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13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其包括地漏主体、下水管道、密封组件、感应组件、液位探测组件和控制示警组件,地漏主体内有密封液,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及密封调节件,密封调节件与密封件连接,密封件罩设于下水管道外,密封调节件带动密封件于高度方向进行位置调节,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感应件、第二感应件及探测件,第一感应件以及第二感应件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于密封件,探测件分别与第一感应件以及第二感应件相适配,液位探测组件用于检测密封液的液位高度,控制示警组件分别与密封调节件、探测件以及液位探测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化的实现了室内污水排放和下水管道内异味、有害气体的阻隔,而且会对密封液不足示警。不足示警。不足示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地漏
,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漏是日常家居设备中虽不起眼但却必不可少的一个装置,它是将每家每户家庭中各个独立的下水管道与中央排水管道相连接的重要接口设备,也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的卫生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排除室内地面积水并阻止管道系统中的有害气体进入室内,因此其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和良好的密封效果,从而达到既能及时排走室内污水还可以隔绝来自中央排水管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的目的。
[0003]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提高,使得智能家居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千家万户中,作为保障家居环境,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屏障,地漏装置的智能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4]目前在许多家庭用地漏装置中,由于地漏本身的质量不合格、使用频率过低、设备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容易造成地漏系统中最重要的水封装置中的水分干涸失去密闭效果或放置时间过长从而导致水封层中细菌滋生杂物积累等种种问题从而使得排水管道变成臭水管道,更为严重的是当水封层中水分干涸还会使得中央排水管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严重污染室内环境,影响空气质量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家中选用更为安全可靠的民用地漏装置对于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5]而在现有技术中,民用地漏密封装置通常采用的是传统水封密封、机械密封和机械水封联合密封这三种主要的密封手段。其中传统水封装置是利用地漏装置弯水口中的存留水进行密封的,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03)已经明确规定了,采用水封式的地漏产品,其水封高度要控制在50mm以上,使其可以更好地进行地漏密封工作,但是由于水的挥发性,在日常家庭中,一些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地漏装置在长时间的空置时期,其中的密封水不断挥发,甚至出现干涸现象,从而导致失去密封效果。机械装置则是采用机械结构对地漏装置进行密封,其在使用初期通常效果良好,但随时使用时间的增加,老化损坏现象严重影响了密封效果。而两者结合的水封机械密封装置则是希望通过将二者相结合来达到更好地密封效果并延长使用期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在目前的具体应用时,该装置往往由于机械密封的存在从而忽略了水封高度的重要性,不仅造成地漏装置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反而影响了排水排污效果。而且上述密封手段的智能性较弱,无法及时排放多余的污水。例如,公开号为CN2126891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臭地漏装置,是一种机械水封结合的地漏装置,其采用U型水槽进行蓄水实现水封层密封,达到一定的防臭效果,但其同样无法避免地漏装置如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存在的水封层干涸从而失去密封效果的问题,智能化也较低。
[0006]因此,如何在满足家用地漏装置智能化的基础上,同时保证地漏装置的密封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
[0008]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包括:
[0009]地漏主体,其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密封液;
[0010]下水管道,其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并漏于所述密封液;
[0011]密封组件,其包括密封件及密封调节件,所述密封调节件与所述密封件连接,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并罩设于所述下水管道外,所述密封调节件带动所述密封件于高度方向进行位置调节,使得所述密封件的开口端伸入或脱离所述密封液;
[0012]感应组件,其包括第一感应件、第二感应件及探测件,所述第一感应件以及所述第二感应件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密封件,所述探测件位于所述密封液上方,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件以及所述第二感应件相适配;
[0013]液位探测组件,其用于检测所述密封液的液位高度;以及
[0014]控制示警组件,其分别与所述密封调节件、所述探测件以及所述液位探测组件电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下水管道沿着高度方向穿于所述地漏主体,所述密封调节件设于所述下水管道的上端,并与所述密封件的内壁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密封调节件包括驱动部以及支撑杆,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下水管道的上端,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件的内壁连接。
[001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探测件以及所述液位探测组件沿着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于所述地漏主体。
[001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示警组件包括控制件以及显警件,所述控制件分别与所述显警件、所述密封调节件、所述探测件以及所述液位探测组件电连接。
[001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地漏主体的开口处。
[002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件以及面板件,所述盖板件具有避让口,所述盖板件覆盖于所述地漏主体,所述面板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盖板件的避让口,并与所述地漏主体的开口正对,所述面板件上形成有下水口。
[002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液包括离子液体密封层和水封层,所述离子液体密封层沉于所述地漏主体的底部,所述水封层位于所述离子液体密封层上。
[002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离子液体密封层的液面高度大于或等于 4cm。
[002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离子液体密封层由1

乙基
‑3‑
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或1

丁基
‑3‑
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中的一种或两种构成。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密封组件、感应组件和控制示警组件的配合智能化的实现了室内污水排放和下水管道内异味、有害气体的阻隔,而且再通过液位探测组件对密封液的液位进行检测,当密封液的液位不足,即在第一感应件与探测件建立无线感应连接时,密封件的开口端无法再伸入到密封液内形成阻隔,此时液位探测组件会发送感应信号至控制示警组件,以进行密封液不足示警,提醒使用者添加密封液,从而保证密封液的充足,保证对下水管道内异味和有害气体的阻隔。
附图说明
[00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实施例中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实施例中密封件和密封液配合对下水管道内有害气体的阻隔示意图;
[0028]图3为实施例中污水在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内的流动路线示意图;
[0029]图4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实施例中密封液的层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以图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主体(1),其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密封液(100);下水管道(2),其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并漏于所述密封液(100);密封组件(3),其包括密封件(31)及密封调节件(32),所述密封调节件(32)与所述密封件(31)连接,所述密封件(31)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并罩设于所述下水管道(2)外,所述密封调节件(32)带动所述密封件(31)于高度方向进行位置调节,使得所述密封件(31)的开口端伸入或脱离所述密封液(100);感应组件(4),其包括第一感应件(41)、第二感应件(42)及探测件(43),所述第一感应件(41)以及所述第二感应件(42)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密封件(31),所述探测件(43)位于所述密封液(100)上方,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件(41)以及所述第二感应件(42)相适配;液位探测组件(5),其用于检测所述密封液(100)的液位高度;以及控制示警组件(6),其分别与所述密封调节件(32)、所述探测件(43)以及所述液位探测组件(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2)沿着高度方向穿于所述地漏主体(1),所述密封调节件(32)设于所述下水管道(2)的上端,并与所述密封件(31)的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节型民用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调节件(32)包括驱动部(321)以及支撑杆(322),所述驱动部(321)设于所述下水管道(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君石弭永利解鹏吴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艾力利荣化工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