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基站及清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04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基站及清洁系统,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组件和摆臂,充电组件用于当机器人移动至预设位置前与机器人的充电端具有间隙,当机器人到达预设位置时与机器人的充电端对接;摆臂用于当机器人到达预设位置前抵接机器人侧壁,在机器人移动至预设位置的过程中被机器人带动转动,以在机器人移动至预设位置时保持与机器人侧壁的接触,机器人移动进基站时先通过摆臂与机器人侧壁进行接触,待机器人移动到位后才与充电组件接触,机器人在移动到基站的过程中,有效缩短了充电端与基站内充电组件的摩擦距离,且摆臂可分得机器人的充电端与充电组件接触时的一部分受力,更进一步降低了机器人的充电端与基站内充电组件的摩擦损坏的风险。摩擦损坏的风险。摩擦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基站及清洁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基站及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在完成任务后需要回到基站进行充电,传统的机器人的充电方案是利用机器人的充电结构与基站内的充电结构刚性接触,在机器人进出基站的过程中会造成机器人的充电结构与基站内的充电结构相互摩擦,很容易造成充电结构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充电装置、基站及清洁系统。
[0004]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充电装置,用于安装至基站主体的容纳仓左右方向的侧壁,其中,所述容纳仓用于容纳机器人,所述机器人进入所述容纳仓并移动到位时的所在位置为预设位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0005]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基站主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所述充电组件用于当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之前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端具有间隙,以及当所述机器人到达所述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端对接;
[0006]摆臂,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站主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所述摆臂用于当所述机器人到达所述预设位置之前抵接所述机器人侧壁,以及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的过程中被所述机器人带动转动,以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保持与所述机器人侧壁的接触。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在无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充电组件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的末端与所述容纳仓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摆臂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的末端与所述容纳仓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所述L1小于L2。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安装结构,所述摆臂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站主体;所述充电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结构,以使所述充电组件能够跟随所述摆臂转动;所述摆臂抵接所述机器人侧壁并在所述机器人往所述预设位置移动过程中受力转动,以带动所述充电组件朝向所述机器人的侧壁同步转动,并使所述充电组件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转动至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端对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0010]安装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站主体,所述摆臂与所述充电组件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件;
[0011]复位件,设于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基站主体的转动连接处,用于提供所述安装件的转动复位的回复力。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0013]外壳,用于安装至所述基站主体,所述外壳内具有活动腔,所述安装结构活动设于
所述活动腔,所述活动腔朝向所述容纳仓的一侧敞口,以使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摆臂从所述敞口处伸出并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臂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的伸出长度大于所述充电组件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的伸出长度;和/或,
[0015]所述摆臂用于与所述机器人侧壁接触的一端为曲面结构。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0017]导电端子;
[0018]磁吸件,用于将所述导电端子定位至所述机器人的充电端,并使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端保持接触;和/或,
[0019]弹性件,包裹于所述导电端子并具有开孔以使所述导电端子外露,所述弹性件用于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端弹性接触并紧密贴合。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橡胶件;
[0021]所述橡胶件供所述导电端子外露的表面为平面;和/或,所述橡胶件包括用于与机器人的充电端接触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具有用于与所述充电端贴合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所述贴合部在所述第二端往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以形成喇叭状结构。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主体的容纳仓设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用于容置所述机器人的清洁机构以对所述清洁机构进行清洗;其中,所述摆臂较所述充电组件更靠近所述清洗槽。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组件用于与所述机器人的正极充电端对接,另一个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组件用于与所述机器人的负极充电端对接;
[0024]其中,所述两个充电装置对称设于所述基站主体左右方向的两侧,并相对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所述两个充电装置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机器人在所述容纳仓的移动方向。
[0025]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基站,包括基站主体和上述的充电装置,所述基站主体具有用于容纳机器人的容纳仓,所述充电装置安装于所述基站主体。
[0026]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和上述的基站,所述清洁机器人可移动至所述基站的容纳仓并通过所述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0027]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的充电装置,通过增设摆臂,并使机器人进入容纳仓内时首先接触摆臂,随着机器人前进,摆臂由于受力会进行转动,不会对机器人的进基站主体的过程造成阻碍,此时机器人的充电端与充电组件具有间隙,避免机器人的充电端与充电组件之间的摩擦。当机器人移动到位时摆臂保持与机器人侧壁的接触,同时充电组件与机器人的充电端对接以对机器人进行充电,此时由于摆臂保持与机器人侧壁接触,摆臂可以分得机器人的充电端与充电组件接触状态下的一部分受力,从而更进一步降低了充电组件与机器人的充电端之间的磨损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机器人进入容纳仓后未与充电装置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机器人刚与摆臂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机器人与摆臂接触后带动摆臂转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3]图5是图4所示结构隐藏基站主体后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机器人到达预设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5]图7是图6所示结构隐藏基站主体后的示意图。
[0036]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充电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39]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贴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10、充电装置;11、充电组件;111、导电端子;112、磁吸件;113、弹性件;113a、橡胶件;1131、贴合部;1131a、第一端;1131b、第二端;12、摆臂;13、安装结构;131、安装件;132、复位件;132a、主体;132b、延伸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用于安装至基站主体的容纳仓左右方向的侧壁,其中,所述容纳仓用于容纳机器人,所述机器人进入所述容纳仓并移动到位时的所在位置为预设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基站主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所述充电组件用于当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之前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端具有间隙,以及当所述机器人到达所述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端对接;摆臂,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站主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所述摆臂用于当所述机器人到达所述预设位置之前抵接所述机器人侧壁,以及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的过程中被所述机器人带动转动,以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保持与所述机器人侧壁的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在无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充电组件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的末端与所述容纳仓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摆臂延伸至所述容纳仓内的末端与所述容纳仓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所述L1小于L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安装结构,所述摆臂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站主体;所述充电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结构,以使所述充电组件能够跟随所述摆臂转动;所述摆臂抵接所述机器人侧壁并在所述机器人往所述预设位置移动过程中受力转动,以带动所述充电组件朝向所述机器人的侧壁同步转动,并使所述充电组件在所述机器人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转动至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端对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站主体,所述摆臂与所述充电组件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件;复位件,设于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基站主体的转动连接处,用于提供所述安装件的转动复位的回复力。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外壳,用于安装至所述基站主体,所述外壳内具有活动腔,所述安装结构活动设于所述活动腔,所述活动腔朝向所述容纳仓的一侧敞口,以使所述充电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佳骏王振旭吴鑫刘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