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32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置总成及车辆。该悬置总成用于将增程器连接至车身。悬置总成包括第一悬置、第二悬置、第一拉杆及第二拉杆。第一悬置及第二悬置均位于增程器前端,并分别位于增程器相对两侧,且第一悬置、第二悬置均与增程器及车身连接。第一拉杆位于第一悬置的上方,并分别与第一悬置、车身连接。第二拉杆连接于增程器的后端,且第二拉杆与第二悬置位于增程器的同侧。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第一拉杆设置于第一悬置上方,不仅能够满足悬置总成的性能,还能够避免第一拉杆对发动机及副车架造成影响,增程型车辆的空间布置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第一拉杆本身所受的热害问题也得到解决,整车性能更优,成本也更低。成本也更低。成本也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置总成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悬置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上增加了增程器,从而解决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
[0003]目前,增程式电动汽车上的增程器包括发动机及发电机,整体重量较重,故通常采用四点布置的方式来设置悬置结构,从而满足较大输出扭矩需求,并起到隔离振动,满足整车的舒适性的作用。
[0004]现有四点布置的悬置结构包括左悬置、左下拉杆、右悬置及右下拉杆。其中,右悬置与车身连接,右下拉杆分别与副车架、发动机连接。但该连接方式对空间及性能方面要求较高,而对于增程车型来说,内部布置空间较为紧张,尤其是右下拉杆处周侧具有较多零部件,右下拉杆的设置会占用部分副车架的空间,导致副车架局部需减弱避让,同时,右下拉杆与发动机间的连接易导致发动机壳体损坏,从而影响整车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布置性能更优的悬置总成及车辆。
[0006]一种悬置总成,用于将增程器连接至车身,所述悬置总成包括第一悬置、第二悬置、第一拉杆及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悬置及所述第二悬置均位于所述增程器前端,并分别位于所述增程器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悬置、所述第二悬置均与所述增程器及所述车身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位于所述第一悬置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悬置、所述车身连接;所述第二拉杆连接于所述增程器的后端,且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第二悬置位于所述增程器的同侧。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杆包括悬置本体、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悬置本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支架分别与所述悬置本体、所述第一悬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悬置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悬置本体、所述车身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均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悬置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沿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悬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悬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上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悬置本体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有U型槽,所述悬置本体部分伸入所述U型槽内,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置本体包括悬置骨架、大端衬套及小端衬套,所述大端衬套位于所述悬置骨架的一端,且所述大端衬套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悬置骨架连
接;所述小端衬套位于所述悬置骨架的另一端,且所述小端衬套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悬置骨架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置骨架开设有减重槽。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还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车身连接。
[00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悬置总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悬置总成,通过将第一拉杆设置于第一悬置上方,不仅能够满足悬置总成的性能,还能够避免第一拉杆对发动机及副车架造成影响,增程型车辆的空间布置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第一拉杆本身所受的热害问题也得到解决,整车性能更优,成本也更低。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悬置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拉杆的侧视图。
[0021]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支架的后视图。
[0022]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23]100、悬置总成;10、第一悬置;20、第一拉杆;21、悬置本体;211、悬置骨架;2111、减重槽;212、大端衬套;213、小端衬套;22、第一支架;221、第一连接部;222、第二连接部;2221、U型槽;23、第二支架;23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悬置总成100,用于将增程器(图未示)连接至车身(图未示)。
[0030]具体地,车身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架及副车架,增程器包括发动机及发电机。发动机通常为机油驱动的动力机构。纯电力驱动的车辆通过增设增程器,能够极大增加续航能力。
[0031]为便于说明,本申请将靠近车头方向定义为前端,将靠近车尾方向定义为后端,靠近地面方向定义为下方,远离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置总成,用于将增程器连接至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总成包括第一悬置(10)、第二悬置、第一拉杆(20)及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悬置(10)及所述第二悬置均位于所述增程器前端,并分别位于所述增程器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悬置(10)、所述第二悬置均与所述增程器及所述车身连接;所述第一拉杆(20)位于所述第一悬置(10)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悬置(10)、所述车身连接;所述第二拉杆连接于所述增程器的后端,且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第二悬置位于所述增程器的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20)包括:悬置本体(21);第一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2)位于所述悬置本体(21)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支架(22)分别与所述悬置本体(21)、所述第一悬置(10)连接;第二支架(23),所述第二支架(23)位于所述悬置本体(21)远离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支架(23)分别与所述悬置本体(21)、所述车身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2)、所述第二支架(23)均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悬置本体(21)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沿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悬置(10)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2)包括:第一连接部(221),所述第一连接部(221)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泉李柳林周枭胡世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