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03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内且分别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连接,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驱动器和传动部,驱动器与传动部连接,带动传动部直线运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对称设置在传动部两侧且均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间隔设置,第一连接块与传动部的卡槽连接,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设有连接槽,第二连接块与连接槽连接,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对设置在主体的滑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一个驱动器实现两个夹爪的同步夹持和释放,确保内齿圈夹持位置精准,第一、第二连接块偏心设置,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提升夹紧力。理提升夹紧力。理提升夹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内齿圈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内齿圈是指行星齿轮传动中,与行星架同一轴线的内齿轮,其为环形,在加工时,需要通过夹具夹紧定位。现有技术中的夹具有端面压紧和横向夹紧等多种形式的夹具。在横向夹紧的夹具中,通常采用双爪夹具,夹具通过气缸驱动,实现夹紧和释放。例如公开号为CN11311915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夹爪装置,其采用双向气缸或两个气缸驱动两侧夹爪同步运动。但是,采用双向气缸,其夹紧力仅依靠气缸动力,并不能提升夹紧力。采用两个气缸驱动成本较高,同步控制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夹紧力,无需采用两个气缸的内齿圈加工夹具。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驱动组件和主体,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内且分别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驱动器和传动部,所述驱动器与传动部连接,带动传动部直线运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对称设置在传动部两侧且均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间隔设置,第一连接块与传动部的卡槽连接,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设有连接槽,第二连接块与连接槽连接,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对设置在主体的滑槽中。
[000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分别套设在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上。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为结构相同的转动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由转动部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器包括缸体,杆件和滑动部,滑动部设置在缸体的容纳腔内,将缸体分隔成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杆件分别与滑动部和传动部连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第一气孔与第一气腔连通,第二气孔与第二气腔连通。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为结构相同的夹爪,夹爪包括夹持部和滑动部,夹持部与滑动部通过螺钉连接。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的内壁设有凹槽。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为V形槽。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能够通过一个驱动器实现两个夹爪的同步夹持和释放,确保内齿圈夹持位置精准;此外,第一、第二连接块偏心设置,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提升夹紧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的另一剖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夹爪1,第二夹爪2,驱动组件3和主体4,驱动组件3设置在主体4内且分别与第一夹爪1和第二夹爪2连接,从而通过驱动组件3带动第一、第二夹爪运动,对内齿圈进行夹持或释放。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转动部31,第二转动部32,驱动器33和传动部34,所述驱动器33与传动部34连接,带动传动部34直线运动。所述第一转动部31和第二转动部32对称设置在传动部34两侧且均设有第一连接块5和第二连接块6,从而通过第一、第二转动部带动第一、第二连接块旋转。第一连接块5和第二连接块6间隔设置,第一连接块5与传动部34的卡槽341连接,第一夹爪1和第二夹爪2分别设有连接槽7,第二连接块6与连接槽7连接,所述第一夹爪1和第二夹爪2相对设置在主体4的滑槽41中。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第一、第二转动部的旋转,带动第一夹爪1和第二夹爪2相互靠拢或远离,从而实现夹持或释放。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一个驱动器实现两个夹爪的同步夹持和释放,确保内齿圈夹持位置精准;此外,第一、第二连接块偏心设置,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提升夹紧力。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31和第二转动部32分别套设在第一轴件311和第二轴件312上,从而使第一、第二转动部能够相对第一、第二轴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部31和第二转动部32为结构相同的转动部,第一连接块5和第二连接块6由转动部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33包括缸体331,杆件332和滑动部333,滑动部333设置在缸体331的容纳腔内,将缸体331分隔成第一气腔334和第二气腔335,杆件332分别与滑动部333和传动部34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气体通入第一气腔334时,推动滑动部333上升,从而带动杆件332上升,使得传动件34上升,第一、第二夹爪打开。当气体通入第二气腔335时,滑动部333下降,第一、第二夹爪靠拢夹紧。所述主体4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气孔42和第二气孔43,第一气孔42与第一气腔334连通,第二气孔43与第二气腔335连通,从而通过第一、第二气孔与外部气源连通,对气腔进行充气。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爪1和第二夹爪2为结构相同的夹爪,夹爪包括夹持部11和滑动部12,夹持部11与滑动部12通过螺钉连接,从而可根据不同的内齿圈更换夹持部11。所述夹持部11的内壁设有凹槽111,通过凹槽将内齿圈夹持住。所述凹槽111为V形槽,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内齿圈。
[0021]本实施例的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能够通过一个驱动器实现两个夹爪的同步夹持和释放,确保内齿圈夹持位置精准;此外,第一、第二连接块偏心设置,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提升夹紧力。
[0022]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
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齿圈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驱动组件和主体,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内且分别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驱动器和传动部,所述驱动器与传动部连接,带动传动部直线运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对称设置在传动部两侧且均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间隔设置,第一连接块与传动部的卡槽连接,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设有连接槽,第二连接块与连接槽连接,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对设置在主体的滑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圈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分别套设在第一轴件和第二轴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圈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为结构相同的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祥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涛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