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属于白蚁防治技术领域。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螺纹连接有壳盖,所述壳体内连接有松木棒,还包括:延伸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壳盖上,且所述延伸柱的一端与松木棒连接;储药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储药箱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连接有压力阀,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白蚁将松木棒啃食使其断裂后,活塞杆收缩,通过气压的变化使储药箱内药液通过雾化喷头喷出,使位于壳体内的白蚁身上沾附药液,使其携带药液返回巢穴,进而使巢穴内的白蚁相互传染,起到集中消杀的效果。起到集中消杀的效果。起到集中消杀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防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白蚁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白蚁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具有复杂的品级分化和隐蔽的巢居生活特性,主要危害木质夹具及园林树木,除此之外还有塑料、橡胶等制品也受白蚁的蛀蚀,如一些通讯或供电的地下电缆、一些电器等都受到白蚁的侵蚀。
[0003]现有的白蚁防治装置,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0216846.4,名称为一种白蚁防治装置的实用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包括壳身、顶盖、底座和指示棒,指示棒包括金属棒体和松木,松木上设置诱虫药,金属棒体的侧面与顶盖的内侧之间均匀地设置若干个弹簧,松木的下端与底座的内侧之间设置牵引绳,顶盖在正对金属棒体的位置设有便于金属棒体穿出的孔洞。当白蚁咬断松木后金属棒体的一部分被弹簧拉出顶盖,此时管理人员能够显著地判断该处有白蚁;管理人员不再需要蹲下仔细观察装置情况,提高了维护效率;当该装置均匀地埋入大片的土地,管理人员更是一览无余。而且不同位置的装置的金属棒体伸出的时间还反映了该处白蚁群的多少情况,便于后续处理。
[0004]上述装置通过白蚁啃食松木棒,进而便于使用者知晓此处白蚁的数量,但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在巡查时发现金属棒弹出,才能使使用者知晓,并进行喷洒药物对白蚁进行防治处理,但此时白蚁可能已经将松木棒啃食殆尽,大部分白蚁已经进行转移,此时进行药物喷洒效果较差,无法有效对白蚁进行大量的消杀,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0005]因此,提供了一种白蚁防治装置,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螺纹连接有壳盖,所述壳体内连接有松木棒,还包括:
[0009]延伸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壳盖上,且所述延伸柱的一端与松木棒连接;
[0010]储药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储药箱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连接有压力阀,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
[0011]多组雾化喷头,均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上;
[0012]多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壳盖上,且所述活塞杆的伸缩端与延伸柱固定连接;
[0013]出气管,连接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出气管内连接有单向出气阀,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储药箱相通;
[0014]进气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进气管内连接有单向进气阀。
[0015]为了便于将松木棒固定在壳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松木棒通过连接柱连接在壳体内。
[0016]为了便于对松木棒的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柱、延伸柱的一端上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松木棒相匹配。
[0017]为了便于活塞杆伸缩端与延伸柱的固定,优选地,所述延伸柱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活塞杆的伸缩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8]为了便于白蚁的进入,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多组空孔。
[0019]为了便于后续对储药箱内药液的补充,优选地,所述储药箱上固定连接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贯穿壳盖,所述补液管上螺纹连接有管盖。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在白蚁将松木棒啃食使其断裂后,活塞杆收缩,通过气压的变化使储药箱内药液通过雾化喷头喷出,使位于壳体内的白蚁身上沾附药液,使其携带药液返回巢穴,进而使巢穴内的白蚁相互传染,起到集中消杀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白蚁防治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0025]图中:1、壳体;101、空孔;102、壳盖;103、连接柱;104、延伸柱;1041、连接板;2、松木棒;3、活塞杆;301、出气管;302、进气管;4、储药箱;401、出液管;402、固定环;403、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
[0028]参照图1
‑
3,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螺纹连接有壳盖102,壳体1内连接有松木棒2,还包括:延伸柱104,滑动连接在壳盖102上,且延伸柱104的一端与松木棒2连接;储药箱4,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储药箱4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出液管401,出液管401内连接有压力阀,出液管401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环402,固定环40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多组雾化喷头403,均设置在固定环402上;多组活塞杆3,固定连接在壳盖102上,且活塞杆3的伸缩端与延伸柱104固定连接;出气管301,连接在活塞杆3上,出气管301内连接有单向出气阀,出气管301的另一端与储药箱4相通;进气管302,固定连接在活塞杆3上,进气管302内连接有单向进气阀,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03,松木棒2通过连接柱103连接在壳体1内,连接柱103、延伸柱104的一端上均设有卡槽,卡槽与松木棒2相匹配,延伸柱10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41,活塞杆3的伸缩端与连接板1041固定连接,壳体1上设有多组空孔101,储药箱4上固定连接有补液管,补液管贯穿壳盖102,补液管上螺纹连接有管盖。
[0029]本装置在使用时,需先将松木棒2准备好,且松木棒2粗细长短须一致,便于后续将松木棒2安装在连接柱103、延伸柱104内的卡槽内,松木棒2上还可浸泡在一些能吸引白蚁的液体内,使其能有效吸引白蚁,同时,还需准备白蚁药,且白蚁药是含有联苯菊酯的药液,此药液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使白蚁能携带药液返回巢穴,并通过白蚁之间相互接触,使药液进行传播,进而整个巢穴的白蚁进行消杀,本装置中的出液管401为伸缩软管。
[0030]在使用时,将准备好的松木棒2卡接在延伸柱104的卡槽内,随后将白蚁药混合水,导入储药箱4内,此时需将管盖进行拧紧,避免漏气,随后下压延伸柱104,进而使松木棒2伸长,将另一端对准连接柱103的卡槽,使松木棒2卡在连接柱103上,此时壳盖102将位于壳体1上,此时转动壳盖102,使壳盖102连接在壳体1上,此时完成对本装置的安装,随后便可将本装置放置在树旁或者在地上挖个坑,将本装置放入其中,随后便可等待白蚁的腐蚀,后续随着白蚁通过空孔101进入壳体1后,白蚁将对松木棒2进行啃食,此时白蚁会不断的聚集,壳体1内将存在较多数量的白蚁,随着白蚁的不断啃食,松木棒2将断裂,此时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螺纹连接有壳盖(102),所述壳体(1)内连接有松木棒(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柱(104),滑动连接在所述壳盖(102)上,且所述延伸柱(104)的一端与松木棒(2)连接;储药箱(4),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储药箱(4)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出液管(401),所述出液管(401)内连接有压力阀,所述出液管(401)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环(402),所述固定环(40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多组雾化喷头(403),均设置在所述固定环(402)上;多组活塞杆(3),固定连接在所述壳盖(102)上,且所述活塞杆(3)的伸缩端与延伸柱(104)固定连接;出气管(301),连接在所述活塞杆(3)上,所述出气管(301)内连接有单向出气阀,所述出气管(301)的另一端与储药箱(4)相通;进气管(30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安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