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涉及薄膜成型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调节杆、第一刀具安装架、第二刀具安装架以及切割刀,第一安装轴与机架转动连接,且第一安装轴上螺纹安装第一刀具安装架,第二安装轴与机架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轴上滑动安装第二刀具安装架,第一刀具安装架与第二刀具安装架上均装设有切割刀,调节杆包含可相对旋转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轴向贯穿第一安装轴,且第一杆段与第一安装轴之间仅能沿轴向相对滑动,第二杆段连接在第二刀具安装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调节杆可分别调整第一刀具安装架、第二刀具安装架的位置,使得其在切割薄膜废边时不至于浪费。使得其在切割薄膜废边时不至于浪费。使得其在切割薄膜废边时不至于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流程一般是将消泡后的聚酰胺酸溶液由不锈钢溶液储罐经管路压入前机头上的流涎嘴储槽中,钢带匀速运行,将储槽中的溶液经流涎嘴前刮板带走,而形成厚度均匀的液膜,流延后需对薄膜进行拉伸,然后进入烘干道干燥,鼓风机鼓入洁净干燥的空气进入加热器预热到一定温度后送入上、下烘干道便使液膜在干燥时温度逐渐升高,溶剂逐渐挥发,增加干燥效果。
[0003]在拉伸过程中,薄膜两边的材料通常会由于受力过度被拉伸变形甚至破坏,因此需要利用切割刀将薄膜两边的余料去除,同时在薄膜生产过程中,为了控制薄膜成品的宽度,以及应对不同的生产材料所产生的不同余料宽度,通常需要调整两把切割刀之间的间距,但现有的切割刀的间距调整较为复杂,不利于实际使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2020491127.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余料切割装置,包括支撑杆,其两端分别开有多条切割槽,支撑杆两端分别设有一切割单元,且两切割单元能相互靠近或远离,每个所述切割单元包括切割刀、配重块和连接杆,所述切割刀的刀刃能分别置于两条切割槽内,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和切割刀固接,所述连接杆中部固设有一转动杆,所述连接杆能绕转动杆转动。该装置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切割刀具的快速调节,但两组刀具只能同步靠近或远离,而流延拉伸过程中薄膜两边产生废边的宽幅并不能保证相同,因此,只能同步相对运动的两组刀具会导致在切除废边时某一侧会过度切割而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
[0006]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调节杆、第一刀具安装架、第二刀具安装架以及切割刀,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均水平布置且轴向平行,第一安装轴与机架转动连接,且第一安装轴上螺纹安装第一刀具安装架,第二安装轴与机架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轴上滑动安装第二刀具安装架,第一刀具安装架与第二刀具安装架上均装设有切割刀,调节杆包含可相对旋转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轴向贯穿第一安装轴,且第一杆段与第一安装轴之间仅能沿轴向相对滑动,第二杆段连接在第二刀具安装架上。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杆的第一杆段为方杆,第二杆段为圆杆,第一杆段端部具有可适配第二杆段端部插入的插孔,第二杆段端部外侧设有限位环,且插孔内开设有可与限位环适配的扩口。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安装轴上具有沿其轴向开设并与第一杆段适配
的矩形通槽。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杆段长度大于第一安装轴长度,第一杆段两端穿出第一安装轴后一端连接第二杆段,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把手。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安装轴上还设有锁紧螺栓用以限制第一杆段与第一安装轴之间的相对滑动。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架底部对应开设有贯通槽,第一刀具安装架、第二刀具安装架穿过贯通槽并可拆卸式安装切割刀。
[0012]1、本技术中所提出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第一杆段的转动与滑动可实现第一刀具安装座、第二刀具安装座位置的单独调节,因而能够更好的对应两边不同宽幅的废边,使得在切除废边时不至于过度切割而浪费,且第一刀具安装座、第二刀具安装座的位置均由第一杆段调节,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13]2、本技术中所提出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第一安装轴上的螺纹使得第一刀具安装座的位置可保持稳定,而锁紧螺栓的设置限制了第一杆段与第一安装轴的相对滑动,使得第二刀具安装座的位置也可保持稳定,避免了在切除废边时刀具出现移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的第一安装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的A处内部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架1、第一安装轴2、第二安装轴3、调节杆4、第一刀具安装架5、第二刀具安装架6以及切割刀7。
[0019]机架1内置有两块对称的安装板,使得机架1内部被分隔为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安装区、中间区及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轴2水平架设在第一安装区内,第二安装轴3水平架设在第二安装区内,且第一安装轴2、第二安装轴3的轴向平行,调节杆4与第一安装轴2同轴向设置并滑动贯穿安装板。
[0020]更为具体的,第一安装轴2为螺纹轴杆且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安装轴2上螺纹安装第一刀具安装架5,第二安装轴3为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光滑轴杆,且第二安装轴3上滑动安装第二刀具安装架6,第一刀具安装架5与第二刀具安装架6上均可拆卸式安装有切割刀7。
[0021]进一步的,机架1底部开设有对应于第一刀具安装架5、第二刀具安装架6的贯通槽10,第一刀具安装架5、第二刀具安装架6自机架1内穿过贯通槽10,故此可以将贯通槽10看作第一刀具安装架5、第二刀具安装架6的行程槽。
[0022]参考图4,调节杆4包含第一杆段41和第二杆段42,其中,第一杆段41为方杆,第二杆段42为圆杆,第一杆段41端部具有可适配第二杆段42端部插入的插孔4101,第二杆段42端部外侧设有限位环4201,且插孔4101内开设有可与限位环4201适配的扩口4102,限位环4201与扩口4102的配合使得第一杆段41和第二杆段42之间可产生相对转动,但在轴向方向上不产生相对位移。
[0023]参考图2和图3,安装轴2上具有沿其轴向开设并与第一杆段41适配的矩形通槽21,第一杆段41沿矩形通槽21贯穿第一安装轴2,使得第一杆段41与第一安装轴2之间仅在轴向上可相对滑动,第二杆段42连接在第二刀具安装架6上。
[0024]由调节杆4的结构与连接关系,可以预见的,第一杆段41转动时可带动第一安装轴2转动,螺接在第一安装轴2上的第一刀具安装架5的位置随之变化,而第一杆段41的转动并不能带动第二杆段42,此时第二刀具安装架6不移动;当第一杆段41沿矩形通槽21滑动时,能够拉动第二杆段42运动,从而拉动第二刀具安装架6在第二安装轴3上移动位置,而此时第一安装轴2不产生转动,因此第一刀具安装架5也就不移动。
[0025]因此,第一杆段41的滑动或转动是分别调整第一刀具安装架5、第二刀具安装架6位置的关键,因此,第一杆段41长度需大于第一安装轴2长度,第一杆段41两端穿出第一安装轴2后一端连接第二杆段42,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把手8,调节把手8的作用主要在于方便拉动或转动第一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安装轴(2)、第二安装轴(3)、调节杆(4)、第一刀具安装架(5)、第二刀具安装架(6)以及切割刀(7),第一安装轴(2)、第二安装轴(3)均水平布置且轴向平行,第一安装轴(2)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第一安装轴(2)上螺纹安装第一刀具安装架(5),第二安装轴(3)与机架(1)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轴(3)上滑动安装第二刀具安装架(6),第一刀具安装架(5)与第二刀具安装架(6)上均装设有切割刀(7),调节杆(4)包含可相对旋转的第一杆段(41)和第二杆段(42),第一杆段(41)轴向贯穿第一安装轴(2),且第一杆段(41)与第一安装轴(2)之间仅能沿轴向相对滑动,第二杆段(42)连接在第二刀具安装架(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边料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的第一杆段(41)为方杆,第二杆段(42)为圆杆,第一杆段(41)端部具有可适配第二杆段(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善辉,应胜辉,刘冰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