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42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3
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仁、下模座、下模仁和直线驱动机构;上模仁包括上内模仁、上外模仁和上弹性连接件;上内模仁外侧设置有楔形滑座,楔形滑座的外壁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向内倾斜,上外模仁滑动并限位于楔形滑座的倾斜外壁上,上外模仁的外壁设置有负角成型槽,上外模仁与嵌设在上模座下表面的上弹性连接件对应;下模仁包括下内模仁、下外模仁和下弹性连接件;下内模仁通过下弹性连接件与下模座连接,下外模仁在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下内模仁,且下外模仁的内侧壁与待成型产品的负角外壁匹配。整个方案能够实现一次负角成型,无需两次折弯,适用于级进连续模中,加工效率高,脱模不易损坏产品。产品。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连续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级进模(也叫连续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一般有冲孔,落料,折弯,切边,拉深等等。
[0003]一些钣金件产品在冲压成型时,其冲压折弯后的折弯边为内收状(见图7),或是折弯边内侧表面具有凸起(见图8),这样折弯后的产品就在折弯处形成了负角(锐角)。
[0004]上述负角冲压产品在冲压时,会产生以下问题:
[0005]1、负角处一次无法折弯成型,需要在纵向方向折弯一次(成直角),再在横向方向折弯一次(成负角),即需要两次折弯;这样就需要在连续模中增加一个折弯工位,结构更为复杂,成本高,也降低了整个连续模的加工效率。
[0006]2、产品负角成型后,其会与上模形成倒扣结构,脱模时易造成负角处断裂。
[0007]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仁、下模座、下模仁和直线驱动机构;
[0011]所述上模仁包括上内模仁、上外模仁和上弹性连接件;所述上内模仁外侧设置有楔形滑座,所述楔形滑座的外壁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向内倾斜,所述上外模仁滑动并限位于所述楔形滑座的倾斜外壁上,所述上外模仁的外壁设置有负角成型槽,所述上外模仁与嵌设在所述上模座下表面的所述上弹性连接件对应;
[0012]所述下模仁包括下内模仁、下外模仁和下弹性连接件;所述下内模仁通过所述下弹性连接件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下外模仁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内模仁,且所述下外模仁的内侧壁与待成型产品的负角外壁匹配。
[0013]整个方案中楔形滑座、上外模仁之间相当于是两个楔形块配合,在上模下移进行成型工作时,上外模仁遇到待成型产品会逐渐外移并靠近下外模仁,上下两个弹性连接件蓄力,最终与上内模仁形成整个上模仁完成负角成型;脱模时,直线驱动机构带动下外模仁远离下内模仁,在上下两个弹性连接件的反作用力下,成型产品被顶出,上外模仁逐渐内收,从而实现轻松脱模。
[0014]因此,整个方案能够实现一次负角成型,无需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两次折弯,
适用于级进连续模中,成型精度高,加工效率高,脱模容易且不会损坏产品。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内模仁和所述上外模仁之间通过滑块和滑槽滑动配合。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块和滑槽截面设置为燕尾形或T形;对于中小型模具,可以采用燕尾形的滑块和滑槽;对于大型模具,可以采用T形的两对滑块和滑槽。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内模仁和所述楔形滑座之间通过相互扣合的台阶面限位,这样在重力作用下,上外模仁垂落在上内模仁下部并不会掉落。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外模仁的底端边缘倒圆角设置,避免其在接触到成型产品并在产品表面移动时损坏产品;另外上下两个弹性连接件的设置也能够使得上外模仁滑动不会损坏产品。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外模仁外侧对应的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板,在上模完全下压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下外模仁外侧壁贴合,以支撑所述下外模仁,使得下外模仁与上模仁将产品折弯部夹紧,更加稳定,成型质量高。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自然状态下的所述上弹性连接件底端与所述上外模仁的上表面贴合,且此时的所述上外模仁下表面位于所述上内模仁的下表面下方,这样在上模下移时,上外模仁才能够外移,上模上移时,上外模仁才能够内收下滑。
[00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压缩状态下的所述上弹性连接件不脱离所述上内模仁的上表面,保证在完全压缩状态下上弹性连接件依然能够抵压上内模仁,保证成型稳定性。
[002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弹性连接件包括弹簧和顶杆,所述顶杆顶端通过弹簧与所述上模座连接,底端与所述上外模仁的上表面对应,只要上外模仁与产品接触,弹簧就会被压缩蓄力。
[002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自然状态下的所述下弹性连接件将所述下模座内的所述下内模仁顶出,且顶出的所述下内模仁的上表面高出所述下外模仁的上表面,这样在上外模仁压住下内模仁上的产品时,下内模仁具备一定的弹性,以便上外模仁在产品表面水平移动时产品不被硬挤压,防止产品磨损。
[002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弹性连接件包括顶出支架和设置于所述顶出支架底端的弹性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支架贯穿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内模仁连接。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0026]整个方案中楔形滑座、上外模仁之间相当于是两个楔形块配合,在上模下移进行成型工作时,上外模仁遇到待成型产品会逐渐外移,上下两个弹性连接件蓄力,最终与上内模仁形成整个上模仁完成负角成型;脱模时,直线驱动机构带动下外模仁远离下内模仁,在上下两个弹性连接件的反作用力下,上外模仁逐渐内收,成型产品即可轻松完成脱模并被顶出;整个方案能够实现一次负角成型,无需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两次折弯,适用于级进连续模中,成型精度高,加工效率高,脱模容易且不会损坏产品。
[0027]上下两个弹性连接件的设置,以及上外模仁的底端边缘倒圆角设置,都能够避免上外模仁在接触到成型产品并在产品表面移动时损坏产品。
附图说明
[0028]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成型之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成型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0031]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楔形滑座和上外模仁的剖面图;
[0032]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燕尾形滑槽滑块配合图;
[0033]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T形滑槽滑块配合图;
[0034]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产品折弯边为内收状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产品折弯边内侧表面具有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36]以上附图中:1.上模座;2.上模仁;210.上内模仁;220.上外模仁;230.上弹性连接件;240.负角成型槽;250.楔形滑座;3.下模座;4.下模仁;410.下内模仁;420.下外模仁;430.下弹性连接件;5.直线驱动机构;6.滑块;7.滑槽;8.台阶面;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8]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上模仁(2)、下模座(3)、下模仁(4)和直线驱动机构(5);所述上模仁(2)包括上内模仁(210)、上外模仁(220)和上弹性连接件(230);所述上内模仁(210)外侧设置有楔形滑座(250),所述楔形滑座(250)的外壁自顶端至底端逐渐向内倾斜,所述上外模仁(220)滑动并限位于所述楔形滑座(250)的倾斜外壁上,所述上外模仁(220)的外壁设置有负角成型槽(240),所述上外模仁(220)与嵌设在所述上模座(1)下表面的所述上弹性连接件(230)对应;所述下模仁(4)包括下内模仁(410)、下外模仁(420)和下弹性连接件(430);所述下内模仁(410)通过所述下弹性连接件(430)与所述下模座(3)连接,所述下外模仁(420)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内模仁(410),且所述下外模仁(420)的内侧壁与待成型产品的负角外壁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模仁(210)和所述上外模仁(220)之间通过滑块(6)和滑槽(7)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和滑槽(7)截面设置为燕尾形或T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连续模的负角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模仁(210)和所述楔形滑座(250)之间通过相互扣合的台阶面(8)限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华贺林刘新泉陈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金德精密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