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变形阻尼支座,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包括上支座板、中衬板、下支座板以及基板,上支座板和基板为相对设置的内凹结构,中衬板和下支座板设置在上支座板和基板之间,中衬板下部的球面凸起设置在下支座板的球面凹槽内;基板中间设置有定位销,外周设置有向上的外边沿;下支座板底部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设置定位孔内;基板的外边沿与下支座板底边之间设置有阻尼圈,阻尼圈顶部通过压板固定在基板的外边沿上;阻尼圈为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内缩截面形状;下支座板底边与阻尼圈的上、下两端接触,并位于压板下侧;定位销和定位孔之间设置有一定位移量。和定位孔之间设置有一定位移量。和定位孔之间设置有一定位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变形阻尼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变形阻尼支座,属于桥梁建筑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及交通的迅速发展,桥梁建设方兴未艾。在立交桥梁或多车道宽桥设计中多采用双向预应力结构,即纵桥向、横桥向均按照预应力体系设计实施。对于宽度较大的桥梁,横向一般采用多点支承型式,即每一墩轴横桥向设置多个支座;在此情况下,常规设计每一墩轴横桥向可设置1个固定支座配合多个活动支座;而对于抗震要求较高的地区,根据结构具体的受力情况,很多情况会采用横向多个固定支座的型式来抵御地震作用。对于宽桥,横向多固定支座的设计工况,由于横梁一般采用预应力结构,横向张拉以后由于横梁的横向支承刚度较大,预应力往往受到桥梁支座非滑移侧的约束,不能按照设计思路均匀的施加在梁体内,给梁体的正常受力带来安全隐患,有的时候甚至在张拉工况下就发生支座或墩柱的病害问题。
[0003]另桥梁支座安装时,由于吊放预制梁时出现冲击、梁体产生收缩变形等原因,使固定型支座或者滑移支座的非滑移侧为适应安装或梁体的变形而提前位移变形,影响支座的使用寿命。固定支座能提供竖向承载和转角对于水平方向的力只能盆环硬抗,使其盆环发生变形;滑移支座在提供竖向承载力和转角的前提下还可以顺桥向或纵桥向移动,来解决桥梁行车通过时产生的力和温度变化桥梁热胀冷缩发生的位移,但都无法解决安装时产生的非滑移方向产生的力造成的变形。现有的固定支座和滑移支座无法实现非滑移方向的位移,当支座安装时产生的冲击会对支座造成变形,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微变形阻尼支座,其在桥梁支座的非滑移侧设置阻尼位移,以满足安装或张拉时的位移需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变形阻尼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中衬板、下支座板以及基板,所述上支座板和基板为相对设置的内凹结构,所述中衬板和下支座板设置在上支座板和基板之间,所述中衬板下部的球面凸起设置在所述下支座板的球面凹槽内;所述基板中间设置有定位销,外周设置有向上的外边沿;所述下支座板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设置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基板的外边沿与下支座板底边之间设置有阻尼圈,所述阻尼圈顶部通过压板固定在基板的外边沿上;所述阻尼圈为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内缩截面形状;所述下支座板底边与阻尼圈的上、下两端接触,并位于所述压板下侧;所述定位销和定位孔之间设置有一定位移量。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圈的最大变形量为:阻尼圈截面被挤压为矩形时的位移量。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在定位孔内的位移量为:阻尼圈的最大变形量+1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外边沿上,用于密封阻尼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球面凹槽内还设置有球面摩擦副。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衬板上部与上支座板之间还设置有平面滑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支座板还设置有下边沿。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边沿内侧还设置有防撞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在桥梁支座的非滑移侧设置阻尼圈限制位移,满足了梁体安装或张拉时的位移需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微变形阻尼支座,包括上支座板1、中衬板2、下支座板3以及基板4,上支座板1和基板4为相对设置的内凹结构,中衬板2和下支座板3设置在上支座板1和基板4之间,中衬板2下部的球面凸起设置在下支座板3的球面凹槽内,球面凹槽内还设置有球面摩擦副。中衬板2上部与上支座板1之间还设置有平面滑板7。上支座板1还设置有下边沿11。下边沿11内侧还设置有防撞板12。基板4中间设置有定位销41,外周设置有向上的外边沿42。下支座板3底部设置有定位孔31,定位销41设置定位孔31内。基板4的外边沿42与下支座板3底边之间设置有阻尼圈5,阻尼圈5顶部通过压板6固定在基板4的外边沿42上。压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4外边沿42上,用于密封阻尼圈5。阻尼圈5为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内缩截面形状。下支座板3底边与阻尼圈5的上、下两端接触,并位于压板6下侧。定位销41和定位孔31之间设置有一定位移量。
[0019]其中,在下支座板3与基板4间发生位移时,挤压阻尼圈5,使其发生变形。因阻尼圈5在压缩过程中体积不变,所以阻尼圈5的最大变形量为:阻尼圈5截面被挤压为矩形时的位移量。定位销41在定位孔31内的位移量为:阻尼圈5的最大变形量+1mm。定位销41不会限制阻尼圈5的位移,又能避免阻尼圈5被过位移量的挤压。
[0020]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变形阻尼支座,包括上支座板(1)、中衬板(2)、下支座板(3)以及基板(4),所述上支座板(1)和基板(4)为相对设置的内凹结构,所述中衬板(2)和下支座板(3)设置在上支座板(1)和基板(4)之间,所述中衬板(2)下部的球面凸起设置在所述下支座板(3)的球面凹槽内;所述基板(4)中间设置有定位销(41),外周设置有向上的外边沿(42);所述下支座板(3)底部设置有定位孔(31),所述定位销(41)设置所述定位孔(3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的外边沿(42)与下支座板(3)底边之间设置有阻尼圈(5),所述阻尼圈(5)顶部通过压板(6)固定在基板(4)的外边沿(42)上;所述阻尼圈(5)为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内缩截面形状;所述下支座板(3)底边与阻尼圈(5)的上、下两端接触,并位于所述压板(6)下侧;所述定位销(41)和定位孔(31)之间设置有一定位移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业,贾双双,李文松,井小燕,刘红红,王坤坤,赵存树,张汉信,
申请(专利权)人: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