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病害接种工具,它由钳体和接种带组成,接种带含有对应的A片和B片,其中:A片为接种垫,接种垫中设有针刺穿孔;B片含有垫板和接种板,接种板通过垫板与钳口连接,接种板上设有接种针,接种板上覆有菌液固定件。它在针刺法接种中是这样应用的:将植物病原细菌培养后,配制成3亿细胞/毫升的细菌悬浮液;将菌液固定件浸泡细菌悬浮液后覆盖在接种板上,接种针的针尖穿过菌液固定件外露;将叶片置于接种带的A片接种垫和B片中的中间,并将钳口合拢,使接种针穿过叶片进入A片接种垫的针刺穿孔中,将稍加挤压,将菌液固定件中的植物病原细菌接种于叶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病原细菌接种工具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通过 将植物病原细菌通过针刺法接种的工具和其应用。
技术介绍
植物病害的接种是植物病原菌毒力、病原菌鉴定及其寄主抗病性的 重要方法。测定病原菌的毒力、病原菌的鉴定等均要用通过病原菌的接种 来完成,其中高效简便的接种工具非常重要,对病原菌和寄主的抗性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针剌接种是植物病原菌重要的接种方法。针剌法接种是植物病 原菌细菌接种的主要方法,但缺乏高效简便的接种工具。 一些病害的接种 技术并不成熟,缺乏精准高效的针刺接种工具。目前是要的接种技术接种 程序繁杂,接种效率低,接种速度慢,不能满足病原菌的接种鉴定的工作 需要,尤其大批量病原菌或寄主抗性研究,工作量大,接种效果差,影响 了研究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设计方便快捷、高效的接种工具对研究病原菌 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采用针刺接种病原菌有细菌性条斑病菌、柑橘溃疡病菌和水稻 白叶枯病等病病原菌,这些病原菌是水稻、柑橘等作物的主要病原菌,对 作物的产量、品种等影响大,专利技术和设计高效的病原菌接种工具意义重大。传统的接种技术比较繁杂。下面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接种为例 进行说明传统的接种方法。目前使用的接种方法没有固定的工具, 一般将 接种针固定在橡皮塞上,在橡皮塞的一侧铺上棉花,将接种菌液滴加到棉 花上面,接种,采用手工措施在水稻叶片的双侧挤压,使针刺穿叶片,达 到接种的目的。这种接种工具的接种效率低,接种效果不够稳定。通常用 此方法进行病原菌接种鉴定、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品种抗病行鉴定,由 于接种工具的问题,费时费力,使用很不方便,影响对品种和病原菌的抗性进行准确合适的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针刺法接种的工具使用中存在的接种 效率低,接种效果不够稳定,使用很不方便,影响对品种和病原菌的抗性 进行准确合适的评价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植物病害接种工具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植物病害接种工具,其特征在于 由钳体和位于钳体端部钳口中的接种带组成,接种带包括分别固定在上下 两个钳口上对应位置的A片和B片,其中A片为接种垫,接种垫中设 有针刺穿孔;B片包括匹配的垫板和接种板,接种板通过垫板与钳口连接, 接种板上设有与接种垫中针刺穿孔对应的接种针,接种板上覆有菌液固定 件,所述的接种垫和接种板均为橡胶板。在本专利技术中接种垫中的针剌穿孔直径为lmm,接种针为昆虫解剖针,所述的接种垫和接种板均为矩形橡胶板。在本专利技术中接种垫的长对称中轴线与一个钳口重合;垫板的长对 称中轴线与另一个钳口重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菌液固定件为海绵或棉花。在本专利技术中接种垫中的针刺穿孔分布于5X4mm矩形的四个角。一种上述接种工具在针刺法接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a) 将植物病原细菌培养后,用无菌水洗下,将病原菌配制成3亿细 胞/毫升的细菌悬浮液;b) 将菌液固定件浸泡细菌悬浮液后覆盖在接种板上,接种针的针尖 穿过菌液固定件外露;c) 将叶片置于接种带的A片接种垫和B片中的中间,并将钳口合拢, 使接种针穿过叶片进入A片接种垫的针刺穿孔中,将稍加挤压,将菌液 固定件中的植物病原细菌接种于叶片中。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浸沾一次细菌悬浮液的菌液固定件可以接种 3~5张叶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利于加工,使用中,便于操作,接 种效率高,接种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片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1中B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钳体,2、接种垫,3、针剌穿孔,4、垫板,5、接种板, 6、接种针,7、菌液固定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3可见,本专利技术由钳体1和位于钳体1端部钳口中的接种带 组成,接种带包括分别固定在上下两个钳口上对应位置的A片和B片, 其中A片为接种垫2,接种垫中设有针剌穿孔3; B片包括匹配的垫板 4和接种板5,接种板5通过垫板4与钳口连接,接种板5上设有与接种 垫2中针刺穿孔3对应的接种针6,接种板5上覆有菌液固定件7,所述 的接种垫2和接种板5均为橡胶板。实施例1利用医用钳制作植物病害接种工具 A片部分的制作接种垫2为8X6X4mm (长X宽X厚)的矩形橡胶板,用穿孔机制 作4个针剌穿孔3,针刺穿孔3为直径lmm的圆?L,它们分布在一个5 X4mm (长X宽)的矩形角上,孔中心距离长边边缘为1.5mm,距离短 边边缘为lmm。制作好后以A片长对称中轴线与一个钳口重合,固定在 钳口前端。固定可以采用502胶水粘贴。如果工业化生产,可以将A片 部分直接固定在医用钳的钳口。B部分的制作垫板4为铜片或铝片裁剪的8X6X0.5mm (长X宽X厚)的矩形, 接种板5为8X6X3mm (长X宽X厚)的矩形橡胶板,接种针6由昆虫 解剖针制成,长度为9mm,4个接种针同样分布在接种板5中5X4mm(长 X宽)的矩形四个角,使它们穿过接种板5,最后将带有接种针6的接种 板5用502胶水固定在垫板4上。制作好后以B片长对称中轴线与一个 钳口重合,固定在钳口前端,B片与钳口之间可以采用502胶水粘贴,也 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然后再在接种板5上配置菌液固定件7,菌液固定件 7可以采用7X5X2mm的海绵或棉花,使用时,所述的接种针6应该穿 过浸有菌液的菌液固定件7,浸沾一次细菌悬浮液的菌液固定件7可以接 种3 5张叶片。制作好后,应该保证钳口闭合时A片与B片完全重合,B片中的接 种针6置于A片的针刺穿孔3中。 实施例2 植物病原细菌将细菌性条斑病菌JSbl-l移植在斜本氏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 用无菌水洗下,将病原菌配制成3亿细胞/毫升的细菌悬浮液供接种使用。 接种方法 针刺法 使用工具分别为传统的接种工具和实施例制作的工具供试品种和接种时机水稻品种金刚30,品种生长处于分蘖盛期调查时间在接种后21天的调査结果,调查结果参见表l表l:两种接种工具接种病原菌JSB1-1后病菌发病情况<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结论本专利技术接种的发病情况和传统接种工具相当,且本专利技术接种 后病情比较稳定,重复性好,比传统接种工具稳定,且接种株病情稳定, 能够体现出病原菌的毒力水平。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植物病原细菌、供试品种和接 种时机不同。其中 植物病原细菌将细菌性条斑病菌GD414移植在斜本氏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 用无菌水洗下,将病原菌配制成3亿细胞/毫升的细菌悬浮液供接种使用。 供试品种和接种时机郑选2号、金科3号、郑稻040285、 D0J01(H040744)、 D0J08(连粳05045)、迟粳12、迟粳生Ol,品种生长时期处于孕穗期。 调查结果参见表2表2:两种接种工具接种病原菌GD414在不同品禾P上发病情况接种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接种 Cmm)原来接种工具接种(mm)郑选2号11.310.4金科3号9.49.1郑稻0402857.37.0D0J01(H040744)8.37.9D0J08(连粳05045)6.66.5迟粳127.06.8迟粳生O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病害接种工具,其特征在于:由钳体和位于钳体端部钳口中的接种带组成,接种带含有分别固定在上下两个钳口上对应位置的A片和B片,其中:A片为接种垫,接种垫中设有针刺穿孔;B片含有匹配的垫板和接种板,接种板通过垫板与钳口连接,接种板上设有与接种垫中针刺穿孔对应的接种针,接种板上覆有菌液固定件,所述的接种垫和接种板均为橡胶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锋,陈志谊,刘邮洲,罗楚平,聂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