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盘搬运放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盘搬运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缆一般缠绕在电缆盘上进行运输、保管和敷设,缠绕电缆的电缆盘重量重,人工搬运不便,目前多使用叉车、吊车等重型机械设备搬运。但部分施工场合下缺乏重型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多采用滚动的方式搬运电缆盘,但这样即不容易控制好滚动方向,还容易造成电缆盘或电缆损坏,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搬运电缆盘的轻便装置。
[0003]如专利文献CN217705888U提出一种成盘电缆盘具搬运装置,包括搬运结构和驱动支撑结构。所述搬运结构包括支撑块和固定架,所述驱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螺纹杆、挤压件和电缆盘具,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撑块之间,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之间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一侧固定有支撑筒,所述电缆盘具套接在所述支撑筒上。
[0004]又如专利文献CN109606918A提出一种电缆盘搬运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固接有支架板,底座下表面铰接有若干万向脚轮,支架板上设有两个导槽,导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与导槽适配的衬套,衬套两端均设有限位凸起,衬套内均穿设有一根与衬套适配的辊轴,辊轴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旋转套,辊轴另一端设有连接件,支架板上设有液压装置。
[0005]上述专利文献能够利用手推车的方式搬运电缆盘,但这些装置仅用于电缆盘的搬运,无法辅助电缆盘的放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盘搬运放线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电缆盘搬运放线装置,包括支撑底座、传动架、液压杆和挑臂;
[0009]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水平设置的纵梁、分别与所述纵梁两端连接且水平设置的横梁、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纵梁中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杆;
[0010]所述传动架与所述支撑杆铰接;
[0011]所述挑臂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传动架固定连接,用于挑起电缆盘;
[0012]所述液压杆与所述纵梁铰接,且所述液压杆的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传动架铰接;
[0013]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的下部均设置有脚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一竖杆;
[0015]所述第一横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横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上部铰接;
[0016]所述第一竖杆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铰接,下端
与所述第二横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铰接;
[0017]所述挑臂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中部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均为两根。
[001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竖杆平行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铰接,下部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以及所述液压杆的活塞杆的上端铰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利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
[0021]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纵梁的两端且与所述纵梁间隙配合;
[0022]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在所述横梁上且与所述横梁间隙配合;
[0023]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垂直固定连接。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纵梁的手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横梁的手轮。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杆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筒,所述挑臂利用轴承与所述连接筒转动连接。
[0026]进一步的,所述挑臂上固定设置有护板。
[002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把手。
[0028]进一步的,所述脚轮具有自锁功能。
[0029]电缆敷设在电力工程中占据很大的工作量,由于电缆数量多、规格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电缆盘更换和搬运频繁,由于缠绕电缆的电缆盘重量重,现场存在换盘困难及耗时长等问题,大大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0030]目前电缆盘的搬运多依赖吊车、叉车等重型机械,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搬运时在电缆盘的中心孔中穿进一根钢轴,在轴的两端套上钢丝绳起吊,并且不允许将钢丝绳直接穿入电缆盘的内孔中起吊。装卸电缆盘时也严禁把几个电缆盘同时吊装,因此利用重型机械搬运电缆盘时效率也不太高。
[0031]目前在短途搬运电缆盘时,工作人员多通过滚动电缆盘的方式,但滚动搬运时地面需要尽量平整并且没有杂物,而这在施工环境下不易实现,因此在滚动搬运电缆盘时一方面不容易控制滚动方向,容易造成电缆盘倾倒,另一方面地面杂物众多极易损坏电缆盘上的电缆,并且滚动搬运时效率同样不高。
[0032]因此,现有技术中CN217705888U、CN109606918A等专利文献提出了手推车式的电缆盘搬运装置,但在这些现有技术中,电缆盘在搬运后,还需要用单独的支架支撑以进行放线工作。电缆盘在放线前,需要用千斤顶顶起到一定高度后穿入支撑杆并固定于电缆盘支架上,或将支撑杆穿过电缆盘后由人力抬高电缆盘至一定高度并固定于电缆盘支架上。但进行电缆盘支撑的方法过于复杂,工序较多,需要多人同时作业,限制了电缆的敷设效率,并且使用千斤顶可能导致电缆盘滑脱,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
[0033]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在搬运电缆盘或对电缆盘进行放线时,均需要抬起电缆盘,因此设计本申请所述电缆盘搬运放线装置,能够利用液压装置抬起电缆盘,能够方便的进行搬运,也能支撑电缆盘进行放线。
[0034]本申请利用纵梁和横梁组成装置的底盘,两根横梁垂直设置在纵梁的两端;并且第一连接件套设在纵梁的两端,且与纵梁间隙配合;第二连接件套设在横梁上,且与横梁间
隙配合;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垂直固定连接。因此,第一连接件能够沿纵梁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调整两根横梁之间的距离;同时第二连接件能够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调整横梁端部距纵梁的距离,使本装置能够适合不同尺寸的电缆盘,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横梁的位置使电缆盘的重心能够位于本装置的中心,避免在搬运或放线时发生倾覆。
[0035]本申请利用传动架驱动挑臂上移以抬起电缆盘,传动架包括两根第一横杆、两根第二横杆,以及第一竖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平行设置,其中两根第二横杆的端部利用同一个销轴分别铰接在支撑杆中部的前后两侧,两根第一横杆的端部利用同一个销轴分别铰接在支撑杆上部的前后两侧;第一竖杆竖直设置,且设置在两根第二横杆之间,设置在两根第一横杆之间;第一竖杆的上端与两根第一横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铰接,第一竖杆的下端与两根第二横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铰接。这种情况下,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支撑杆和第一竖杆组成平行四边形,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摆动过程中,第一竖杆一直维持竖直状态,使与第一竖杆垂直连接的挑臂也能够维持水平状态,确保在挑臂在抬起电缆盘时能够维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盘搬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传动架、液压杆和挑臂;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水平设置的纵梁、分别与所述纵梁两端连接且水平设置的横梁、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纵梁中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传动架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挑臂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传动架固定连接,用于挑起电缆盘;所述液压杆与所述纵梁铰接,且所述液压杆的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传动架铰接;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的下部均设置有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盘搬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一竖杆;所述第一横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横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一竖杆竖直设置,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铰接,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铰接;所述挑臂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中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缆盘搬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均为两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缆盘搬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竖杆平行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赵天云,景涛,赵词,孙甜,褚青如,张赐源,李立科,秦冬,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