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11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涉及输液港蝶形针技术领域,包括:针头,为L形结构,且针头内通过分隔条分隔为两个输液通道,所述针头的竖直部分底端设置有斜刃,所述针头的水平部分端部通过端盖封闭设置,所述端盖上穿插设置有两个连接管。该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采用滑条对滑套进行限位,使滑套上安装的两个蝶形针翼在被捏住后滑套不会相对于针头转动,且两个蝶形针翼在被捏住后挤压块压紧到滑条的侧面,此时滑套也不会沿着针头的水平部分活动,避免影响扎针的准确度,蝶形针翼不容易被碰到,避免针头松动,且两个输液支管上均设置单向阀,避免针头仅一个输液通道输液时输入的药液从另一个输液通道返流。流。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港蝶形针
,具体为一种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上,当病人病情严重需要抢救,需要对病人进行快速补液,且需要用血管活性药时,需要将病人开通多个通道,但现有的给药装置一般是采用单底座输液港,单底座输液港只有单通道可以使用;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480735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腔输液港植入式给药装置,该给药装置创新性的将传统的单孔针设计成的双腔针,并设计了与双腔针相接的双腔导管,以及在双腔导管的分叉处安装了分叉头,在分叉头上分别安装了左排气阀和右排气阀,以及在分叉头后端分别连接了主输液管和副输液管,主输液管和副输液管的末端分别连接了主管接头和副管接头,在主输液管和副输液管上分别安装了一个主管夹和副管夹;
[0004]该专利虽然解决了单底座输液港只有单通道可以使用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捏住针翼在将双腔针插入输液港时,针翼容易相对于双腔针转动,影响扎针的准确度,插入双腔针后针翼不容易展开平铺,容易被碰到造成针头松动,且如果双腔针中仅一个通道输液时,输入的药液容易从另一个通道返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采用滑条对滑套进行限位,使滑套上安装的两个蝶形针翼在被捏住后滑套不会相对于针头转动,且两个蝶形针翼在被捏住后挤压块压紧到滑条的侧面,此时滑套也不会沿着针头的水平部分活动,避免影响扎针的准确度,扎完针后蝶形针翼方便展开平铺到固定片上,然后能被卡座卡住,不容易被碰到,避免针头松动,且两个输液支管上均设置单向阀,避免针头仅一个输液通道输液时输入的药液从另一个输液通道返流,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包括:
[0007]针头,为L形结构,且针头内通过分隔条分隔为两个输液通道,所述针头的竖直部分底端设置有斜刃,所述针头的水平部分端部通过端盖封闭设置,所述端盖上穿插设置有两个连接管,两个连接管分别与针头内的两个输液通道连通;
[0008]限位固定单元,安装在针头的竖直部分;
[0009]蝶形操控单元,包含有滑条、滑套、活动座、活动轴和蝶形针翼,所述针头的水平部分远离端盖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条,所述针头的水平部分活动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与两个滑条横向滑动连接,所述滑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座,两个活动座分别通过活动
轴活动连接有蝶形针翼。
[0010]将针头的竖直部分穿过限位固定单元后,然后提起两个蝶形针翼,使两个蝶形针翼通过活动轴相对于活动座活动,两个蝶形针翼被捏住,由于滑条的存在,所以两个蝶形针翼和滑套不会再相对于针头的水平部分转动,可以捏稳针头,将针头底部的斜刃插入内置了输液港的皮肤处,然后使限位固定单元底部贴在内置了输液港的皮肤处,然后将两个蝶形针翼展开平铺在限位固定单元上,限位固定单元可以对针头的竖直部分进行限位,同时对皮肤的穿刺处进行遮盖保护,借助两个连接管可以向针头内的两个输液通道内送入药液,就可以完成输液港双通道输液。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输液支管、单向阀和管接头,两个连接管远离端盖的一端分别通过输液支管连接管接头,每个输液支管上分别串接有单向阀,管接头用于连接输液瓶,单向阀仅允许输液支管中的药液流向连接管,避免一个输液支管输送药液时由于输液港内压过大而从另一个输液支管返流,克服双腔针的缺陷。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固定单元包含有固定片、限位环和限位环形槽,所述固定片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针头的竖直部分穿过限位环,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与针头水平部分对应配合的限位环形槽,固定片用于粘贴在内置了输液港皮肤的上侧,通过限位环对针头竖直部分限位,限位环形槽与针头水平部分配合,避免扎完针后针头的水平相对于固定片转动,当然针头也需要通过胶带再次粘在固定片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固定单元还包含有卡座,所述固定片上位于限位环形槽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卡座,两个卡座分别与对应的蝶形针翼侧边卡接,扎完针后,将两个蝶形针翼展开,然后稍微推动两个蝶形针翼和滑套沿着滑条滑向针头的竖直部分,此时两个蝶形针翼靠近两个卡座然后被两个卡座卡接,此时两个蝶形针翼就不会再被碰到,也不容易再造成针头的松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蝶形操控单元还包含有弧形通槽和挤压块,所述滑套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滑条对应的弧形通槽,两个蝶形针翼的上侧设置有与弧形通槽对应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上设置有摩擦凸起,两个蝶形针翼被捏住时,挤压块穿过弧形通槽挤压到滑条上,此时滑套和滑条不会有位移,确保此时两个蝶形针翼和滑套不会沿着滑条滑动,利于扎针时对针头操控的稳定性。
[0015]进一步的,所述蝶形操控单元还包含有弧形翻折片和扣槽,每个蝶形针翼的尾端分别连接有弧形翻折片,弧形翻折片上开设有扣槽,通过弧形翻折片方便将蝶形针翼翻折起来,扣槽进一步提升翻折蝶形针翼的便捷性,避免蝶形针翼过于贴近固定片而不方便被捏住。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挡环,所述针头的水平部分位于滑条端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挡环,挡环对滑套限位,避免滑套与滑条脱离。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具有以下好处:
[0018]1、采用滑条对滑套进行限位,使滑套上安装的两个蝶形针翼在被捏住后滑套不会相对于针头转动,且两个蝶形针翼在被捏住后挤压块压紧到滑条的侧面,此时滑套也不会沿着针头的水平部分活动,避免影响扎针的准确度;
[0019]2、扎完针后蝶形针翼方便展开平铺到固定片上,然后能被卡座卡住,不容易被碰
到,避免针头松动;
[0020]3、两个输液支管上均设置单向阀,避免针头仅一个输液通道输液时输入的药液从另一个输液通道返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针头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针头、2分隔条、3斜刃、4限位固定单元、41固定片、42限位环、43限位环形槽、44卡座、5蝶形操控单元、51滑条、52滑套、53弧形通槽、54活动座、55活动轴、56蝶形针翼、57弧形翻折片、58扣槽、59挤压块、6挡环、7端盖、8连接管、9输液支管、10单向阀、11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头(1),为L形结构,且针头(1)内通过分隔条(2)分隔为两个输液通道,所述针头(1)的竖直部分底端设置有斜刃(3),所述针头(1)的水平部分端部通过端盖(7)封闭设置,所述端盖(7)上穿插设置有两个连接管(8),两个连接管(8)分别与针头(1)内的两个输液通道连通;限位固定单元(4),安装在针头(1)的竖直部分;蝶形操控单元(5),包含有滑条(51)、滑套(52)、活动座(54)、活动轴(55)和蝶形针翼(56),所述针头(1)的水平部分远离端盖(7)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条(51),所述针头(1)的水平部分活动套接有滑套(52),所述滑套(52)与两个滑条(51)横向滑动连接,所述滑套(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座(54),两个活动座(54)分别通过活动轴(55)活动连接有蝶形针翼(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液支管(9)、单向阀(10)和管接头(11),两个连接管(8)远离端盖(7)的一端分别通过输液支管(9)连接管接头(11),每个输液支管(9)上分别串接有单向阀(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双通道输液港蝶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单元(4)包含有固定片(41)、限位环(4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珍龙思涵谢灵灵孙强杨黎黎杨欣雷晓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上锦南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