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前后两部分别设置有前斜板组件降结构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且前斜板组件降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前集水渠,并且后斜板组件降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后集水渠,所述前集水渠和后集水渠前后平行设置,所述沉淀池的上端左部安装有左旋转导流结构,且沉淀池的上端右部安装有右旋转导流结构;所述沉淀池内中部设置有进水室,进水室位于前斜板组件降结构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沉淀面积增大,有助于增大沉淀能力,利用斜板可以对沉淀物起到再凝聚作用,使絮状物增大,易于沉淀;斜板沉淀创造了层流条件,沉淀效果好;下沉污泥浓度增大,更高效实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沉淀池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斜板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板的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的每两块平行斜板间 相、有一个很浅的沉淀池,使被处理的水与沉降的污泥在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 分离,斜板沉淀池根据其相互运动的力向可分为同向流、异向流和侧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 式,斜板沉淀池运用“浅层沉淀”原理。在对比文件“CN107970647A一种污水处理用斜板沉淀池”的说明书中提及“包括盖 板、原水池和钢丝绳,所述原水池的一侧底端连接有进水管,且原水池的另一侧固定有斜板 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与原水池连通,所述原水池包括熟化池、加注池和混凝池,且加注 池位于熟化池和混凝池之间,所述进水管与混凝池连通”,但是对比文件中的斜板沉淀池内的斜板沉降面积小,而且斜板中并不可通过流水,导致斜板对泥渣的沉降能力底,影响沉降效果,并不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以解决对比文件中的斜板沉淀池内的斜板沉降面积小,而且斜板中并不可通过流水,导致斜板对泥渣的沉降能力底,影响沉降效果,并不方便实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前后两部分别设置有前斜板组件降结构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且前斜板组件降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前集水渠,并且后斜板组件降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后集水渠,所述前集水渠和后集水渠前后平行设置,所述沉淀池的上端左部安装有左旋转导流结构,且沉淀池的上端右部安装有右旋转导流结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中部设置有进水室,进水室位于前斜板组件降结构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之间,且前斜板组件降结构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关于沉淀池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并且进水室的左侧上端连接有进水管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下部设置有沉泥斗,且沉泥斗的下端设置有排泥管口,排泥管口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并且沉淀池的中部外固定有支撑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左旋转导流结构上设置有上安装架,上安装架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下安装有转轴,并且转轴上设置有镀组导流板,同时转轴和导流板均位于进水室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左旋转导流结构和右旋转导流结构关于沉淀池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且右旋转导流结构与左旋转导流结构的结构设置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斜板组件降结构内设置有多组斜板,且每组斜板上开设有多组进水布水口,并且进水布水口与进水室之间相连通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集水渠的内底部设置有多组进水通路孔,且前集水渠和后集水
渠关于沉淀池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并且沉淀池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两组出水管口,且两组出水管口分别与前集水渠和后集水渠之间相连通设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沉淀池内前后两部所设置的前斜板组件降结构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内都同样设置有多组斜板,斜板上的进水布水口与进水室之间是相连通的,废水由进水管进入池体,向下流通过位于池体中间的进水室,由导流板反射,再通过里面的进水布水口进入斜板,有助于对废水中的泥渣进行沉降处理。
[0013]2.在斜板顶部设计通路孔的目的是使澄清液在通过集水渠时形成一个压力差,保证各斜板间流态分布均匀,从而使整个面积都被利用。这样操作的可靠性增大,减少水的流态影响,还减少了结垢淤积的可能;随着水向上流动,其所含的固体颗粒就沉淀在平行的斜板组件上,然后滑入池体底部的污泥斗,方便从下方排放。
[0014]3.左旋转导流结构和右旋转导流结构的设置可利用电机转动转轴,转轴带动导流板边旋转边带动进水室内的水流快速流动,有助于加快斜板沉降泥渣的速度。
[0015]4.本技术中泥渣下沉,而其澄清液离开斜板通过顶部的出水通路孔流出,然后通过前后集水渠汇集,由出水管流出,再通过右侧的出水管口输出,使用方便省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搅拌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斜板组件降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沉淀池;10、进水管口;11、出水管口;12、沉泥斗;13、支撑架;14、电磁控制阀;15、排泥管口;16、进水室;2、左旋转导流结构;20、上安装架;21、电机;22、转轴;23、导流板;3、右旋转导流结构;4、前集水渠;40、进水通路孔;5、后集水渠;6、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0、斜板;61、进水布水口;7、后斜板组件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能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提出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搅拌结构示意图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斜板组件降结构示意图。
[0024]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沉淀
池1内前后两部分别设置有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7,且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的上方设置有前集水渠4,并且后斜板组件降结构7的上方设置有后集水渠5,前集水渠4和后集水渠5前后平行设置,沉淀池1的上端左部安装有左旋转导流结构2,且沉淀池1的上端右部安装有右旋转导流结构3。
[0025]在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内中部设置有进水室16,进水室16位于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7之间,且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7关于沉淀池1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并且进水室16的左侧上端连接有进水管口10;沉淀池1的下部设置有沉泥斗12,且沉泥斗12的下端设置有排泥管口15,排泥管口15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14,并且沉淀池1的中部外固定有支撑架13;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内设置有多组斜板60,且每组斜板60上开设有多组进水布水口61,并且进水布水口61与进水室16之间相连通设置。
[0026]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沉淀池1内前后两部所设置的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7内都同样设置有多组斜板,斜板上的进水布水口与进水室之间是相连通的,废水由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内前后两部分别设置有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7),且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的上方设置有前集水渠(4),并且后斜板组件降结构(7)的上方设置有后集水渠(5),所述前集水渠(4)和后集水渠(5)前后平行设置,所述沉淀池(1)的上端左部安装有左旋转导流结构(2),且沉淀池(1)的上端右部安装有右旋转导流结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内中部设置有进水室(16),进水室(16)位于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7)之间,且前斜板组件降结构(6)和后斜板组件降结构(7)关于沉淀池(1)的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并且进水室(16)的左侧上端连接有进水管口(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下部设置有沉泥斗(12),且沉泥斗(12)的下端设置有排泥管口(15),排泥管口(15)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14),并且沉淀池(1)的中部外固定有支撑架(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中海,陆斗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天朗水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