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91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桩锚支护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所述支护桩插接有锚杆,所述锚杆螺纹连接有螺管,所述螺管位于滑管的左侧,所述滑管转动连接有转杆a,所述转杆a转动连接有转杆b,所述转杆b转动连接有锚杆,所述滑管位于钢绞线的外侧,所述支护桩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锚杆粘接有加强网,所述加强网粘接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位于外管的内侧,所述外管涂敷有加强层。转杆a、转杆b和支撑杆配合可起较好的支护作用,可避免基坑处土壤坍塌;加强网、加强管、加强层等配合提高锚杆处强度和抗弯能力,可提高其使用效果。可提高其使用效果。可提高其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桩锚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一个建筑物的基坑进行施工时,如果需要开挖的基础深度很深,基坑周边的土容易坍塌。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就必须对基坑进行支护。桩锚支护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采用锚杆取代基坑支护内支撑,给支护排桩提供锚拉力,以减小支护排桩的位移与内力,并将基坑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0003]现有技术的桩锚支护有以下缺点:1、钢绞丝、锚杆等与土壤间连接性弱,支护效果弱,基坑处土壤易坍塌;2、锚杆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弱,长时间后易变形,锚干使用效果差。
[0004]因此,本使方案特提出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转杆a、转杆b和支撑杆配合可起较好的支护作用,可避免基坑处土壤坍塌的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
[0006]为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所述支护桩插接有锚杆,所述锚杆螺纹连接有螺管,所述螺管位于滑管的左侧,所述滑管转动连接有转杆a,所述转杆a转动连接有转杆b,所述转杆b转动连接有锚杆,所述滑管位于钢绞线的外侧,所述支护桩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锚杆粘接有加强网,所述加强网粘接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位于外管的内侧,所述外管涂敷有加强层。
[0007]优选的,所述支护桩顶端固定连接有冠梁,所述支护桩安装有腰梁。
[0008]优选的,所述腰梁位于垫板的后方,所述垫板位于锚头的后方。
[0009]优选的,所述锚头安装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与滑管间填充有混凝土。
[0010]优选的,所述滑管滑动连接有锚杆,所述底座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杆。
[0011]优选的,所述加强网位于加强管的内侧,所述加强网的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3]1、转杆a、转杆b和支撑杆配合可起较好的支护作用,可避免基坑处土壤坍塌;支护桩建设完成后,倾斜打锚孔,锚杆插入支护桩开设的锚孔内,插入后钢绞线插入锚杆内,通过锚杆内螺管和滑管后持续内移插入土壤内,旋转锚杆内螺管,螺管沿螺杆内侧的螺纹持续旋转向右移动后,推动螺管右侧的滑管持续沿锚杆向右滑动,滑管右端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a,且转杆a与锚杆右端转动连接的转杆b转动连接,滑管持续右移可推动转杆a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连接的转杆b顺时针转动,转杆a和转杆b持续旋转时插入外侧土壤内,可加强锚杆与土壤间的连接效果,滑杆位置固定后往锚孔内填充混凝土,可使锚杆和钢绞丝固定在土壤内,从而可使支护桩与土壤间有较好的连接效果和稳定性,避免其坍塌,把底座移
动到合适位置后,按压底座使底座上插杆竖直向下插入土壤内,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座,移动安装座使其与支护桩相贴,调整其位置后通过螺栓使安装座固定在支护桩表面,此时支撑杆、支护桩和地面间构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进一步提高支护桩处的稳定性,支护效果好。
[0014]2、加强网、加强管、加强层等配合提高锚杆处强度和抗弯能力,可提高其使用效果;锚杆外侧粘接有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加强网,其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比强度是同等截面钢丝的十多倍,比模量仅次于特级碳纤维,断裂伸长低、断裂功大,具有很强的吸收能量的能力,因而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和抗切割性,可提高锚杆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抵抗土壤冲击,加强网外侧粘接有材质为POM塑料的加强管,加强管具有高机械强度和刚性,尺寸稳定性、弹性和耐冲击性能好,可与加强管外侧外管涂敷的加强层配合提高整体的强度,加强层的材质为聚醚醚铜,其具有较高的刚性、尺寸稳定稳定性和韧性,可通过加强网、加强管和加强层配合提高锚杆的强度、刚性和抗变形能力,避免其变形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的部分剖机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锚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冠梁;2、支护桩;3、腰梁;4、垫板;5、锚头;6、锚杆;7、钢绞线;8、混凝土;9、插杆;10、底座;11、支撑杆;12、螺栓;13、安装座;14、螺管;15、滑管;16、转杆a;17、转杆b;18、加强网;19、加强管;20、外管;21、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若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2,所述支护桩2插接有锚杆6,所述锚杆6螺纹连接有螺管14,所述螺管14位于滑管15的左侧,所述滑管15转动连接有转杆a16,所述转杆a16转动连接有转杆b17,所述转杆b17转
动连接有锚杆6,所述滑管15位于钢绞线7的外侧,所述支护桩2通过螺栓12螺纹连接有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转动连接有底座10,所述锚杆6粘接有加强网18,所述加强网18粘接有加强管19,所述加强管19位于外管20的内侧,所述外管20涂敷有加强层21。锚杆6穿过支护桩2处开设的锚孔插入土壤内,螺管14沿螺纹右移可推动滑管15右移,滑杆15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a16,转杆a16和转杆b17转动插入土壤内,钢绞线7位于锚杆6的内部。
[0026]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述支护桩2顶端固定连接有冠梁1,所述支护桩2安装有腰梁3。冠梁1、支护桩2和腰梁3配合对外侧土壤进行支护,避免其坍塌。
[0027]在另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2,所述腰梁3位于垫板4的后方,所述垫板4位于锚头5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2),所述支护桩(2)插接有锚杆(6),所述锚杆(6)螺纹连接有螺管(14),所述螺管(14)位于滑管(15)的左侧,所述滑管(15)转动连接有转杆a(16),所述转杆a(16)转动连接有转杆b(17),所述转杆b(17)转动连接有锚杆(6),所述滑管(15)位于钢绞线(7)的外侧,所述支护桩(2)通过螺栓(12)螺纹连接有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转动连接有底座(10),所述锚杆(6)粘接有加强网(18),所述加强网(18)粘接有加强管(19),所述加强管(19)位于外管(20)的内侧,所述外管(20)涂敷有加强层(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顺石国强张亚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华友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