述车轮组件位于壳体组件下方,所述车轮组件用于支撑火车头模型及保持行驶功能;所述驱动组件内置于壳体组件的后侧,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火车头模型行进运动;所述连杆组件安设于车轮组件侧方,且所述连杆组件用于传动驱动组件动力及保持车轮组件中各轮体联动;所述喇叭组件安设于壳体组件后侧,所述喇叭组件用于模拟火车头模型的鸣笛声效;所述PCB控制板内置于壳体组件后侧,所述PCB控制板用于协调控制火车头模型中驱动组件动作、喇叭组件发声以及控制喷泡组件产生喷泡。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车头主身、车头左挡板、车头右挡板、车头顶板、车头前盖及车底架,所述车头主身、车头左挡板、车头右挡板、车头顶板、车头前盖及车底架组合拼接构成火车头模型的整体外观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壳体、直流电机、端面齿轮、传动齿轮、驱动轮毂及减速齿轮组,所述直流电机横置于驱动壳体内部,且所述直流电机的驱动轴安设有驱动齿,所述端面齿轮、减速齿轮组分别旋转安设于驱动壳体内部,两个所述驱动轮毂对称安设于驱动壳体两侧,且两个驱动轮毂之间通过贯穿驱动壳体的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同轴安设于传动轴上;所述直流电机的驱动力依次经过驱动齿、与驱动齿相啮合的端面齿轮、与端面齿轮相啮合的减速齿轮组以及与减速齿轮组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将驱动力传递传动轴上,并驱动同轴连接的驱动轮毂旋转。
[0013]同时本技术还进一步公开有一种喷泡型火车组模型,其包括火车头组及多节拖挂车厢,所述拖挂车厢串联挂接于火车头组后部,所述火车头组采用如上述的喷泡型火车头模型,且至少一组拖挂车厢内置有电池组件。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拖挂壳体、电池固定仓及干电池组,所述拖挂壳体包括拖挂车身和拖挂车架,所述拖挂车身和拖挂车架拼合构成拖挂车厢的整体外观结构,所述电池固定仓安设于拖挂车架上,所述干电池组安设于电池固定仓内,所述电池固定仓前端设有用于连接火车头组的第一电源连接线,所述干电池组通过第一电源连接线向火车头组提供电力。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拖挂壳体、电池充电仓及锂电池组,所述拖挂壳体包括拖挂车身和拖挂车架,所述拖挂车身和拖挂车架拼合构成拖挂车厢的整体外观结构,所述电池充电仓安设于拖挂车架上,所述锂电池组安设于电池充电仓内,所述电池充电仓前端设有用于连接火车头组的第一电源连接线,所述锂电池组通过第一电源连接线向火车头组提供电力。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拖挂车架底部设有两组车轮组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火车头车体组件和喷泡组件,其中所述喷泡组件内置于火车头车体组件内部,所述喷泡组件包括泡箱壳体、喷泡仓、刮板、风扇组件、蠕动泵组件、传动电机、传动齿轮组、出液管、回液管及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并排设置于泡箱壳体的后侧位置,所述储液箱顶部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上扣合连接有软胶盖;所述泡箱壳体顶部设有吐泡口,所述喷泡仓安设于吐泡口,所述刮板同轴设置于喷泡仓内;所述喷泡仓底部设有出液口和回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出液管的一端,出液管另一端延伸至储液箱的内部,所述回液口连通回液管的一端,回液管的另一端连通储液箱;所述传动电机横置于泡箱壳体内,且所述传动电机的驱动轴一端连接有风扇组件,另一端连接有蜗杆;所述泡箱壳体的前部位置设有出风腔体,所述风扇组件安设于出风腔体内,所述出风腔体与喷泡仓连通;所述蜗杆与传动齿轮组啮合,所述蠕动泵组件安设于传动齿轮组中一齿轮的端面上,且所述蠕动泵组件往复挤压出液管,以驱动出液管内液体向出液口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泡仓包括有喷泡座仓及喷泡顶盖,所述喷泡顶盖边缘设有多个缺口,所述喷泡顶盖同轴安设于喷泡座仓上,所述喷泡座仓及喷泡顶盖的中心位置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一出风孔连通出风腔体;所述喷泡顶盖与喷泡座仓之间设有安设间隙,所述刮板则设置于安设间隙内;所述刮板下方设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下端安设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组啮合,所述刮板绕喷泡座仓中心旋转设置,通过所述刮板旋转将用于喷泡的液体均匀涂抹于第一出风口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多个减速齿轮组、第一传动组及第二传动组,所述第一传动组包括第一直齿和第一端面齿轮,所述第一直齿与第一端面齿轮同轴一体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包括第二直齿和第二端面齿轮,所述第二直齿与第二端面齿轮同轴一体连接;多个所述减速齿轮组依次啮合,且位于首部的减速齿轮组与蜗杆啮合,位于尾部的减速齿轮组与第一直齿啮合,所述第一端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直齿,所述第二端面齿轮则与联动齿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组件包括两组驱动转轮,所述泡箱壳体对应驱动转轮的位置设有蠕动腔体,两组驱动转轮位于蠕动腔体内,所述出液管部分紧贴蠕动腔体的内壁,所述驱动转轮安设于位于尾部的减速齿轮组的端面上,且两组所述驱动转轮相对设置,通过减速齿轮组旋转将带动两组驱动转轮相对转动,通过两组驱动转轮往复挤压出液管,驱动出液管中液体向出液口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车头车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驱动组件、PCB控制板、喇叭组件、车轮组件及连杆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为火车头模型的支撑结构;所述车轮组件位于壳体组件下方,所述车轮组件用于支撑火车头模型及保持行驶功能;所述驱动组件内置于壳体组件的后侧,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火车头模型行进运动;所述连杆组件安设于车轮组件侧方,且所述连杆组件用于传动驱动组件动力及保持车轮组件中各轮体联动;所述喇叭组件安设于壳体组件后侧,所述喇叭组件用于模拟火车头模型的鸣笛声效;所述PCB控制板内置于壳体组件后侧,所述PCB控制板用于协调控制火车头模型中驱动组件动作、喇叭组件发声以及控制喷泡组件产生喷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泡型火车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车头主身、车头左挡板、车头右挡板、车头顶板、车头前盖及车底架,所述车头主身、车头左挡板、车头右挡板、车头顶板、车头前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怀
申请(专利权)人:林伟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