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49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包括与引流管相连通的管体、控制机构和流量传感器,控制机构和流量传感器依次设置在管体上,控制机构设置于流量传感器上游,且控制机构和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机构包括调节装置、驱动装置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与管体相通,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沿支撑结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支撑结构的内部;调节装置包括封堵件、调节针、压力传感器和弹簧,封堵件设于支撑结构入口下方,调节针穿设在封堵件中心并朝向支撑结构入口设置;解决了引流过程中无法及时调节而在脑压瞬间变化时导致的引流液回流造成患者脑部感染或者因脑压变动引发并发症的问题。染或者因脑压变动引发并发症的问题。染或者因脑压变动引发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临床上,脑脊液体外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神经外科疾病的方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各种顽固性脑脊液耳漏、鼻漏、切口漏的治疗,颅内感染、顽固性皮下积液、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0003]脑脊液体外引流是指将引流管置入脑室内,持续将脑脊液引出,一可降低颅内压作用,二可促进炎性脑脊液排出,达到清洁脑脊液、协助治疗脑室炎症作用。脑脊液漏必须要严格控制引流量,避免引流量过大进一步加重低颅压症状,甚至出现硬膜外出血、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传统脑脊液体外引流方法是通过人工调节引流管的相对高度来调节引流量,但是相对高度很难准确控制,容易造成引流过快或引流过度。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颅内压会急剧下降,可导致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脑脊液引流过度可导致低颅压性头痛等并发症。同时,在引流过程中,病人如有翻身或者咳嗽等活动,特别容易引起颅内压强瞬间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引流效果甚至引发其他病症。现有脑脊液引流过程中,为平衡颅内压强,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地调节引流壶的高度从而保持脑脊液或血肿的引流速度及高度,提高了医护人员操作的复杂性及对医护人员数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引流过程中无法及时调节而在脑压瞬间变化时导致的引流液回流造成患者脑部感染或者因脑压变动引发并发症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包括与引流管相连通的管体、控制机构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和流量传感器依次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流量传感器上游,且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调节装置、驱动装置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管体相通,所述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沿所述支撑结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内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封堵件、调节针、压力传感器和弹簧,所述封堵件设于所述支撑结构入口下方,所述调节针穿设在所述封堵件中心并朝向所述支撑结构入口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调节针顶端,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堵件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封堵件设置为圆台状,且所述封堵件中心设置有供所述调节针穿过的通道,所述调节针与通道密封配合,所述封堵件顶端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适配的凹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本体、支撑板和机构盒,所述支撑板和机构盒设置于支撑本体内部,所述支撑板将所述支撑本体分为上端的第一腔室和下端的第二腔室,所述机构盒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
[0011]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腔室内,且所述弹簧下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机构盒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伸缩孔和引流孔,所述支撑板中心设置有所述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周围分布有若干所述引流孔,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若干所述引流孔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伸缩电机和伸缩杆,所述伸缩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构盒内部,且所述伸缩电机上端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传动连接在所述伸缩电机的上端并穿过所述伸缩孔与所述调节针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电机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管体上端为进液口,所述管体下端为出液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封堵件上表面直径大于所述支撑结构入口直径。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一、通过调节针上端的压力传感器和管体下端的流量传感器,实现了对管体压力以及引流流速流量的实时监测,以便于控制系统对驱动装置发出指令,及时对引流的压力和流量进行调节。
[0018]二、通过阻流调节装置的设计可灵活调节流量以及控制引流,将患者在咳嗽或者翻身时因脑压变化多出的引流液及时引流出管体,避免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回流以造成感染引发其他病症。
[0019]三、通过调节针以及传感器的设计,在特殊情况下以及发生压力突然变化时,可通过调节针进入管体内对压力进行调节,既可避免引流液回流造成脑部感染,又可及时调节管内压力以达到平衡脑压的目的,达到比较好的引流效果,并且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1]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主视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状态剖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状态剖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板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封堵件示意图;
[0027]图中:1.管体;2.控制机构;21.调节装置;211.封堵件;212.调节针;213.压力传感器;214.弹簧;215.通道;216.凹槽;22.驱动装置;221.伸缩电机;222.伸缩杆:23.支撑结构;231.支撑本体;232.支撑板;233.伸缩孔;234.引流孔;235.机构盒;236.第一腔室;237.第二腔室;3.流量传感器;4.进液口;5.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包括与引流管相连通的管体1、控制机构2和流量传感器3,控制机构2和流量传感器3依次设置在管体1上,控制机构2设置于流量传感器3上游,可调控引流的流量以及平衡脑压,且控制机构2和流量传感器3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调节装置21和驱动装置22可在控制器的指令下对进入支撑结构23入口的脑脊液流量进行控制,流量传感器3可以对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引流管相连通的管体、控制机构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和流量传感器依次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流量传感器上游,且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脊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调节装置、驱动装置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管体相通,所述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沿所述支撑结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脊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封堵件、调节针、压力传感器和弹簧,所述封堵件设于所述支撑结构入口下方,所述调节针穿设在所述封堵件中心并朝向所述支撑结构入口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调节针顶端,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堵件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脊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设置为圆台状,且所述封堵件中心设置有供所述调节针穿过的通道,所述调节针与通道密封配合,所述封堵件顶端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适配的凹槽。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脊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晶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