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钝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22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1
本申请涉及金属钝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钝化池;其包括池体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池体一侧的护栏板,所述护栏板立于所述池体的一侧;所述池体的侧壁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护栏板的一端开设有空心槽,所述池体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同时穿设所述转动孔和所述空心槽。本申请具有阻挡钝化液溅射的效果。请具有阻挡钝化液溅射的效果。请具有阻挡钝化液溅射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钝化池


[0001]本申请涉及金属钝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钝化池。

技术介绍

[0002]钝化是指金属经强氧化剂或电化学方法氧化处理,使表面变为不活泼状态的表面。钝化时,将需要钝化的零件放入钝化液内,零件与钝化液反应,表面形成保护膜。在镀锌过程中金属容易遭受腐蚀,所以必须立即进行钝化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31725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钝化池,包括池体、闭合池体的风琴板,风琴板架设于池体上方,风琴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池体的一端,池体上设有驱动风琴板沿池体滑移的驱动组件。在未使用钝化池时,通过闭合风琴板,减少杂质进入钝化池,提高了钝化液的使用效率。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开放性的钝化池时,钝化液沿零件表面滴落,与池内钝化液接触产生飞溅。操作人员容易被飞溅的钝化液溅到,而因此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工人被钝化液溅落造成伤害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钝化池。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钝化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池体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池体一侧的护栏板,所述护栏板立于所述池体的一侧;所述池体的侧壁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护栏板的一端开设有空心槽,所述池体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同时穿设所述转动孔和所述空心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栏板具有遮挡箱体内钝化液溅出的效果。通过升起护栏板能有效降低工人在工作时被钝化液溅落的伤害。空心槽为旋转杆提供旋转导向,转动孔联动空心槽对旋转杆进行限位。翻动钝化池上的护栏板,护栏板以旋转杆为轴旋转,箱体被打开。池体的钝化液和工人之间有护栏板间隔,有效降低了工人工作时的伤害。
[0008]可选的,所述池体包括第一池壁以及与所述第一池壁连接的第二池壁,所述第一池壁固定有阻挡杆。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杆垂直固定在池壁,减少护栏板过度打开的概率,进而使得护栏板垂直立于池壁。
[0010]可选的,所述护栏板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护栏板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池壁滑移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杆与第二池壁配合,具有控制护栏板立于池壁上。在使用钝化池时,为护栏板打开或者闭合提供导向,减少护栏板在快速打开时,护栏板盖合时发生偏移。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池壁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护栏板的一端设置有圆柱轴,所述护栏板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位于护栏板板壁,所述圆槽与圆柱轴插接,所述联动杆的另一
端位于所述滑槽滑移,所述第二池壁设置凸块,所述凸块开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与所述滑槽贯通,所述锁紧槽穿设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圆柱杆的一端固定有锁块,所述弹性件具有迫使所述锁块始终位于所述滑槽的趋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杆与第二池壁配合,进而滑槽为联动杆提供导向,滑槽也为锁块滑移提供空间,滑槽不仅降低护栏板闭合时发生错位的概率,而且降低锁块暴露在外界损坏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锁块通过紧抵联动杆,使得联动杆能够将护栏板维持在垂直立于池壁的状态,提高了护栏板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了工人工作时受到钝化液溅射的伤害
[0014]可选的,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杆体、转杆和滑块,所述杆体开设有第一转孔,所述滑块开设有第二转孔,所述第一转孔的内径和所述第二转孔的内径一致,所述转杆同时穿设所述第一转孔和所述第二转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滑移。
[0015]可选的,所述滑槽设置有槽块,所述槽块的下端抵接所述滑块的上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合护栏板时联动杆可藏于滑槽内,契合护栏板与池壁的密封结构,以防杂质在护栏板关合时进入箱体,污染箱体内的液体。并且在移动联动杆时,滑块在滑槽内滑移,凸块减少滑块滑出的可能性。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次使用护栏板时,由于联动杆与池壁的摩擦,增加了联动杆损坏的概率。采用了联动杆的一端由滑块代替,契合滑槽的空间,也减少了摩擦。
[0018]可选的,所述圆柱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凸环,所述凸块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锁紧槽的槽口,所述凸环的内径大于所述限位孔的内径,所述凸环的内径小于所述锁紧槽的内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限制了锁块的轴向运动,从而降低锁块脱离锁紧件的可能性,进而提高锁块与凸块的连接稳定性。
[0020]可选的,所述旋转杆设置有螺母,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转动孔的内径,所述螺母与所述旋转杆螺纹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限制了旋转杆的轴向运动,旋转杆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旋转杆从空心槽脱落的概率。
[0022]可选的,所述护栏板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护栏板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把手与所述护栏板螺纹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把手将护栏板翻起来,减少了徒手打开护栏板的不便。
[0024]可选的,所述护栏板包括第一护栏板和第二护栏板,所述第一护栏板的一端远离所述旋转杆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护栏板的一端远离所述旋转杆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相互配合密封所述池体。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块的上端与第二卡块的下端抵接,实现了对于钝化池的密封,减少了杂质进入钝化池的概率,进而降低钝化池被污染的可能性。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1.护栏板垂直立于池壁,减少钝化液溅出的可能性;
[0028]2.护栏板闭合在池壁,减少杂质进入钝化池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钝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且钝化池为打开状态。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联动杆的局部放大爆炸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钝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且钝化池为闭合状态。
[003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旋转杆的局部放大爆炸图。
[003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钝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且钝化池为半开状态。
[0034]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5]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锁紧件的局部放大爆炸图。
[0036]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圆柱杆的安装示意图。
[0037]图9是图5中A

A剖视图。
[0038]图10是图9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1、池体;11、第一池壁;111、阻挡杆;12、第二池壁;121、滑槽;1211、槽块;122、缓冲垫;13、转动孔;14、锁紧件;141、凸块;1411、锁紧槽;1412、限位孔;1413、锁紧孔;142、圆柱杆;1421、锁块;1422、凸环;1423、环形扣;1424、锁孔;143、弹性件;144、锁紧盖;1441、螺丝孔;1442、圆孔;145、螺丝;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钝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池体(1)一侧的护栏板(2),所述护栏板(2)立于所述池体(1)的一侧;所述池体(1)的侧壁开设有转动孔(13),所述护栏板(2)的一端开设有空心槽(23),所述池体(1)设置有旋转杆(24),所述旋转杆(24)同时穿设所述转动孔(13)和所述空心槽(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钝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包括第一池壁(11)以及与所述第一池壁(11)连接的第二池壁(12),所述第一池壁(11)固定有阻挡杆(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钝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板(2)设置有联动杆(25),所述联动杆(25)的一端与护栏板(2)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杆(25)的另一端与第二池壁(12)滑移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钝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池壁(12)的上端开设有滑槽(121),所述护栏板(2)的一端设置有圆柱轴(251),所述护栏板(2)开设有圆槽(27),所述圆槽(27)位于护栏板(2)板壁,所述圆槽(27)与圆柱轴(251)插接,所述联动杆(2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滑槽(121)滑移,所述第二池壁(12)设置凸块(141),所述凸块(141)开设有锁紧槽(1411),所述锁紧槽(1411)与所述滑槽(121)贯通,所述锁紧槽(1411)穿设有圆柱杆(142),所述圆柱杆(142)套设有弹性件(143),所述圆柱杆(142)的一端固定有锁块(1421),所述弹性件(143)具有迫使所述锁块(1421)始终位于所述滑槽(121)的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钝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25)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组件(26),所述滑动组件(26)包括杆体(261)、转杆(262)和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永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