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06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

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特别涉及2

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
氰基吡啶是由3

甲基吡啶、氨气和空气进行接触氧化反应制备而成,空气在反应釜中是过量的,反应釜中的尾气由大量空气、少量的3

氰基吡啶和氨气组成,这种尾气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危害,也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如何处理3

氰基吡啶反应尾气不但影响到生产装置运行成本,而且关系到装置的环保与否。目前,现有气处理的普通方式是依据其气体中物质易溶于水的特性,使直接与水接触,溶解于水,然后自然排放。这项操作优点是工艺简单,管理方便,容易与其他设备工艺配合。缺点是尾气中主要的有害废气为氨气。处理方法对氨气的吸附的效果一般,吸收率和吸收效率不高,对生产和环境都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2

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2

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关键在于: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酸吸收罐和吸附装置;
[0005]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卧式箱体,所述卧式箱体中竖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卧式箱体分隔为左脱酸区和右除湿区,所述左脱酸区和右除湿区的下部均装填有多孔陶珠,所述左脱酸区的上部安装有喷淋装置,所述卧式箱体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位于所述左脱酸区,所述第一出气管位于所述右除湿区。
[0006]优选的,所述酸吸收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侧壁上正对连接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内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罐体中的液面下方,所述出气管连接所述吸附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卧式箱体的下部水平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所述卧式箱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滤水区,所述筛网上装填有所述多孔陶珠。
[0008]优选的,所述左脱酸区和右除湿区中的多孔陶珠的装填高度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为安装在所述卧式箱体顶部的环形喷淋管,所述环形喷淋管上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朝下设置,所述环形喷淋管管道连接水源。
[0010]优选的,所述罐体内存储有酸性液体,该酸性液体的含量为所述罐体内部容量的1/2

2/3。
[00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2

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设计合理,具有安全稳定和经济环保的优点,通过将生产尾气经过酸吸收罐进行酸吸收处理,再通过吸附装置将初次吸收的尾气进行二次吸附后排放,从而使排放的尾气中碱性气体进行最大程度的吸收,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保障人体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14]如图1中所示,2

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2

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酸吸收罐1和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卧式箱体2,所述卧式箱体2中竖向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所述卧式箱体2分隔为左脱酸区4和右除湿区5,所述左脱酸区4和右除湿区5的下部均装填有多孔陶珠6,所述左脱酸区4的上部安装有喷淋装置7,所述卧式箱体2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8和第一出气管9,所述第一进气管8位于所述左脱酸区4,所述第一出气管9位于所述右除湿区5。具体的,尾气通入酸吸收罐中被罐体中的酸吸收液吸收,经过酸吸收液吸收的尾气继续通入卧式箱体中,依次经由左脱酸区和右除湿区后排出,尾气被多孔陶珠所吸附,并且左脱酸区中的喷淋装置将吸收液采用雾化的方式喷淋于多孔陶珠上,一方面对多孔陶珠进行清理,提高吸附性能,另一方面对尾气中残留的碱性物质进行吸收,而进行充分吸收的尾气经由右除湿区中的多孔陶珠去除水气后排出,从而使排放的尾气中碱性气体进行最大程度的吸收。
[0015]本实施例中,所述酸吸收罐1包括罐体11,所述罐体11的侧壁上正对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2和第二出气管13,所述第二进气管12的内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罐体11中的液面下方,所述第二出气管13连接所述吸附装置。具体的,尾气可以通入酸吸收液中,从而使得尾气中的碱性气体被大部分吸收。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卧式箱体2的下部水平设有筛网10,所述筛网10与所述卧式箱体2的底部之间形成滤水区,所述筛网10上装填有所述多孔陶珠6。具体的,从多孔陶珠清洗下来的液体进入滤水区吸附,优选的方案中,多孔陶珠层的上方安装有筛网,便于将多孔陶珠固定在两层筛网之间。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脱酸区4和右除湿区5中的多孔陶珠6的装填高度相同。优选的方案中,多孔陶珠的装填高度为卧式箱体高度的2/3

3/4,从而提高尾气的吸附性能。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淋装置7为安装在所述卧式箱体2顶部的环形喷淋管71,所述环形喷淋管71上安装有多个喷头72,所述喷头72朝下设置,所述环形喷淋管71管道连接水源。具体的,通过喷头将水雾化后均匀的喷洒在下方的陶珠层上,可以增大喷淋面积,提高雾化效果,使得与气体接触的更充分。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1内存储有酸性液体,该酸性液体的含量为所述罐体11内部容量的1/2

2/3。
[0020]最后需要说明,上述描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2

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酸吸收罐(1)和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卧式箱体(2),所述卧式箱体(2)中竖向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所述卧式箱体(2)分隔为左脱酸区(4)和右除湿区(5),所述左脱酸区(4)和右除湿区(5)的下部均装填有多孔陶珠(6),所述左脱酸区(4)的上部安装有喷淋装置(7),所述卧式箱体(2)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8)和第一出气管(9),所述第一进气管(8)位于所述左脱酸区(4),所述第一出气管(9)位于所述右除湿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

氰基吡啶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吸收罐(1)包括罐体(11),所述罐体(11)的侧壁上正对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2)和第二出气管(13),所述第二进气管(12)的内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罐体(11)中的液面下方,所述第二出气管(13)连接所述吸附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明辉贾斌郭威赵纪光唐林行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赛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