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的制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木质原料首先采用化学活化法进行初步活化;2.对上述经化学法初步活化的半成品采用物理活化法再次活化;3.对上述步骤2获得的半成品进行酸洗;4.对上述步骤3获得的产品进行水洗;5.对上述步骤4获得的产品进行干燥,得到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化学活化时,所得产品的大孔的形成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进行物理活化时产品中的大孔相对塌缩,原来的小孔由于进一步烧失,孔径又增大了一些,这样就能得到孔隙在2.0-5.5nm的中孔发达的活性炭,且其收率得到了提高,可达到68%,有效地提高了中孔率及收益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炭的制取方法,尤其是一种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的 制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活性炭的制取方法有两大工艺路线,即化学活化法(又叫药品 活化法)和物理活化法(又叫气体活化法)。化学活化法是利用原料经不同的化学 药品如酸或碱、盐处理,然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热加工,从而制取活性炭。这一 方法所得到的活性炭产品具有微观结构上中、大孔隙发达,产品对原料收率较高(68%左右)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液相大分子脱色精制等。物理活化法是利用炭 在高温下与多种气体如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空气、烟道气等进行有效控制烧失, 从而制取活性炭。这种方法所得活性炭产品在微观结构上微孔和小中孔隙发达, 产品对原料的收率较低(40 %左右)主要用于气相和小分子液相分离和精制等。 由于活性炭的使用要求多种多样,对活性炭的孔隙分布也有不同的要求,作 为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要求其孔隙尽可能多的在2.0-5.5 nm范围内分布,而 化学活化法制取的活性炭的孔隙分布很宽,主要为1.2-50.0nm,而物理活化法制取 的活性炭的孔隙主要为小于2.0nm。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制取方法采用木质原料,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l:对木质原料首先采用化学活化法进行初步活化,具体方法是将木质原料在200'C-350'C的温度下加热干馏2-3小时,然后用氯化锌进行活化处理,再用 酸、碱或盐进行PH调节以及杂质处理;步骤2:对上述经化学法初步活化的半成品菜用物理活化法再次活化,具体方 法是将步骤1获得的产品与气体进行烧失,在850'C-95(TC的温度下烧失4-6小时;3步骤3:对上述步骤2获得的半成品进行酸洗,具体是用复合酸通蒸汽热煮沸 2.5小时,将步骤2获得的半成品充分热漂洗3-4次,回收残留的氧化物、金属铁、 钙、镁、砷、铅等元素,检测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步骤4:对上述步骤3获得的产品进行水洗,具体是加自来水并通蒸汽热煮, 将步骤3获得的产品反复洗涤3-4次后,再用去离子水进行漂洗;步骤5:对上述步骤4获得的产品进行干燥,得到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 进一步,上面所述的步骤2中的气体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空气或烟道气。 由于釆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步骤1的化学活化时,所得产品的大孔的形 成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在步骤2进行物理活化时产品中的大孔相对塌縮,原来 的小孔由于进一步烧失,孔径又增大了一些,这样就能得到孔隙在2.0-5.5nm的中 孔发达的活性炭,且其收率得到了提高,可达到80%,有效地提高了中孔率及收 益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以椰壳为主要原料经筛选、破碎后,于20(TC温度进行低温干馏3小时,然后 用氯化锌进行初步活化处理,再用碱进行后道处理得初步活化半成品;经初步活 化后的半成品中有小孔、中孔及大孔,然后用水蒸气在850'C的温度下烧失6小时 进行二次活化,在此活化过程中,小孔得到进一步烧失,孔径又增大了一些,大 孔相对塌縮,形成中孔;然后用复合酸通蒸汽热煮沸2.5小时,将前面获得的半成 品充分热漂洗3次,再用自来水并通蒸汽热煮,反复洗涤3次后,用去离子水进 行漂洗,最后进行干燥,就能得到孔隙在2.0-5.5nm的中孔率达到28。/。的铂族金属 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实施例2以椰壳为主要原料经筛选、破碎后,于250'C温度进行低温干馏2小时,然后 用氯化锌进行初步活化处理,再用酸进行后道处理得初步活化半成品;经初步活 化后的半成品中有小孔、中孔及大孔,然后用烟道气在90(TC的温度下烧失4小时进行二次活化,在此活化过程中,小孔得到进一步烧失,孔径又增大了一些,大 孔相对塌缩,形成中孔;然后用复合酸通蒸汽热煮沸2.5小时,将前面获得的半成 品充分热漂洗4次,再用自来水并通蒸汽热煮,反复洗涤4次后,用去离子水进 行漂洗,最后进行干燥,就能得到孔隙在2.0-5.5nm的中孔率达到28.3n/。的铂族金 属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 实施例3以椰壳为主要原料经筛选、破碎后,于350'C温度进行低温干馏2.5小时,然 后用氯化锌进行初步活化处理,再用盐进行后道处理得初步活化半成品;经初步 活化后的半成品中有小孔、中孔及大孔,然后用二氧化碳在950'C的温度下烧失5 小时进行二次活化,在此活化过程中,小孔得到进一步烧失,孔径又增大了一些, 大孔相对塌縮,形成中孔;然后用复合酸通蒸汽热煮沸2.5小时,将前面获得的半 成品充分热漂洗4次,再用自来水并通蒸汽热煮,反复洗涤3次后,用去离子水 进行漂洗,最后进行干燥,就能得到孔隙在2.0-5.5nm的中孔率达到26.9。/。的铂族 金属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1对木质原料首先采用化学活化法进行初步活化,具体方法是将木质原料在200℃-350℃的温度下加热干馏2-3小时,然后用氯化锌进行活化处理,再用酸、碱或盐进行PH调节以及杂质处理;步骤2对上述经化学法初步活化的半成品菜用物理活化法再次活化,具体方法是将步骤1获得的产品与气体进行烧失,在850℃-950℃的温度下烧失4-6小时;步骤3对上述步骤2获得的半成品进行酸洗,具体是用复合酸通蒸汽热煮沸2.5小时,将步骤2获得的半成品充分热漂洗3-4次,回收残留的氧化物、金属铁、钙、镁、砷、铅等元素,待中控检测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步骤4对上述步骤3获得的产品进行水洗,具体是加自来水并通蒸汽热煮,将步骤3获得的产品反复洗涤3-4次后,再用去离子水进行漂洗;步骤5对上述步骤4获得的产品进行干燥,得到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2、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面所述的,其 特征是上面所述的步骤2中的气体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空气或烟道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的制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木质原料首先采用化学活化法进行初步活化;2.对上述经化学法初步活化的半成品采用物理活化法再次活化;3.对上述步骤2获得的半成品进行酸洗;4.对上述步骤3获得的产品进行水洗;5.对上述步骤4获得的产品进行干燥,得到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化学活化时,所得产品的大孔的形成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进行物理活化时产品中的大孔相对塌缩,原来的小孔由于进一步烧失,孔径又增大了一些,这样就能得到孔隙在2.0-5.5nm的中孔发达的活性炭,且其收率得到了提高,可达到68%,有效地提高了中孔率及收益率。文档编号C01B31/08GK101475167SQ20091002472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葛华林, 静 陈 申请人:溧阳竹溪活性炭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制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1:对木质原料首先采用化学活化法进行初步活化,具体方法是将木质原料在200℃-350℃的温度下加热干馏2-3小时,然后用氯化锌进行活化处理,再用酸、碱或盐进行PH调节以及 杂质处理; 步骤2:对上述经化学法初步活化的半成品菜用物理活化法再次活化,具体方法是将步骤1获得的产品与气体进行烧失,在850℃-950℃的温度下烧失4-6小时; 步骤3:对上述步骤2获得的半成品进行酸洗,具体是用复合酸通蒸汽热 煮沸2.5小时,将步骤2获得的半成品充分热漂洗3-4次,回收残留的氧化物、金属铁、钙、镁、砷、铅等元素,待中控检测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步骤4:对上述步骤3获得的产品进行水洗,具体是加自来水并通蒸汽热煮,将步骤3获得的产品反复洗涤3- 4次后,再用去离子水进行漂洗; 步骤5:对上述步骤4获得的产品进行干燥,得到铂催化剂载体专用活性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葛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竹溪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