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雾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26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雾化设备,包括喷头、蠕动泵和弹性编织软管。蠕动泵中的泵头包含固定部、配合部、旋转座及滚轮,在固定部与配合部闭合时,弹性编织软管置于固定部与配合部之间及滚轮与配合部之间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弹性编织软管的输出端与喷头装配连接,滚轮在跟随旋转座旋转的过程中具有工作行程及非工作行程,滚轮在工作行程中具有将弹性编织软管挤压至极限状态的极限位置;滚轮在切换至极限位置时与配合部之间的最小间隙为:1.5T≤P≤1.9T,公式中的T为弹性编织软管的单边壁厚,P为最小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压雾化设备借助蠕动泵和弹性编织软管的配合实现高压制微粒,避免对液体的接触污染,能持续稳定输出且精度准确。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压雾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用体腔内的加压雾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腹腔种植转移是腹腔内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目前,对腹腔种植转移的治疗尚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者们尝试了多种方法控制病情的进展,包括静脉化疗、腹腔化疗、细胞减灭手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等,因为上述治疗手段,有转移病灶分布散在不能彻底手术、腔内用药药物穿透深度不足、药物不能充分弥散分布等缺点,均没有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治疗结果;因此,应用于对医用体腔内加压雾化的机构应运而生。
[0003]而在应用于对医用体腔内的加压雾化机中,它主要由雾化喷头、注射器及输液管构成,注射器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增压地输送至雾化喷头,使增压的液体经过雾化喷头形成气溶胶颗粒喷射于体腔内。
[0004]但是,在现有的应用于对医用体腔内的加压雾化机中,由于注射器需要与液体接触,存在对液体的接触污染风险;又由于注射器以抽压方式进行工作,还存在输出雾化颗粒不稳定和控制精准差的缺陷。
[0005]因此,急需要一种不限应用于医用领域且能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的加压雾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对液体的接触污染、能持续稳定输出及精度准确的加压雾化设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加压雾化设备包括喷头、最大耐压值大于或等于2Mpa的弹性编织软管及蠕动泵。所述蠕动泵中的泵头包含下方的固定部、沿所述泵头的上下方向相对所述固定部做开闭运动的配合部、可于所述固定部上做旋转运动的旋转座及装配于所述旋转座的滚轮,所述滚轮沿所述旋转座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圆形轨迹的径向凸出所述旋转座;在所述配合部和固定部闭合时,所述弹性编织软管共同置于所述配合部和固定部之间及所述配合部和滚轮之间,所述弹性编织软管还具有位于所述泵头外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喷头装配连接;所述滚轮在跟随所述旋转座旋转的过程中具有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下方接触和挤压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工作行程及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脱离接触的非工作行程,所述滚轮在所述工作行程中具有将所述弹性编织软管挤压至极限状态的极限位置,所述滚轮在所述工作行程中使由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入端吸入所述弹性编织软管内的液体以大于或等于2MPa压力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出端输至所述喷头,再由该喷头喷射出;其中,所述滚轮在切换至所述极限位置时与所述穿置通道的通道上壁之间的最小间隙为:1.5T≤P≤1.9T,公式中的T为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单边壁厚,P为最小间隙。
[0008]较佳地,所述滚轮在所述工作行程中使由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入端吸入所述弹性编织软管内的液体以大于或等于2MPa且小于或等于6Mpa的压力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出端输至所述喷头,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最大耐压值大于或等于2Mpa且小于或等于8Mpa。
[0009]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加压雾化设备还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盛装容器,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盛装容器装配连接,所述滚轮在所述工作行程中使所述弹性编织软管吸入所述盛装容器所盛装的液体。
[0010]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加压雾化设备还包括鲁尔接头及插接针头,所述鲁尔接头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输入端装配连接,所述鲁尔接头远离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入端的一侧与所述插接针头装配连接,所述插接针头选择性地插于所述盛装容器或从所述盛装容器插出。
[0011]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加压雾化设备还包括中空的导引器,所述喷头可沿所述导引器的中空处穿过所述导引器或从所述导引器拔出。
[0012]较佳地,所述泵头内还设有一个或多个抱紧组件,所述多个抱紧组件在所述泵头上呈一左一右的相对布置,所述抱紧组件抱紧所述弹性编织软管。
[0013]较佳地,所述抱紧组件包含装配于所述固定部及配合部中一者的抱合件,所述抱合件包含基体及在所述基体上呈相对排列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两者共同界定出一抱合通道及供所述弹性编织软管沿所述泵头的上下方向压入或移出所述抱合通道的开口。
[0014]较佳地,所述抱紧组件还包含装配于所述固定部及配合部中另一者的抵压件,所述抵压件上设有面对所述抱合件的齿状结构,所述齿状结构沿所述泵头的左右方向与所述抱合件错位排列,所述齿状结构还沿所述泵头的上下方向抵压所述弹性编织软管。
[0015]较佳地,所述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撞针、上顶针、下顶针、斜顶针、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喷头本体上开设有供由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出端送出的液体进入的进液通道、供进入所述进液通道内的液体喷射出的下喷头孔、位于所述进液通道的侧旁并与所述进液通道侧向连通的斜喷通道及与所述斜喷通道连通的斜上喷头孔,所述斜喷通道、斜顶针、第二弹性件和斜上喷头孔四者共同构成一斜喷单元,所述斜喷单元为一个或共同围绕所述进液通道排成一周的多个,所述撞针包含装配于所述喷头本体的撞针脚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撞针脚的撞针头,所述撞针头沿所述喷头本体的上下方向与所述下喷头孔彼此对齐,所述上顶针、下顶针和第一弹性件三者位于所述进液通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还弹性地抵接于所述上顶针和下顶针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上顶针向上滑移至从上方切断所述进液通道之第一位置的趋势,所述第一弹性件还恒具有驱使所述下顶针向下滑移至从下方切断所述进液通道之第二位置的趋势,且所述下顶针上开设有使所述进液通道和下喷头孔在所述下顶针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保持相通的连通通道,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斜顶针位于所述斜喷通道内,所述第二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斜顶针向上滑移至从上方切断所述斜喷通道之第三位置的趋势,所述斜顶针上开设有使所述斜喷通道和斜上喷头孔在所述斜顶针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保持相通的中间通道。
[0016]较佳地,所述中间通道为多个且在所述斜顶针上呈中心对称的布置,所述中间通道为一贯穿所述斜顶针之侧面和顶面的缺槽结构,所述缺槽结构的槽底壁面为一第一斜
面,所述第一斜面由所述斜顶针之侧面至所述斜顶针之顶面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连通通道为多个且在所述下顶针上呈中心对称的布置,所述连通通道为一贯穿所述下顶针之侧面和底面的凹陷缺槽,所述凹陷缺槽的槽顶壁面为一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由所述下顶针之侧面至所述下顶针之底面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进液通道和下喷头孔两者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斜喷通道和斜上喷头孔两者的中心线相重合,且所述进液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斜喷通道的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为15至30度。
[0017]较佳地,所述喷头本体包含接头、上壳体、中间壳体及下壳体,所述接头向下依次穿过所述上壳体和中间壳体再与所述下壳体螺纹连接,所述接头还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夹紧所述上壳体和中间壳体,且所述接头与所述上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中间壳体之间及所述中间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各设有密封圈,所述斜喷通道形成于所述上壳体和中间壳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雾化设备,包括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雾化设备还包括蠕动泵及最大耐压值大于或等于2MPa的弹性编织软管,所述蠕动泵中的泵头包含下方的固定部、沿所述泵头的上下方向相对所述固定部做开闭运动的配合部、可于所述固定部上做旋转运动的旋转座及装配于所述旋转座的滚轮,所述滚轮沿所述旋转座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圆形轨迹的径向凸出所述旋转座;在所述配合部和固定部闭合时,所述弹性编织软管共同置于所述配合部和固定部之间及所述配合部和滚轮之间,所述弹性编织软管还具有位于所述泵头外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喷头装配连接,所述滚轮在跟随所述旋转座旋转的过程中具有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下方接触和挤压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工作行程及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脱离接触的非工作行程,所述滚轮在所述工作行程中具有将所述弹性编织软管挤压至极限状态的极限位置,所述滚轮在所述工作行程中使由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入端吸入所述弹性编织软管内的液体以大于或等于2MPa压力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出端输至所述喷头,再由该喷头喷射出;其中,所述滚轮在切换至所述极限位置时与所述配合部之间的最小间隙为:1.5T≤P≤1.9T,T为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单边壁厚,P为最小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盛装容器,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盛装容器装配连接,所述滚轮在所述工作行程中使所述弹性编织软管吸入所述盛装容器所盛装的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鲁尔接头及插接针头,所述鲁尔接头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输入端装配连接,所述鲁尔接头远离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入端的一侧与所述插接针头装配连接,所述插接针头选择性地插于所述盛装容器或从所述盛装容器插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的导引器,所述喷头可沿所述导引器的中空处穿过所述导引器或从所述导引器拔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在所述工作行程中使由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入端吸入所述弹性编织软管内的液体以大于或等于2MPa且小于或等于6Mpa的压力从所述弹性编织软管之输出端输至所述喷头,所述弹性编织软管的最大耐压值大于或等于2Mpa且小于或等于8Mpa;所述泵头内还设有一个或多个抱紧组件,所述多个抱紧组件在所述泵头上呈一左一右的相对布置,所述抱紧组件抱紧所述弹性编织软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压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组件包含装配于所述固定部及配合部中一者的抱合件,所述抱合件包含基体及在所述基体上呈相对排列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两者共同界定出一抱合通道及供所述弹性编织软管沿所述泵头的上下方向压入或移出所述抱合通道的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压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组件还包含装配于所述固定部及配合部中另一者的抵压件,所述抵压件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君康伟邓育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君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