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口盖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开启堵转点以及关闭堵转点,其中,开启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开启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关闭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关闭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当接收到充电口盖状态待改变信号时,获取充电口盖当前状态;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关闭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开启堵转点的第一转动指令;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关闭堵转点的第二转动指令。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充电口盖没有完全开启或者充电口盖没有完全关闭,造成的不便和安全隐患,解决了目前无法对充电口盖的开闭进行准确控制的问题。准确控制的问题。准确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口盖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口盖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车相关技术的发展,电动车充电座与车身的接口—充电口盖,也由早先的手动开启和关闭变成了电动开启和关闭。
[0003]但是,目前电动开启和关闭充电口盖的方式没有反馈充电口盖的信息,无法对充电口盖的开闭进行准确控制,导致充电时,充电口盖没有完全开启,造成一定的不便,或者,充完电后,充电口盖没有完全关闭,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口盖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充电口盖的开闭进行准确控制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口盖控制方法,所述充电口盖控制方法包括:
[0006]确定开启堵转点以及关闭堵转点,其中,开启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开启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关闭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关闭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
[0007]当接收到充电口盖状态待改变信号时,获取充电口盖当前状态;
[0008]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关闭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开启堵转点的第一转动指令;
[0009]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关闭堵转点的第二转动指令。
[0010]可选的,所述确定开启堵转点以及关闭堵转点的步骤,包括:
[0011]当整车电源首次打开后,向电机发送充电口盖初始化信号;
[0012]获取电机带动充电口盖转动后的第一堵转点和第二堵转点;
[0013]检测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是否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
[0014]若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则记录第一堵转点以及第二堵转点;
[0015]根据第一堵转点、第二堵转点以及电机转动到第一堵转点或第二堵转点的方向,确定开启堵转点和关闭堵转点。
[0016]可选的,所述检测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是否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的步骤,包括:
[0017]获取所述第一堵转点与所述第二堵转点之间的距离;
[0018]若所述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
[0019]若所述距离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不处于标准开
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
[0020]可选的,所述检测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是否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的步骤,包括:
[0021]当电机转动到第一堵转点时,获取充电口盖相对于车身的第一角度;
[0022]当电机转动到第二堵转点时,获取充电口盖相对于车身的第二角度;
[0023]根据电机转动到第一堵转点对应的第一转动方向,获取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0024]根据电机转动到第二堵转点对应的第二转动方向,获取第二预设角度范围;
[0025]若所述第一角度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所述第二角度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
[0026]可选的,在所述检测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是否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的步骤之后,包括:
[0027]若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不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则执行向电机发送充电口盖初始化信号的步骤;
[0028]直至循环次数达到预设次数,若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不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则产生告警提示。
[002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口盖控制装置,所述充电口盖控制装置包括:
[0030]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开启堵转点以及关闭堵转点,其中,开启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开启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关闭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关闭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
[0031]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充电口盖状态待改变信号时,获取充电口盖当前状态;
[0032]第一指令发送模块,用于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关闭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开启堵转点的第一转动指令;
[0033]第二指令发送模块,用于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关闭堵转点的第二转动指令。
[0034]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0035]当整车电源首次打开后,向电机发送充电口盖初始化信号;
[0036]获取电机带动充电口盖转动后的第一堵转点和第二堵转点;
[0037]检测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是否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
[0038]若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则记录第一堵转点以及第二堵转点;
[0039]根据第一堵转点、第二堵转点以及电机转动到第一堵转点或第二堵转点的方向,确定开启堵转点和关闭堵转点。
[0040]可选的,所述充电口盖控制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
[0041]获取所述第一堵转点与所述第二堵转点之间的距离;
[0042]若所述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
[0043]若所述距离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不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
[004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口盖控制设备,所述充电口盖控制设备包括处
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充电口盖控制程序,其中所述充电口盖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充电口盖控制方法的步骤。
[004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充电口盖控制程序,其中所述充电口盖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充电口盖控制方法的步骤。
[0046]本专利技术中,确定开启堵转点以及关闭堵转点,其中,开启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开启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关闭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关闭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当接收到充电口盖状态待改变信号时,获取充电口盖当前状态;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关闭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开启堵转点的第一转动指令;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关闭堵转点的第二转动指令。通过本专利技术,由于确定了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开启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以及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关闭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因此当充电口盖当前状态要改变时,只需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开启堵转点或关闭堵转点的转动指令,即可使得电机带动充电口盖转动到标准开启状态或标准关闭状态,避免了充电口盖没有完全开启或者充电口盖没有完全关闭,造成的不便和安全隐患,解决了目前无法对充电口盖的开闭进行准确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7]图1为本专利技术充电口盖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8]图2为图1中步骤S1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口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开启堵转点以及关闭堵转点,其中,开启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开启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关闭堵转点为充电口盖处于标准关闭状态时电机的堵转点;当接收到充电口盖状态待改变信号时,获取充电口盖当前状态;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关闭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开启堵转点的第一转动指令;若充电口盖当前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则向电机发送转动到关闭堵转点的第二转动指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开启堵转点以及关闭堵转点的步骤,包括:当整车电源首次打开后,向电机发送充电口盖初始化信号;获取电机带动充电口盖转动后的第一堵转点和第二堵转点;检测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是否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若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则记录第一堵转点以及第二堵转点;根据第一堵转点、第二堵转点以及电机转动到第一堵转点或第二堵转点的方向,确定开启堵转点和关闭堵转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是否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堵转点与所述第二堵转点之间的距离;若所述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若所述距离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不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是否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的步骤,包括:当电机转动到第一堵转点时,获取充电口盖相对于车身的第一角度;当电机转动到第二堵转点时,获取充电口盖相对于车身的第二角度;根据电机转动到第一堵转点对应的第一转动方向,获取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根据电机转动到第二堵转点对应的第二转动方向,获取第二预设角度范围;若所述第一角度在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所述第二角度在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则检测结果为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是否处于标准开启状态和标准关闭状态的步骤之后,包括:若检测结果为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朱长剑,秦雨军,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