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置于壳体组件内部的助推芯子,以及皮肤固定座,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助推芯子具有相对于外壳固定的锁定状态及能够朝向开口运动的触发状态,皮肤固定座固定于助推芯子的一端,监测装置还包括触发件,外壳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滑道,导向滑道朝向开口延伸,触发件能够沿着导向滑道向开口运动,并具有相对于外壳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使助推芯子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触发状态。触发件的触发方向朝向开口,而用户手部握持外壳手指的施力方向沿外壳的径向向内,两个动作的施力方向互相垂直,因此降低了用户在抓握外壳时误触触发件的概率,降低了监测装置被误触发的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活性物质敏感并将感知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其中,葡萄糖传感器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生物传感器。CGM(连续血糖监测)是通过葡萄糖传感器连续地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一种技术手段。
[0003]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将CGM产品的壳体放置在皮肤上,然后按压触发按钮,此时壳体内部的穿刺针和传感器引脚向皮肤运动并刺破人体皮肤,通过传感器上的生物酶与皮下组织液产生电化学反应,转化成电信号,并通过转化为血糖数值提供给使用者。
[0004]现有CGM产品的触发结构一般为设置于壳体侧壁的按钮结构,使用时,用户需要用手握持壳体,然后向内挤压按下按钮,完成触发操作。但是,这种触发操作,用户手指握持壳体的施力方向与触发按钮的施力方向一致,均是沿壳体的径向朝向壳体内部,因此当用户使用较大的握力握持壳体时,特别是用户使用时内心具有一定的恐惧感,存在较大的误触风险,即用户不小心按下触发按钮导致监测装置被触发,进而在用户未完成准备时,监测装置内的穿刺针便完成了植入和退针动作,而CGM产品多为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即穿刺针在进行一次植入动作后便不可再次使用,因此误触发操作将会直接导致产品报废,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0005]针对上述问题,虽然有些厂商在CGM产品上设置了安全锁结构,以降低用户误触发的概率,但是这些锁止结构较为复杂,其与产品其他零部件的装配关系较为精密,因此无疑大大增加了生产制造的成本,以及装配难度。
[0006]并且,安全锁的设置,用户在进行植入操作之前需要进行额外的操作将安全锁接触,而现有的CGM产品的解锁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导致用户的上手难度较大,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熟悉不同产品的使用方法,学习成本较高,进而增加了使用复杂性和操作难度,使用体验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8]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助推芯子,以及皮肤固定座,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助推芯子具有相对于所述外壳固定的锁定状态及能够朝向所述开口运动的触发状态,所述皮肤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助推芯子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触发件,所述外壳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朝向所述开口延伸,所述触发件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滑道向所述开口运动,并具有相对于所述外壳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助推芯子从所述锁定状态
切换至所述触发状态。
[0010]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均覆盖在所述导向滑道处。
[0011]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开口的罩壳,所述罩壳能够与所述触发件对接,以限制所述触发件运动。
[0012]所述触发件环绕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外周。
[0013]所述壳体组件设置有配合翼,所述配合翼设置有止挡筋位,所述触发件包括触发部,所述触发部通过所述导向滑道伸入所述外壳内,所述触发部能够挤压所述配合翼以使所述止挡筋位移动,进而使所述助推芯子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触发状态。
[0014]所述配合翼的外侧具有配合斜面,所述触发部与所述配合斜面配合,以挤压所述配合翼向所述外壳内部运动。
[0015]所述配合翼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组件固连,所述配合斜面和所述止挡筋位均设置于所述自由端。
[0016]所述助推芯子具有配合筋位,所述止挡筋位和所述配合筋位止挡配合以使得所述助推芯子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止挡筋位和所述配合筋位错位以使所述助推芯子处于触发状态。
[0017]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内壳,所述配合翼设置于所述内壳。
[0018]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卡接部,所述内壳的外壁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卡接固定。
[0019]所述外壳包括互相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开设有上滑道,所述下壳体开设有下滑道,所述上滑道和下滑道互相配合形成所述导向滑道。
[0020]所述触发件设置有施力部。
[0021]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助推芯子的穿刺组件,所述助推芯子具有远端位置和近端位置,所述助推芯子能够带动所述穿刺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从所述远端位置运动至所述近端位置,所述助推芯子设有用于对所述穿刺组件限位的限位部,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解锁结构,当所述助推芯子移动至所述近端位置时,所述解锁结构能够解除所述限位部的限位,以使所述穿刺组件相对于所述助推芯子朝向背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运动。
[0022]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连接座和传感器,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助推芯子,所述连接座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皮肤固定座的安装位,所述皮肤固定座设有通孔,至少部分所述传感器容置于所述穿刺组件内,所述传感器的一端位于皮肤固定座内部,另一端经所述通孔向下延伸,所述穿刺组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至少能够限制所述穿刺组件从所述通孔移出。
[0023]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封闭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罩壳与所述限位结构配合,以使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罩壳联动。
[0024]所述助推芯子设有引导所述穿刺组件助针和/或退针的滑道,所述限位部包括开设于所述滑道的止挡凸起,所述穿刺组件具有抵接翼,所述抵接翼与所述止挡凸起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穿刺组件向背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运动。
[0025]所述解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解锁凸筋,所述解锁凸筋能够抵顶所述抵接翼以使所述抵接翼移动并与所述止挡凸起脱离。
[002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7]1.本技术的外壳设置有导向滑道,触发件与导向滑道配合,使得触发件能够朝向开口方向运动实现对监测装置的触发,相较于按压触发按钮的方式而言,本技术的触发件的触发方向朝向开口,即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而用户手部握持外壳,手指的施力方向沿外壳的径向向内,两个动作的施力方向互相垂直,因此大大降低了用户在抓握外壳时误触触发件的概率,降低了监测装置被误触发的风险,保证监测装置能够被有效触发并完成植入,提高了使用体验。
[0028]此外,触发件的运动方向朝向开口方向,因此进一步提高了防误触效果。只有当外壳与触发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才能够实现触发。具体的,当外壳将开口抵接在患者皮肤上时,受到皮肤的止挡,使得外壳无法朝向皮肤运动,此时用户便能够更好地对触发件进行操作,使其相对于外壳运动,完成触发操作。而当外壳的开口端没有抵住皮肤时,用户推动触发件会带动外壳一同运动,此时用户无法向触发件施力,触发件和外壳之间也不会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监测装置无法被触发。因此,通过对触发件的运动方向进行设计,使其与助推芯子的植入方向一致,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助推芯子,以及皮肤固定座,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助推芯子具有相对于所述外壳固定的锁定状态及能够朝向所述开口运动的触发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助推芯子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触发件,所述外壳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朝向所述开口延伸,所述触发件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滑道向所述开口运动,并具有相对于所述外壳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助推芯子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触发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触发件均覆盖在所述导向滑道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开口的罩壳,所述罩壳能够与所述触发件对接,以限制所述触发件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环绕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外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设置有配合翼,所述配合翼设置有止挡筋位,所述触发件包括触发部,所述触发部通过所述导向滑道伸入所述外壳内,所述触发部能够挤压所述配合翼以使所述止挡筋位移动,进而使所述助推芯子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触发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翼的外侧具有配合斜面,所述触发部与所述配合斜面配合,以挤压所述配合翼向所述外壳内部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翼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组件固连,所述配合斜面和所述止挡筋位均设置于所述自由端。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芯子具有配合筋位,所述止挡筋位和所述配合筋位止挡配合以使得所述助推芯子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止挡筋位和所述配合筋位错位以使所述助推芯子处于触发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内壳,所述配合翼设置于所述内壳。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洪,张亚南,支佳佳,周华龙,蒲继瑞,陈峰,孙博珍,施逸琪,华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凯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