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02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包括外框和支脚,外框上侧固定连接有封板,封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配料筒,配料筒呈透明状,配料筒内转动连接有电控翻板,配料筒上设置有刻度尺,外框内固定连接有衔接环,外框内位于衔接环底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小齿轮上啮合有大齿轮,大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内框,封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封板上设置可以精细观察各配料用料的多少,再经过电控翻板进入到内框,利用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及切割轮对凹槽内的配料进行充分的研磨与切割,经卸料阀进入到外框内底侧充分混合,解决了原料储存中出现硬块的问题。出现硬块的问题。出现硬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化学性能比PVC更佳,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种材料按照比例配置后均匀混合,并经过热熔、水浴后成型,再经过精细切割成型。
[0003]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7490778U的“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加料组件”,其所描述的主要是通过在加料筒中按一定配比分别加入异氰酸酯、多羟基化合物、聚酯、催化剂和稳定剂等,然后手动拉动调节器中的推拉把手,并使得调节器在流通管中滑动,并根据密封杆上标记滑出的长度不同,将空心管滑入对应的原料中,只有空心管对应的原料才能通过进料口流入限位孔中或者其他的结构内,其他的进料口被密封杆所阻隔,在原料生产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由于各部分原材料的储存条件问题使得原料沾粘水汽形成硬块,很难在混合过程中被充分混合,导致混合效率低。
[0004]因此提出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以便解决在此过程中,由于各部分原材料的储存条件问题使得原料沾粘水汽形成硬块,很难在混合过程中被充分混合,导致混合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原料混合过程中效率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包括外框和支脚,所述外框上侧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配料筒,所述配料筒呈透明状,所述配料筒内转动连接有电控翻板,所述配料筒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外框内固定连接有衔接环,所述外框内位于衔接环底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上啮合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内框,所述封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切割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框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转动嵌有圆球,所述圆球与内框接触,降低内框转动摩擦。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框底侧转动嵌有接触球,所述接触球与衔接环接触,降低内框底侧转动摩擦,提升转动稳定性。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框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剖面呈W型结构,所述凹槽与切割轮贴合,方便各原材料进行研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大齿轮底侧设置有卸料阀,所述卸料阀与凹槽相通,在研磨完成后便于卸料。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大齿轮底侧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便于充分混合。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封板上设置可以精细观察各配料用料的多少,再经过电控翻板进入到内框,利用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及切割轮对凹槽内的配料进行充分的研磨与切割,然后经卸料阀进入到外框内底侧,充分混合,解决了原料储存中出现硬块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外框;2、支脚;3、封板;4、配料筒;5、电控翻板;6、刻度尺;7、衔接环;8、第一电机;9、小齿轮;10、大齿轮;11、内框;12、凹槽;13、第二电机;14、转动杆;15、切割轮;16、导向板;17、圆球;18、接触球;19、搅拌叶;20、卸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请结合参阅图1

3所示的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包括外框1和支脚2,外框1上侧固定连接有封板3,封板3位于外框1上侧,在电控翻板5不打开的情况下,使得外框1内处于密封状态,提升物料混合过程中的精准性,封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配料筒4,配料筒4配合刻度尺6,能够精细聚氨酯生产过程中各物料的用量,配料筒4呈透明状,配料筒4内转动连接有电控翻板5,电控翻板5有驱动电机控制,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电控翻板5转动,从而实现物料的承装与下料,配料筒4上设置有刻度尺6,外框1内固定连接有衔接环7,外框1内位于衔接环7底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9,小齿轮9上啮合有大齿轮10,大齿轮10上端固定连接有内框11,封板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上固定连接有切割轮15,第一电机8为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电机8转动带动小齿轮9转动,由于啮合的关系带动大齿轮10及内框11转动,然后与第二电机13形成相反的转动方向,并通过第二电机13带动转动杆14及切割轮15高速转动,对物料进行切割。
[0019]其中,内框11与圆球17接触,圆球17转动嵌于导向板16上,导向板16固定连接外框1内,通过圆球17接触内框11,能够提升套能够内框11转动时的稳定性。
[0020]其中,衔接环7与接触球18接触,接触球18转动嵌于内框11底侧,接触球18在内框11底侧提供支撑,同时接触球18能够转动,降低了内框11与衔接环7接触的摩擦。
[0021]其中,切割轮15与凹槽12贴合,凹槽12的剖面呈W型结构,凹槽12位于内框11上,倾斜设置的凹槽12能够使得物料能够自动落下,使得切割效率更高。
[0022]其中,凹槽12与卸料阀20相通,卸料阀20位于大齿轮10底侧,便于下料。
[0023]其中,搅拌叶19固定连接在转杆上,转杆固定连接在大齿轮10底侧,通过第一电机8转动驱动小齿轮9与大齿轮10转动,从而使得转杆及搅拌叶19转动对研磨切割后的物料进行充分混合。
[0024]工作原理:将物料自配料筒4投入,观察刻度尺6,确定用量,然后驱动电机带动电控翻板5转动下料,导向板16对物料进行导向,配料落入内框11的凹槽12上,启动第二电机13,带动转动杆14及切割轮15转动,对物料进行均匀切割研磨,然后物料自卸料阀20落下,进入到外框1底侧经搅拌叶19的进一步搅拌混合后,能够解决聚氨酯因为外部储存条件的问题导致产生硬块,同时使得混合效率更高更好。
[0025]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本技术中其他未详述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包括外框(1)和支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上侧固定连接有封板(3),所述封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配料筒(4),所述配料筒(4)呈透明状,所述配料筒(4)内转动连接有电控翻板(5),所述配料筒(4)上设置有刻度尺(6),所述外框(1)内固定连接有衔接环(7),所述外框(1)内位于衔接环(7)底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9),所述小齿轮(9)上啮合有大齿轮(10),所述大齿轮(10)上端固定连接有内框(11),所述封板(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上固定连接有切割轮(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材料制备用配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北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