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洪渠拦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81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4
本申请涉及拦水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行洪渠拦水堰,包括拦水堰本体,拦水堰本体靠近河道上游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对上游河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以及设置于过滤组件上游对河道中河水进行截流的截流组件;本申请中的过滤组件可对河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使得拦水堰本体排水不受杂物的影响,提高了拦水堰本体的排水效果,而设置在过滤组件上游的截流组件可对河水进行截流,方便了对过滤组件和过滤组件过滤的杂物进行清理,以及下流河道的清淤等,且截流组件可控制河水通过街流组件的流量,有助于对上下游河水流量进行调节。有助于对上下游河水流量进行调节。有助于对上下游河水流量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洪渠拦水堰


[0001]本申请涉及拦水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洪渠拦水堰。

技术介绍

[0002]雨季时期,大多数易受洪水影响的地区均在河道上修建了拦水堰用来挡水、泄洪或控制水位,非雨季时期拦水堰还能起到挡水、蓄水、排沙、发电、灌溉等作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不少的益处。
[0003]公开号为CN206512684U的中国专利技术授权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有排沙功能的汀步型拦水堰,包括汀步,所述汀步靠近河道的两侧设有叠梁闸,所述汀步朝向河道上游的一侧设有排沙坑,所述汀步靠近河道底部的位置设有排沙管,所述排沙管的一端与排沙坑连通,另一端与河道下游连通,上流河水通过汀步和河道底部设置的排沙管进入排沙坑中,在排沙坑中对河水汇中的泥沙进行沉淀,以此来减少汀步前泥沙的堆积。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雨季来临时,河道上游水位增高,可能将上游的枯木树枝等较大杂物冲至拦水堰前,从而堵塞排沙管与叠梁闸,降低拦水堰的排水效果,故对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拦水堰本体的排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行洪渠拦水堰。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行洪渠拦水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行洪渠拦水堰,包括拦水堰本体,所述拦水堰本体靠近河道上游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对上游河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组件上游对河道中河水进行截流的截流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河道中存在较多杂物,河水流动过程中,杂物可能造成拦水堰本体的堵塞,过滤组件可对河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使得拦水堰本体排水不受杂物的影响,提高了拦水堰本体的排水效果,而设置在过滤组件上游的截流组件可对河水进行截流,方便了对过滤组件和过滤组件过滤的杂物进行清理,以及下流河道的清淤等,且截流组件可控制河水通过街流组件的流量,有助于对上下游河水流量进行调节。
[0009]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拦水堰本体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过滤网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柱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之间设置的过滤网可有效对河水中较大杂质进行过滤,保证了进入下游的河水不会堵塞拦水堰,使得拦水堰本体正常运转,且当河水较为湍急时,过滤网可有效降低河水的流速,降低了日常中因河水流速造成的河道两岸的影响。
[0011]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丝杆、竖杆、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柱上部,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迎水
侧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置滑槽;
[0012]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所述滑槽中,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柱侧壁上,所述竖杆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所述滑槽中,所述第一滑块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一侧,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另一端,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所述竖杆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安装柱上的驱动电机通电,驱动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带动滑槽中的滑块沿着丝杆和竖杆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实现了过滤网在竖向的上下位移,方便了工作人员站在拦水堰本体上,不用进入河道也可对过滤组件进行清理,时刻保证了过滤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过滤效果,同时调节过滤网在河道上的上下位置可实现对河道中河水流速快慢的快速控制,使得在不同条件下过滤网可被更灵活的使用。
[0014]可选的,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快速连接组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时间使用过滤网可能导致过滤网的破损,降低过滤网的过滤效果,快速连接组件可快速对过滤网拆卸以及更换安装,保证了过滤网的过滤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快速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过滤网两侧的凸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块对应的卡槽,所述过滤网两侧的凸块和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通过所述卡槽卡接固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两侧的凸块与滑块上的卡槽相互卡接固定,即可实现对过滤网的安装,使卡槽与凸块分离即可实现过滤网的拆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18]可选的,所述截流组件包括第一截流闸门、第二截流闸门、用于使所述第一截流闸门和所述第二截流闸门滑动对接的滑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截流闸门和所述第二截流闸门沿所述滑道滑动的驱动件,所述拦水堰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第一截流闸门和所述第二截流闸门的收纳仓,所述第一截流闸门和所述第二截流闸门的总长大于所述滑道的长度。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对河道进行截流时,第一截流闸门和第二截流闸门收纳至拦水堰本体侧壁的收纳仓中,保证了第一截流闸门和第二截流闸门不会对河道中河水流速造成影响,当需要对河流进行截流时,将收纳至收纳仓中的第一截流闸门和第二截流闸门侧面对接,即可实现对河道中河水的截流,对河道中的河水进行截流方便了下游的清理工作,如对下游的河道进行清淤工作,对过滤网过滤的杂物的清理工作等。
[0020]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齿轮柱以及齿条,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拦水堰本体两边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端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柱,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截流闸门和所述第二截流闸门上方且与所述齿轮柱适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通电带动齿轮柱旋转,齿轮柱与齿条的卡接带动第一截流闸门和第二截流闸门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截流闸门和第二截流闸门的关闭与开启,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且采用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实现了对第一截流闸门和第二截流闸门的单独操作,可对河道中河水的排放量进行精准控制,以适应下游更多样的河水量需求。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截流闸门和所述第二截流闸门底部均设置有多组滚轮,各所述滚轮均滚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截流闸门和第二截流闸门底部设置的滚轮组方便了第一截流闸门和第二截流闸门的移动,减小了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的负荷,延长了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可对河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使得拦水堰本体排水不受杂物的影响,提高了拦水堰本体的排水效果;
[0026]方便了对过滤的杂物的清理,且可控制河水的流量,有助于对上下游河水流量进行调节;
[0027]可有效降低河水的流速,降低了日常中因河水流速造成的河道两岸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一种行洪渠拦水堰安装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中过滤组件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洪渠拦水堰,包括拦水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水堰本体(1)靠近河道上游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对上游河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2)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组件(2)上游对河道中河水进行截流的截流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洪渠拦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网(21)、第一安装柱(22)和第二安装柱(23),所述第一安装柱(22)和第二安装柱(23)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拦水堰本体(1)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过滤网(21)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柱(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柱(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洪渠拦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4)、丝杆(25)、竖杆(26)、第一滑块(27)和第二滑块(2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柱(22)上部,所述第一安装柱(22)和所述第二安装柱(23)迎水侧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置滑槽(29);所述丝杆(25)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柱(22)的所述滑槽(29)中,所述丝杆(25)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柱(22)侧壁上,所述竖杆(26)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柱(23)的所述滑槽(29)中,所述第一滑块(27)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滤网(21)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柱(22)的一侧,所述丝杆(25)贯穿所述第一滑块(27)另一端,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8)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滤网(21)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柱(23)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28)套设在所述竖杆(26)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洪渠拦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1)与所述第一安装柱(22)和所述第二安装柱(2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董宗周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瑞淼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