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砂回吸快捷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89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牙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该喷砂回吸快捷手柄的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喷砂管和进水管的腔体。插针座嵌入在腔体的一端,形成用于吸取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通道。插针座的内部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位于凸台的端面上。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均位于凸台的侧壁上。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与第一接口相连。喷砂针与第一接口相连。喷砂管与第二接口相连。进水管与第三接口相连。该喷砂回吸快捷手柄利用插针座与壳体共同形成的回吸通道,喷砂手柄在喷砂过程中实现了回吸功能,提升了对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效率和回吸效果。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效率和回吸效果。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效率和回吸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砂回吸快捷手柄


[0001]本技术涉及牙科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

技术介绍

[0002]在深度洁牙的项目中,通常在超声波洁牙后,配合实施喷砂洁牙的操作。喷砂洁牙是由珍珠盐加上高压水为牙齿做进一步的清洗。在超声波洗牙将口腔内大块牙石清除后,喷砂洁牙进一步将附着在牙齿上的茶垢、烟垢及食物软垢清理干净。
[0003]其中,喷砂手柄通过高压气流把特制的二氧化硅盐砂喷射到牙齿表面,并结合高压水流对牙齿进行深度清洁。然而,现有喷砂手柄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对口腔中水雾、砂粒和气溶胶进行回吸。对于喷砂洁牙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杂质的水流,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另设回吸管的方式对流入口腔中的水流进行收集,一方面回吸管进一步压缩了口腔内的操作空间,另一方面回吸管并不能及时形成回吸,回吸效率和回吸效果均难到达预期,在实施喷砂洁牙的过程中,喷砂手柄难以抑制气溶胶的产生。
[0004]专利技术人基于专业知识,结合在口腔医学领域耕耘多年所积累的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加以研究创新,在牙科治疗器械领域已获得一系列专利。在ZL202022166636.7中设计了一种超声波回吸洁牙主机,在超声波洁牙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对口腔中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在气溶胶产生之初就有效地聚拢回吸收集,避免了气溶胶的污染。
[0005]专利技术人注意到上述喷砂手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结合超声波回吸洁牙主机的工程设计经验与现有的喷砂回吸洁牙机,以期设计一种喷砂手柄,具有回吸功能,用以提升喷砂手柄对口腔中水流的回吸效率和回吸效果。经过不断研究、试验与优化设计,并经反复试制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深度清洁牙齿的过程中,提供一种喷砂手柄,用以提升对口腔中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效率和回吸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包括壳体、喷砂管、进水管、喷砂针和插针座;
[0008]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喷砂管和进水管的腔体,所述插针座嵌入在腔体的一端,形成用于吸取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通道;
[0009]所述插针座的内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凸台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均位于凸台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与第一接口相连;
[0010]所述喷砂针与第一接口相连,所述喷砂管与第二接口相连,所述进水管与第三接口相连。
[0011]作为优选,壳体远离插针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嵌入在腔体内,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喷砂管伸出的第一通孔、用于进水管伸出的第二通孔,以及用于和回吸通道相
连的回吸口。
[0012]作为优选,第二接口的轴线垂直于第三接口的轴线。如此设置,便于喷砂管内注入的颗粒状盐类和进水管中注入的水流在连接腔内混合,有利于在喷砂洁牙过程中起到加湿抑尘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气溶胶的形成。
[0013]作为优选,插针座的出口端设置有安全压盖,安全压盖通过螺纹旋合在插针座上,安全压盖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喷砂针形成轴向限位的限位台阶。如此设置,安全压盖用于对喷砂针形成轴线限位,进一步保证了喷砂针与插针座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从而防止了喷砂针的脱落,提高了喷砂手柄的使用安全性。
[0014]作为优选,安全压盖的侧壁上设置有聚吸套。如此设置,聚吸套用于增强喷砂手柄对口腔中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对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效率。
[0015]作为优选,聚吸套为软胶透明聚吸套。
[0016]作为优选,回吸口内嵌入有回吸管,回吸管伸出连接座的端面。如此设置,回吸管、喷砂管和进水管均伸出连接座的端面,便于手柄通过管路与洁牙主机连接。
[0017]作为优选,连接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如此设置,外螺纹用于进一步提升管路与连接座的连接紧固性。
[0018]作为优选,壳体远离插针座的一端设置有插座,插座嵌入在腔体内,插座的内部具有与回吸通道相连的插口,插座的内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喷砂管的第一插孔,以及用于连接进水管的第二插孔。
[0019]作为优选,插口内嵌入有插头,插头包括依次连接的接管部、螺纹连接部和插接部,接管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回吸通道的负压通道、进砂通道和进水通道,插接部嵌入在插口内,插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插孔和进砂通道的第一连接孔,第二环形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插孔和进水通道的第二连接孔。如此设置,便于喷砂主机与喷砂手柄通过管路实现快速连接,有利于形成快插结构,进而提高了喷砂手柄的装配效率。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该喷砂回吸快捷手柄通过插针座中的连接腔,将连接在第二接口的喷砂管与连接在第三接口的进水管相连通,在喷砂洁牙时起到了加湿抑尘的作用,有效避免了气溶胶的形成,同时,利用插针座与壳体共同形成的回吸通道,对口腔中的水雾、砂粒和气溶胶进行吸取,喷砂手柄在喷砂过程中实现了回吸功能,提升了对口腔中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效率和回吸效果,喷砂针与插针座形成分体式拆装结构,便于喷砂手柄的消毒作业,避免了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喷砂回吸快捷手柄的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中插头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喷砂回吸快捷手柄的插头与插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中使用直筒型聚吸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壳体;2、喷砂管;3、进水管;4、喷砂针;5、插针座;6、回吸通道;7、连接座;8、回吸口;9、回吸管;10、安全压盖;11、聚吸套;12、插座;13、插头;131、接管部;132、螺纹连接部;133、插接部;1311、负压通道;1312、进砂通道;1313、进水通道;1331、第一环形槽;1332、第二环形槽;1333、第一连接孔;1334、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0029]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旨在提升对口腔中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效率和回吸效果。
[003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通过插针座中的连接腔,将连接在第二接口的喷砂管与连接在第三接口的进水管相连通,在喷砂洁牙时起到了加湿抑尘的作用,有效避免了气溶胶的形成。喷砂针与插针座形成分体式拆装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砂回吸快捷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喷砂管、进水管、喷砂针和插针座;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喷砂管和进水管的腔体,所述插针座嵌入在腔体的一端,形成用于吸取水雾、砂粒和气溶胶的回吸通道;所述插针座的内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凸台的端面上,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均位于凸台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与第一接口相连;所述喷砂针与第一接口相连,所述喷砂管与第二接口相连,所述进水管与第三接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砂回吸快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尾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嵌入在腔体内,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喷砂管伸出的第一通孔、用于进水管伸出的第二通孔,以及用于和回吸通道相连的回吸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砂回吸快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的轴线垂直于第三接口的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砂回吸快捷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座的出口端设置有安全压盖,所述安全压盖通过螺纹旋合在插针座上,所述安全压盖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喷砂针形成轴向限位的限位台阶。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