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覆膜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57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面覆膜工装,本设计双面直接覆膜,可减少各岗位操作员,接触胶片时产生很多污染,及减少环境对彩胶污染,减少在挂料杆上冷却过程时,自身重力下垂,导致胶片宽度变形,其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存放箱、竖向杆、两个支撑架、前覆膜机构、后覆膜机构,存放箱内放置有覆料,竖向杆上设置有手摇机构,手摇机构上连接有矩形收卷筒,两个支撑架的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支撑辊,支撑辊用于对覆料进行支撑,两个支撑架的右侧均设置有横向架,两个横向架之间安装有同一个传送辊,传送辊用于对前覆膜进行传送和支撑,所述前覆膜机构包括两个前支架。前覆膜机构包括两个前支架。前覆膜机构包括两个前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覆膜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双面覆膜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覆膜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的防水卷材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橡胶改性石油沥青引为侵渍覆盖层,以聚酯纤维无纺布、黄麻布、玻纤毡等分别制作为胎基,以塑料薄膜为防粘隔离层,经选材、配料、共熔、侵渍、复合成型、卷曲等工序加工制作,这种卷材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

25到+100℃度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疲劳性,以及高达1500%的伸长率和较强的耐穿刺能力、耐撕裂能力;低温柔性好,达到

25℃不裂纹;耐热性能高,90℃不流淌,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污染小等特点,适用于I、II级建筑的防水工程,尤其适用于低温寒冷地区和结构变形频繁的建筑防水工程。覆膜材料经平辊展开附着在涂盖料两侧,起到隔离、保护作用。卷材向前运动,经转辊和压辊给予一定压力压实,卷材上、下表面紧密附着覆膜材料。
[0003]目前覆膜的双面覆膜需要首先加工一面,然后在加工另一面,增加了岗位和操作员,使得生产线拖长,容易造成使得胶片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目前覆膜的双面覆膜需要首先加工一面,然后在加工另一面,增加了岗位和操作员,使得生产线拖长,容易造成使得胶片受到污染,提供一种双面覆膜工装。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
[0006]一种双面覆膜工装,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存放箱、竖向杆、两个支撑架、前覆膜机构、后覆膜机构,存放箱内放置有覆料,竖向杆上设置有手摇机构,手摇机构上连接有矩形收卷筒,两个支撑架的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支撑辊,支撑辊用于对覆料进行支撑,两个支撑架的右侧均设置有横向架,两个横向架之间安装有同一个传送辊,传送辊用于对前覆膜进行传送和支撑。
[0007]优选的,所述前覆膜机构包括两个前支架,两个前支架之间活动放置有同一个前膜辊,前膜辊的外侧缠绕有前覆膜;前膜辊可以取下更换。
[0008]优选的,所述后覆膜机构包括两个后支架,两个后支架之间活动放置有同一个后膜辊,后膜辊的外侧缠绕有后覆膜;后膜辊可以取下更换。
[0009]优选的,所述手摇机构包括手摇轮,手摇轮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转动安装在竖向杆上,旋转杆的端头安装有矩形钢杆,矩形钢杆与矩形收卷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收卷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矩形钢杆与限位块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矩形钢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弹力槽,两个弹力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弹力杆,弹力杆与弹力槽之间安装有同一个弹簧,矩形收卷筒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弧形槽,弹力杆的外侧为弧形设置,弹力杆与弧形槽卡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1、拉扯前覆膜穿过传送辊并与矩形收卷筒相连,拉扯后覆膜之间连接在矩形收卷筒的外侧,最后将覆料穿过支撑辊并与矩形收卷筒连接,且覆料位于前覆膜和后覆膜之间,通过手摇轮带动矩形钢杆旋转,矩形钢杆带动矩形收卷筒旋转,可以同时对覆料、前覆膜和后覆膜收卷,同时将前覆膜和后覆膜贴合在覆料的外层和内层,实现双面覆膜的目的,结构紧凑,减小占用空间,降低灰尘污染;
[0013]2、拉动矩形收卷筒,使得弹力杆受到挤压离开弧形槽,可以将矩形收卷筒与矩形钢杆分离,将完成覆膜的材料取下即可,重新安装矩形收卷筒后可以继续加工使用;
[0014]本技术双面直接覆膜,可减少各岗位操作员,接触胶片时产生很多污染,及减少环境对彩胶污染,减少在挂料杆上冷却过程时,自身重力下垂,导致胶片宽度变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设计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设计的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设计中手摇机构和矩形收卷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设计中手摇机构和矩形收卷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存放箱;3、覆料;4、支撑辊;5、前支架;6、前膜辊;7、前覆膜;8、后支架;9、后膜辊;10、后覆膜;11、横向架;12、传送辊;13、矩形收卷筒;14、手摇轮;15、竖向杆;16、支撑架;17、矩形钢杆;18、限位块;19、弹力槽;20、弹力杆;21、弹簧;22、弧形槽;23、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参见图1

4所示,一种双面覆膜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存放箱2、竖向杆15、两个支撑架16、前覆膜机构、后覆膜机构,存放箱2内放置有覆料3,竖向杆15上设置有手摇机构,手摇机构上连接有矩形收卷筒13,两个支撑架16的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支撑辊4,支撑辊4用于对覆料3进行支撑,两个支撑架16的右侧均设置有横向架11,两个横向架11之间安装有同一个传送辊12,传送辊12用于对前覆膜7进行传送和支撑。
[0022]本实施例中,前覆膜机构包括两个前支架5,两个前支架5之间活动放置有同一个前膜辊6,前膜辊6的外侧缠绕有前覆膜7;前膜辊6可以取下更换。
[0023]本实施例中,后覆膜机构包括两个后支架8,两个后支架8之间活动放置有同一个后膜辊9,后膜辊9的外侧缠绕有后覆膜10;后膜辊9可以取下更换。
[0024]本实施例中,手摇机构包括手摇轮14,手摇轮14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杆23,旋转杆23转动安装在竖向杆15上,旋转杆23的端头安装有矩形钢杆17,矩形钢杆17与矩形收卷筒1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收卷筒1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18,矩形钢杆17与限位块18相适配。
[0025]本实施例中,矩形钢杆17的两侧均开设有弹力槽19,两个弹力槽19内均滑动安装有弹力杆20,弹力杆20与弹力槽19之间安装有同一个弹簧21,矩形收卷筒13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弧形槽22,弹力杆20的外侧为弧形设置,弹力杆20与弧形槽22卡接;用于增加矩形钢杆17与矩形收卷筒13连接的稳定性。
[0026]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前膜辊6缠绕前覆膜7并安装在两个前支架5之间并使其可以转动,然后拉扯前覆膜7穿过传送辊12并与矩形收卷筒13相连,然后将后膜辊9缠绕后覆膜10并安装在两个后支架8之间并使其可以转动,然后拉扯后覆膜10之间连接在矩形收卷筒13的外侧,最后将覆料3穿过支撑辊4并与矩形收卷筒13连接,且覆料3位于前覆膜7和后覆膜之间,通过手摇轮14带动矩形钢杆17旋转,矩形钢杆17带动矩形收卷筒13旋转,可以同时对覆料3、前覆膜7和后覆膜10收卷,同时将前覆膜7和后覆膜10贴合在覆料3的外层和内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覆膜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存放箱(2)、竖向杆(15)、两个支撑架(16)、前覆膜机构、后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箱(2)内放置有覆料(3),竖向杆(15)上设置有手摇机构,手摇机构上连接有矩形收卷筒(13),两个支撑架(16)的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支撑辊(4),两个支撑架(16)的右侧均设置有横向架(11),两个横向架(11)之间安装有同一个传送辊(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覆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覆膜机构包括两个前支架(5),两个前支架(5)之间活动放置有同一个前膜辊(6),前膜辊(6)的外侧缠绕有前覆膜(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覆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覆膜机构包括两个后支架(8),两个后支架(8)之间活动放置有同一个后膜辊(9),后膜辊(9)的外侧缠绕有后覆膜(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治岗于小春井垒周国荣苏怀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冠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