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减震筒与活塞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65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减震筒与活塞的连接结构,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器,空气弹簧包括气囊、活塞和减震塔,气囊的上端口密封固定安装有减震塔,气囊的下端口密封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的减震器包括减震筒,特点是减震筒上盖设有油封保护盖,油封保护盖包括环状安装壁和盖设在环状安装壁上的盖板,环状安装壁紧配套接安装在减震筒的外部,盖板盖设在减震筒上,环状安装壁的外部可转动地套接安装有尼龙连接衬环,尼龙连接衬环设置在活塞的上端口内,气囊的下端口的外部设置有活塞扣合环,活塞扣合环锁紧实现将气囊的下端口夹紧固定在活塞与活塞扣合环之间,且使尼龙连接衬环的外壁与所述的活塞的内壁紧贴配合。的外壁与所述的活塞的内壁紧贴配合。的外壁与所述的活塞的内壁紧贴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减震筒与活塞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减震筒与活塞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弹簧减震器通常由减震器和空气弹簧两大部分组成,空气弹簧主要由气囊和连接在气囊上的活塞构成,减震器设置在活塞内,其中用于构成减震器的减震筒的上端与气囊的上端为固定连接的关系,活塞的下端与减震筒密封连接。目前常见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中,减震筒的上端口通常会安装一个保护盖,活塞的上端套接在减震筒保护盖的外部,气囊的下端口套接在活塞的上端的外部,在气囊的下端口的外部设置活塞扣合环,通过活塞扣合环扣合锁紧实现将气囊的下端口夹紧固定在活塞与活塞扣合环之间,同时实现保护盖的外壁与活塞的内壁紧贴配合,实现减震筒的上端与活塞的上端之间的固定连接。此种固定连接方式,只具备单一的连接功能,但空气弹簧减震器的使用工况比较复杂,比如在汽车应用领域,空气弹簧减振器是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中的主要弹性元件,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车轮跳动会导致汽车悬架一起联动,在联动过程中悬架上安装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会出现自身的伸缩、偏摆、扭转等状态,当处于自身扭转状态时,会导致空气弹簧的气囊发生扭转,扭转无法得以释放的话,气囊就会产生扭转疲劳损伤,会加速气囊疲劳失效,从而导致整个减震器的使用寿命降低。那么如何在确保活塞和减震筒稳定连接的基础上,实现对气囊扭转的释放以提高气囊使用寿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减震筒与活塞的连接结构,通过该连接结构既能实现减震筒与活塞之间的稳定连接,同时可有效释放气囊的扭转,实现整体使用寿命的提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减震筒与活塞的连接结构,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器,所述的空气弹簧包括气囊、活塞和减震塔,所述的气囊的上端口密封固定安装有所述的减震塔,所述的气囊的下端口密封固定连接有所述的活塞,所述的减震器包括减震筒,所述的减震筒上盖设有油封保护盖,所述的油封保护盖包括环状安装壁和盖设在所述的环状安装壁上的盖板,所述的环状安装壁紧配套接安装在所述的减震筒的外部,所述的盖板盖设在所述的减震筒上,所述的环状安装壁的外部可转动地套接安装有尼龙连接衬环,所述的尼龙连接衬环设置在所述的活塞的上端口内,所述的气囊的下端口的外部设置有活塞扣合环,所述的活塞扣合环锁紧实现将所述的气囊的下端口夹紧固定在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活塞扣合环之间,且使所述的尼龙连接衬环的外壁与所述的活塞的内壁紧贴配合,所述的活塞的下端口与所述的减震筒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两者密封连接的密封座。
[0006]所述的环状安装壁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下限位壁,所述的盖板上固定设置有一上
限位保护板,所述的下限位壁和所述的上限位保护板的外径均大于所述的尼龙连接衬环的内径,所述的尼龙连接衬环设置在所述的下限位壁与所述的上限位保护板之间。下限位壁和上限位保护板对尼龙连接衬环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确保尼龙连接衬环在油封保护盖外部的稳定的转动安装,另外,上限位保护板提供缓冲块的撞击面,对油封起进一步的保护作用。
[0007]所述的尼龙连接衬环具有多个向外凸起的连接凸部,多个所述的连接凸部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的连接凸部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的连接凸部的外壁与所述的活塞的内壁紧配贴合。通过连接凸部实现其与活塞之间的稳定的固定连接,使得尼龙连接衬环可随着活塞的转动而一起转动,另外由于凹陷部的存在,减小了尼龙连接衬环与油封保护盖之间的接触面积,那么就减小了两者间的摩擦,实现两者之间顺畅的可转动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减震筒的上端与活塞的上端之间的固定连接主要通过尼龙连接衬环和活塞扣合环配合实现,其中尼龙连接衬环是可转动地套接安装在油封保护盖上的,那么当气囊发生扭转时,可通过尼龙连接衬环起到释放活塞与气囊之间扭转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气囊因扭转而产生的扭转疲劳损伤,从而实现气囊的使用寿命的延长,有效提高整个空气弹簧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另外油封保护盖用于保护减震器的油封,防止油封因缓冲块的撞击而导致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拆去减震筒上的悬架连接部件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中尼龙连接衬环、油封保护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4]如图所示,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减震筒与活塞的连接结构,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器,空气弹簧包括气囊1、活塞2和减震塔3,气囊1的上端口密封固定安装有减震塔3,气囊1的下端口密封固定连接有活塞2,减震器包括减震筒4,减震筒4上盖设有油封保护盖602,油封保护盖602包括环状安装壁61和盖设在环状安装壁61上的盖板62,环状安装壁61紧配套接安装在减震筒4的外部,盖板62盖设在减震筒4上,环状安装壁61的外部可转动地套接安装有尼龙连接衬环601,尼龙连接衬环601设置在活塞2的上端口内,气囊1的下端口的外部设置有活塞扣合环10,活塞扣合环10锁紧实现将气囊1的下端口夹紧固定在活塞2与活塞扣合环10之间,且使尼龙连接衬环601的外壁与活塞2的内壁紧贴配合,活塞2的下端口与减震筒4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两者密封连接的密封座7。
[0015]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环状安装壁61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下限位壁611,盖板62上固定设置有一上限位保护板63,下限位壁611和上限位保护板63的外径均大于尼龙连接衬环601的内径,尼龙连接衬环601设置在下限位壁611与上限位保护板63之间。下限位壁611和上限位保护板63对尼龙连接衬环601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确保尼龙连接衬环601在油封保护盖602外部的稳定的转动安装,另外,上限位保护板63提供缓冲块的撞击面,对油封起进
一步的保护作用。
[0016]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尼龙连接衬环601具有多个向外凸起的连接凸部6011,多个连接凸部6011间隔设置,每个连接凸部6011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凹陷部6012,连接凸部6011的外壁与活塞2的内壁紧配贴合。通过连接凸部6011实现其与活塞2之间的稳定的固定连接,使得尼龙连接衬环601可随着活塞2的转动而一起转动,另外由于凹陷部6012的存在,减小了尼龙连接衬环601与油封保护盖602之间的接触面积,那么就减小了两者间的摩擦,实现两者之间顺畅的可转动连接。
[0017]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减震筒4内设置有减震杆5,减震杆5的上端穿过盖板62和上限位保护板63安装在减震塔3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减震筒与活塞的连接结构,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器,所述的空气弹簧包括气囊、活塞和减震塔,所述的气囊的上端口密封固定安装有所述的减震塔,所述的气囊的下端口密封固定连接有所述的活塞,所述的减震器包括减震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筒上盖设有油封保护盖,所述的油封保护盖包括环状安装壁和盖设在所述的环状安装壁上的盖板,所述的环状安装壁紧配套接安装在所述的减震筒的外部,所述的盖板盖设在所述的减震筒上,所述的环状安装壁的外部可转动地套接安装有尼龙连接衬环,所述的尼龙连接衬环设置在所述的活塞的上端口内,所述的气囊的下端口的外部设置有活塞扣合环,所述的活塞扣合环锁紧实现将所述的气囊的下端口夹紧固定在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活塞扣合环之间,且使所述的尼龙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亚飞潘孝勇俞超李伟殷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