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50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线圈切换阀,包括进水口、出水口A、出水口B、线圈组件、铁芯、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切换腔,所述活塞切换组件设置于线圈组件的中心腔内,包括活塞主体、辅助活塞和弹性件,所述活塞主体与辅助活塞活动连接,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出水口A与切换腔之间设有阀座A,所述出水口B与切换腔之间设有阀座B,所述辅助活塞的端部设有活塞帽,所述活塞帽伸入切换腔中,用于封堵阀座A或阀座B。该阀体用于水箱加泵马桶冲洗系统,可在几毫秒内实现水路切换,避免了冲洗水压不足的问题,并且切换水路后密封可靠,刷圈侧与底冲侧不会相互串水,且有阻断冲洗过程中产生虹吸以及减小冲洗空泡音的功能。中产生虹吸以及减小冲洗空泡音的功能。中产生虹吸以及减小冲洗空泡音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切换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水路切换系统的
,特别是一种线圈切换阀在水路切换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座便器俗称马桶,其冲洗方式通常有直冲式、虹吸式。现有的马桶冲洗用切换阀一般具有两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连接桶壁冲洗侧(RIM侧,即刷圈侧),另一个出水口连接虹吸冲洗侧(JET侧,即底冲侧),通常RIM侧接管出口位于马桶内座圈下方靠近座圈处,JET侧接管出口位置低,位于马桶存水部。
[0003]现有的水箱加泵马桶系统的水路冲洗切换阀一般采用步进电机驱动转动的方式实现JET与RIM两个出水口的切换,上述切换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切换过程较慢(需要1

2秒)浪费时间与水效,切换时两个出水分支会分压,造成冲洗水压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步进电机驱动式切换阀成本较高,而且密封不可靠,存在JET侧与RIM侧相互串水,且会有空气进入水路以及切换阀内,造成冲洗噪音并影响冲洗性能以及用户体验。
[0004]电磁控制切换阀相较于步进电机驱动式切换阀具有切换快、密封性好、成本低、驱动电路简单等优点。但是,一般的电磁控制切换阀只能适用于无压状态的水路切换且流量通径小(因为线圈吸引力小,活塞抬起高度低),将其直接用做马桶切换阀时,无法满足水泵打开时有压状态的水路切换以及需要大流量的冲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线圈切换阀,能够满足有压状态的水路快速切换,并且密封性好、成本低、驱动电路简单。/>[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线圈切换阀,包括进水口、出水口A、出水口B,还包括线圈组件、铁芯、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切换腔,所述活塞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线圈组件的中心腔内,包括活塞主体、辅助活塞和弹性件,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辅助活塞活动连接,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出水口A与切换腔之间设有阀座A,所述出水口B与切换腔之间设有阀座B,所述辅助活塞的端部设有活塞帽,所述活塞帽伸入切换腔中,用于封堵所述阀座A或所述阀座B。
[0007]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辅助活塞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辅助活塞之间的运动距离为a,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铁芯之间的运动距离为b,距离a小于距离b
[0008]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主体的端部设有连接滑杆,所述辅助活塞上开设有滑腔,所述连接滑杆的端部伸入所述滑腔内,并安装有活塞盘,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活塞盘与所述滑腔之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线圈组件未通电时,活塞帽压靠在阀座B上并封堵出水口B,使进水口与出水口A保持通路;所述线圈组件通电时,活塞主体在铁芯的磁力作用下上升,使活塞
帽脱离对阀座B的抵靠,直至活塞主体与铁芯相抵靠,此时活塞帽在辅助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压靠在阀座A上并封堵出水口A,使进水口与出水口B保持通路。
[0010]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活塞上朝向活塞主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设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内具有可供所述连接滑杆伸入的插腔,所述插腔与所述滑腔连通,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活塞盘与所述导向座之间。
[0011]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12]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主体背向辅助活塞的一端通过活塞弹簧与铁芯相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线圈切换阀可用于水箱加泵马桶冲洗系统,采用线圈组件控制活塞切换组件动作进行水路切换,能够在几毫秒内实现水路的切换,减少了因其他出水分支分压造成的冲洗水压不足的问题,并且切换水路后密封可靠,刷圈侧与底冲侧不会相互串水,且有阻断冲洗过程中产生虹吸以及减小冲洗空泡音的功能。其中,活塞切换组件采用两段式结构,在线圈组件通电时,先将上部的活塞主体吸附上去,此时吸引力只要克服活塞弹簧力不存在水压力,弹性件被压缩,活塞主体离铁芯越近吸引力越大,然后活塞主体在磁性吸力作用下克服活塞帽产生的水压力与辅助活塞及活塞帽抬离阀座B,此时辅助活塞与活塞帽不受水压力在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保证了足够的水流量通径高度,直至活塞帽上升至封堵住阀座A,分两步实现了水路切换,克服了因水压无法拉起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不能保证大流量的问题。
[0014]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线圈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切换阀初始及断电状态时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截面图;
[0017]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线圈组件通电后活塞主体拉起后增加吸引力状态时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截面图;
[0019]图5是活塞帽被吸引抬起状态时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截面图;
[0020]图6是切换阀通电最终状态时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一种线圈切换阀,包括进水口101,以及分别接入马桶的桶壁冲洗侧、虹吸冲洗侧的出水口A102、出水口B103,还包括线圈组件1、铁芯2、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进水口101相连通的切换腔100,所述活塞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线圈组件1的中心腔内,包括活塞主体4、辅助活塞5和弹性件6,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活动连接,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6,所述出水口A102与切换腔100之间设有阀座A1021,所述出水口B103与切换腔100之间设有阀座B1031,所述辅助活塞5的端部设有活塞帽52,所述活塞帽52伸入切换腔100中,用于封堵所述阀座A1021或所述阀座B1031。
[0022]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之间的运动距离为a,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铁芯2之间的运动距离为b,距离a小于距离b。
[0023]进一步地,参阅图3,所述活塞主体4的端部设有连接滑杆42,所述辅助活塞5上开设有滑腔510,所述滑腔510上开设有可供所述连接滑杆42伸入的插腔,所述连接滑杆42的端部伸入所述滑腔510内,并安装有活塞盘43,所述弹性件6安装于所述活塞盘43与所述滑腔5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6为弹簧。
[0024]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组件1未通电时,活塞帽52压靠在阀座B1031上并封堵出水口B103,使进水口101与出水口A102保持通路;所述线圈组件1通电时,活塞主体4在铁芯2的磁力作用下上升,使活塞帽52脱离对阀座B1031的抵靠,直至活塞主体4与铁芯2相抵靠,此时活塞帽52在辅助件6的回复力作用下压靠在阀座A1021上并封堵出水口A102,使进水口101与出水口B103保持通路。
[0025]进一步地,参阅图3,所述辅助活塞5上朝向活塞主体4的一端设有连接头51,所述连接头51内开设有滑腔510,所述滑腔510内设有导向座511,所述导向座511内具有可供所述连接滑杆42伸入的插腔,所述插腔与所述滑腔510连通,所述弹性件6安装于所述活塞盘43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切换阀,包括进水口(101)、出水口A(102)、出水口B(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圈组件(1)、铁芯(2)、活塞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进水口(101)相连通的切换腔(100),所述活塞切换组件设置于线圈组件(1)的中心腔内,包括活塞主体(4)、辅助活塞(5)和弹性件(6),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活动连接,两者之间设有弹性件(6),所述出水口A(102)与切换腔(100)之间设有阀座A(1021),所述出水口B(103)与切换腔(100)之间设有阀座B(1031),所述辅助活塞(5)的端部设有活塞帽(52),所述活塞帽(52)伸入切换腔(100)中,用于封堵所述阀座A(1021)或所述阀座B(10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辅助活塞(5)之间的运动距离为a,所述活塞主体(4)与所述铁芯(2)之间的运动距离为b,距离a小于距离b。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4)的端部设有连接滑杆(42),所述辅助活塞(5)上开设有滑腔(510),所述连接滑杆(42)的端部伸入所述滑腔(510)内,并安装有活塞盘(43),所述弹性件(6)安装于所述活塞盘(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明蔡琳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神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