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亚专利>正文

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29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的内腔,所述转轴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所述第一过滤箱顶部的左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气管,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水口把水和化学药剂倒入第一过滤箱内,风机运行,碳排放通过吸气管进入风机内,通过风机把碳排放传输到出气管内,通过出气管把碳排放传输到第一过滤箱内,电机运行,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动搅拌叶进行转动。动搅拌叶进行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排放
,具体为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某产品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0003]在碳排放时,需要使用到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过滤装置在使用时,过滤装置只是通过过滤网对碳排放进行过滤,此方法过滤效率低,而且单一的通过过滤网进行对碳排放进行过滤会出现过滤效果不好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具备对碳排放高效过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过滤装置对碳排放过滤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的内腔,所述转轴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所述第一过滤箱顶部的左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气管,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的内腔,所述第一过滤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箱右侧的顶部设有连接管,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右侧设有第二过滤箱,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滤箱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有出气口,所述第二过滤箱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活性炭过滤网,本技术通过进水口把水和化学药剂倒入第一过滤箱内,风机运行,碳排放通过吸气管进入风机内,通过风机把碳排放传输到出气管内,通过出气管把碳排放传输到第一过滤箱内,电机运行,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通过搅拌叶对水和化学药剂进行搅拌对碳排放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碳排放通过连接管传输到第二过滤箱内,通过第二过滤箱内的活性炭过滤网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碳排放通过出气口排出即可,通过出水口可对第一过滤箱进行定期更换水和化学药剂。
[0006]本技术的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其中所述承载板底部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柱,且两个支撑柱的底部均设有防滑垫。
[0007]本技术的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管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左侧与第一过滤箱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固定环,可对连接管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连接管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连接管出现晃动,从而导致连接管传输不稳定的状况。
[0008]本技术的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过滤箱的表面设有箱门,箱门左侧的顶部和底部与第二过滤箱的连接处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箱门表面的右侧设有把
柄,通过合页、箱门和把柄配合,可对第二过滤箱打开,对第二过滤箱内清洗,这样第二过滤箱使用效果更好。
[0009]本技术的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过滤箱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内侧与活性炭过滤网卡接,通过凹板,可对活性炭过滤网进行拆卸,这样活性炭过滤网在拆卸时更加便捷,可对活性炭过滤网起到便于清洁的作用。
[0010]本技术的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其中所述转轴的两侧与搅拌叶的连接处均通过焊接形式固定连接,且两排的搅拌叶关于转轴呈中心对称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进水口把水和化学药剂倒入第一过滤箱内,风机运行,碳排放通过吸气管进入风机内,通过风机把碳排放传输到出气管内,通过出气管把碳排放传输到第一过滤箱内,电机运行,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通过搅拌叶对水和化学药剂进行搅拌对碳排放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碳排放通过连接管传输到第二过滤箱内,通过第二过滤箱内的活性炭过滤网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碳排放通过出气口排出即可,通过出水口可对第一过滤箱进行定期更换水和化学药剂。
[0013]2、本技术通过固定环,可对连接管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连接管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连接管出现晃动,从而导致连接管传输不稳定的状况;
[0014]通过凹板,可对活性炭过滤网进行拆卸,这样活性炭过滤网在拆卸时更加便捷,可对活性炭过滤网起到便于清洁的作用;
[0015]通过合页、箱门和把柄配合,可对第二过滤箱打开,对第二过滤箱内清洗,这样第二过滤箱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过滤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二过滤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承载板;2、支撑柱;3、防滑垫;4、吸气管;5、电机;6、进水口;7、第一过滤箱;8、出气口;9、连接管;10、第二过滤箱;11、固定环;12、转轴;13、搅拌叶;14、凹板;15、活性炭过滤网;16、风机;17、出气管;1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的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一过滤箱7,第一过滤箱7的顶部设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转轴12,转轴12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7的内腔,转轴12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13,第一过滤箱7顶
部的左侧设有风机16,风机16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气管4,风机16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气管17,出气管17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7的内腔,第一过滤箱7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口6,第一过滤箱7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口18,第一过滤箱7右侧的顶部设有连接管9,承载板1顶部的右侧设有第二过滤箱10,连接管9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滤箱10连通,第二过滤箱10的顶部连通有出气口8,第二过滤箱10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活性炭过滤网15,本技术通过进水口6把水和化学药剂倒入第一过滤箱7内,风机16运行,碳排放通过吸气管4进入风机16内,通过风机16把碳排放传输到出气管17内,通过出气管17把碳排放传输到第一过滤箱7内,电机5运行,通过电机5带动转轴12进行转动,通过转轴12带动搅拌叶13进行转动,通过搅拌叶13对水和化学药剂进行搅拌对碳排放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碳排放通过连接管9传输到第二过滤箱10内,通过第二过滤箱10内的活性炭过滤网15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碳排放通过出气口8排出即可,通过出水口18可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排放高效过滤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一过滤箱(7),所述第一过滤箱(7)的顶部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7)的内腔,所述转轴(12)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13),所述第一过滤箱(7)顶部的左侧设有风机(16),所述风机(16)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气管(4),所述风机(16)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气管(17),所述出气管(17)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过滤箱(7)的内腔,所述第一过滤箱(7)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口(6),所述第一过滤箱(7)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口(18),所述第一过滤箱(7)右侧的顶部设有连接管(9),所述承载板(1)顶部的右侧设有第二过滤箱(10),所述连接管(9)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滤箱(10)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箱(10)的顶部连通有出气口(8),所述第二过滤箱(10)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活性炭过滤网(15)。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欣原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