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桑叶茶技术

技术编号:378910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桑叶茶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春季剪取未摘芯的新梢枝叶,新梢枝叶用透明袋包装,并在透明袋上开孔,芽芯叶竖直向上放置,置于2~5℃下贮藏2~4天,并交替保持黑暗和光照。本申请通过控制温度、光照、桑叶状态等细节因素,合理控制桑叶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保持春季桑叶鲜嫩营养,颜色鲜绿,叶面光滑亮丽等外形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DNJ等营养成分较为全面的明显提升,基本达到“天然霜降”桑叶水平,能满足批量化、高质量桑叶茶的生产需求,且与“天然霜降”相比,所获得的春季桑叶的品质更加稳定、可控。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桑叶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桑叶茶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及使用该前处理方法所得春季桑叶制备的桑叶茶。

技术介绍

[0002]桑叶药食同源,《中草药手册》等记载,桑叶性甘、寒,归肺经和肝经。李时珍曾提到,桑叶乃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之药,汁煎代茗,能止咳消渴,故桑叶可常服,亦称“神仙叶”。桑叶通过切叶、水杀、热杀、揉捻、定型、烘干提香等步骤可制成桑叶茶。现代医学证明,经常饮用桑叶茶,有降“三高”、预防脑血栓、减肥、保健等作用,还有防治肺热燥咳、咽喉肿痛、血虚头痛、眼疲劳、习惯性便秘等功效。
[0003]晚秋、初冬经霜打后的桑叶,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都有很大的提高。《本草纲目》中记载:“以老而经霜桑叶为佳,欲其气之全、力之厚也,故入药用冬桑叶,亦叫霜桑叶。”所以秋后经霜打的桑叶被称为“神仙叶”,制作桑叶茶的桑叶以“霜桑叶”最佳。但是在现代生产中,采用霜桑叶生产桑叶茶有许多问题,一是霜桑叶采收时期短,只有在晚秋到初冬“霜降”的几天时间内,收获时间制约了全年生产桑叶茶的可能;二是天然霜降桑叶一旦没有及时收获利用,留存在桑园里很快变质不能利用;三是收获的霜降桑叶不耐储存,只能及时制茶,而实际生产中很难做到,四是经过夏、秋高温,桑叶叶色、光亮度、整齐度等欠佳,制备的桑叶茶在外形、香气、滋味等感官品质指标上满意度不高。
[0004]春夏秋三季均有鲜桑叶,其中春季桑叶生长旺盛,产量高,且鲜嫩营养,颜色鲜绿,叶面光滑亮丽,粗蛋白、黄酮类物质等营养成分较高,利用春季制的桑叶茶外形好、色泽优、汤色优、叶底优,这些都是秋季桑叶茶所不能比拟的,是规模化生产桑叶茶的最佳选择。但是春季桑叶的糖类物质、多酚、γ

氨基丁酸(GABA)、脱氧野尻霉素(DNJ)等营养活性物质和桑叶茶标准性物质较秋期桑叶低。因此如何提高春季桑叶的糖类物质、多酚、GABA、DNJ等营养活性物质和桑叶茶标准性物质的含量,以使制备的桑叶茶能够具有“霜降”桑叶茶的营养和功能优势,同时还能充分利用春季桑叶的优势产量、营养和炒制的桑叶茶外形好等优势是桑叶茶制备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尚未见到在这方面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春季桑叶中DNJ等营养物质含量低而影响所制备的桑叶茶品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以明显提升春季桑叶中DNJ、GABA、多酚、糖类等物质含量,提高春季桑叶制备桑叶茶的适用性和功能性。
[0006]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前处理方法所的春季桑叶制备的桑叶茶。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取春季桑叶透明袋包装,并在透明袋上开孔,置于2~5℃贮藏2~4天,并交替保持黑暗和光照。
[0008]现有研究表明,“霜降”桑叶的DNJ等营养物质较春、夏季高的主要原因是“霜降”期
间桑叶酶活性降低,次生代谢物相对较高,尤其是因为低温改变后,各次生营养物质的积累更加明显。但“天然霜降”促使DNJ等营养物质积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整体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以及霜降持续时间等等,而且晚秋桑叶的光合作用强度低,代谢活动减弱,这也与春季桑叶旺盛的生命力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通过降温、设置温差等方式处理春季桑叶即可达到满意效果。专利技术人团队研究发现,基于春季桑叶持续进行的旺盛代谢活动,控制采摘后春季桑叶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程可以在营养物质积累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大量的试验探索后,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本申请的“人工霜降”方案,将生长在枝条上的桑叶包装并置于2~5℃和光照下处理,2~5℃明显的低于“霜降”期间的自然温度,并且消除了昼夜温差,有助于抑制分解类酶的活性,促进营养物质积累,光照和开孔则使“活体”桑叶能够继续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而包装则抑制了水分的蒸发,保持了桑叶周围充分的水分,使得光合作用得以持续。通过上述操作将桑叶置于可控的环境下处理,控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程度,促进营养物质积累。且与“天然霜降”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天然霜降”的昼夜温差大小、水分含量大小、温度高低以及持续时间长短等环境因子变化等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春季桑叶的DNJ等营养物质得到可控、稳定提升,适于桑叶茶的批量化制备。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所用春季桑叶以剪取的桑叶保留在枝条上的形式使用。虽然离体桑叶在短期内仍保持活性,但是保留在桑叶枝条上能够使桑叶保持更充分和持久的活性,专利技术人发现这一点对于前处理的桑叶品质比较重要,这样可以使得桑叶在贮藏期间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功能得到更高质量的持续,处理效果得到提升。而枝条的长度以1~1.5m为适宜,以提供充足的桑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所述桑叶枝条保留顶梢处的芽芯叶。桑叶最大光合作用的叶片在芽芯叶下部,尤其是许多激素类物质在顶部叶片合成后向下输送利用,未摘芯的枝条叶片有助于保持其光合作用,促进代谢产物的向下输,在研究中发现这有助于春季桑叶品质的提升。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桑叶枝条以15~20根松散成捆的形式置于透明包装袋中。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桑叶枝条竖直放置贮藏,顶梢向上。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这样使枝条的顶梢向上,保持桑树生长的自然状态,保证桑叶运动的“向性”和许多物质运输的“极性”,有利于桑叶内营养和活性功能物质转化,并提高桑叶品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开孔的位置对应桑叶枝条顶梢的芽叶处或桑叶枝条的中部。枝条的顶梢处光合作用最强,中部稍弱,下部较弱甚至可能为负值。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开孔大小为0.5~0.75cm,和/或开孔位于透明袋的两侧。开孔大小影响到供气和失水,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开孔过大,由于离体胁迫,失水作用和呼吸作用大大提高,将降低“人工霜降”的效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2~16h,和/或光照强度为800~1200Lux。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光照时间以及光照强度均影响“人工霜降”的效果。无光照下光合作用完全停止,营养物质含量甚至不如未经处理的桑叶,而光照强度过大则容易造成“冷光胁迫”,同样会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和增加呼吸作用强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贮藏温度为4~5℃,和/或贮藏时间2~3天。专利技术人研究
发现,贮藏温度和时间影响到营养物质的积累。贮藏温度过高,体内营养物质转化达不到最佳效果,桑叶呼吸作用较强消化太多营养物质。温度太低,影响营养转化中转化酶的活性,转化效果差。优选贮藏温度为2~4℃,更优选为3~4℃。处理时间太短,营养物质转化不彻底。处理时间太长导致桑叶已经“生理死亡”,没有了营养物质的转化功能。
[0017]一种使用上述前处理方法所得春季桑叶制备的桑叶茶。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的春季桑叶制备桑叶茶,其营养品质与“天然霜降”桑叶接近,且外形、香气上则保留率春季桑叶茶的特点。就桑叶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春季桑叶透明袋包装,并在透明袋上开孔,置于2~5 ℃下贮藏2~4天,并交替保持黑暗和光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春季桑叶以保留在剪取的桑叶枝条上的形式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枝条保留顶梢处的芽芯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桑叶枝条以15~20根松散成捆的形式置于透明包装袋中。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制备桑叶茶用的春季桑叶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桑叶枝条在2~5 ℃下竖直放置贮藏,顶梢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梁大刚卢红伶陈琳楼黎静蒋陈凯胡文君凌楸桐沈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农业农村事务保障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