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32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包括无人艇,所述无人艇上表面通过补偿装置装载负载平台,所述负载平台上设有视觉探测装置和信号增强装置,所述无人艇底部设有水下挂载装置;所述无人艇的内部包括动力设备和装载舱,所述动力设备包括柴油发电装置和蓄电池组,所述装载舱为多个独立设置的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油馕,所述空腔内油馕以外的空间形成压载水舱,每个油馕均通过油管连接柴油发电装置,每个空腔均连接进出水机构,耗油的同时通过进水挤压油馕,填充压载水舱,维持船体重量,保持船体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搭载不同载荷装置时,可以满足在长时间的任务周期内实现自主定点定位、能源供应提、海上情况监测等功能。海上情况监测等功能。海上情况监测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海洋战略的推进下,无人艇已经大范围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在军事领域广泛用于扫雷、反潜、海上侦查等。在民用领域广泛用于海底地貌测绘、水文监测、环保监测等。由于在执行不同任务时需要不同功能的无人艇,且需要较好的续航及船体稳定性,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实现长期海上定点续航任务的通用无人艇载荷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在搭载不同载荷装置时,可以满足在长时间的任务周期内实现自主定点定位、能源供应提、海上情况监测等功能。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包括无人艇,所述无人艇上表面通过补偿装置装载负载平台,所述负载平台上设有视觉探测装置和信号增强装置,所述无人艇底部设有水下挂载装置;所述无人艇的内部包括动力设备和装载舱,所述动力设备包括柴油发电装置和蓄电池组,所述装载舱为多个独立设置的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油馕,所述空腔内油馕以外的空间形成压载水舱,每个油馕均通过油管连接柴油发电装置,每个空腔均连接进出水机构,耗油的同时通过进水挤压油馕,填充压载水舱,维持船体重量,保持船体稳定。
[0005]进一步的,所述柴油发电装置设于船体的重心位置,所述蓄电池组在船体内部上层两侧分别设置,船体内部下层均匀隔断形成多个空腔。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补偿装置为多根液压缸体,置于无人艇的上表面,与负载平台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视觉探测装置包括置于负载平台顶部的云台稳定装置及置于云台稳定装置上的摄像头。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增强装置包括置于无人艇上表面的卷扬装置及卷扬控制电机,所述卷扬装置的活动端连接有氢气浮空装置,信号收发装置连接线缆同时固定在氢气浮空装置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水下挂载装置包括布放回收装置和末端挂载物,所述无人艇为双体无人艇结构,所述布放回收装置置于两个艇体中间与负载平台底部固定,所述末端挂载物为阻尼重物或AUV吊舱。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阻尼重物为蜂窝结构球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AUV吊舱包括AUV回收舱外壳,置于AUV回收舱外壳入口的光源、置于AUV回收舱外壳内部的夹紧机构、支撑柱及电磁线圈。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可以通过搭载各种载荷装置实现不
同海洋定点续航任务;通过对船体内部油馕和压载水舱的“一舱两用”设计可以维持船体重量平衡且减小内部晃动,最大程度的保持船体的稳定性;通过视觉探测装置的设计,提高了双体无人艇搭载平台的避障及视觉侦查的稳定性;通过设计水下挂载装置,在挂载阻尼重物时,降低无人艇的摇晃角度和漂移速度,当置换末端挂载物可以额外增加船舶对AUV布放回收功能;通过设计信号增强装置,当通讯信号不足时通过该装置将接收信号器放飞到高空,提高信号的接收能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人艇内舱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信号增强装置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下挂载装置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AUV吊舱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如图1所示的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包括无人艇1,所述无人艇1上表面通过补偿装置2装载负载平台3,所述负载平台3上设有视觉探测装置4和信号增强装置5,所述补偿装置2为多根液压缸体,置于无人艇1的上表面,与负载平台3连接。所述无人艇1底部设有水下挂载装置6。通过搭载各种载荷装置可实现不同海洋定点续航任务,例如:当载荷装置为雷达探测平台时可实现在海洋中定点布放侦查雷达形成侦查组网。
[0016]如图2所示,所述无人艇1的内部包括动力设备和装载舱,所述动力设备包括柴油发电装置101和蓄电池组102,所述柴油发电装置101设于船体的重心位置,所述蓄电池组102在船体内部上层两侧分别设置。
[0017]所述装载舱为船体内部下层均匀隔断形成的多个空腔103,每个所述空腔103内均设置油馕104,将油馕作为油舱,所述空腔103内油馕104以外的空间形成压载水舱,每个油馕104均通过油管连接柴油发电装置101,每个空腔103均连接进出水机构,耗油的同时通过进水挤压油馕104,填充压载水舱,维持船体重量,保持船体稳定。
[0018]所述视觉探测装置4包括置于负载平台3顶部的云台稳定装置及置于云台稳定装置上的摄像头。
[0019]如图3所示,所述信号增强装置5包括置于无人艇1上表面的卷扬装置501及卷扬控制电机502,所述卷扬装置501的活动端连接有氢气浮空装置503,信号收发装置连接线缆同时固定在氢气浮空装置503上。当船舶通讯信号较弱时,通过控制电机502带动卷扬装置501收放,将连接线缆的信号接收发射装置,放到半空保证信号稳定。
[0020]所述无人艇1为双体无人艇结构,两个艇体之间设有多个横向支撑架,推进装置位于无人艇的尾部。
[0021]如图4和5所示,所述水下挂载装置6包括布放回收装置603和末端挂载物,所述布放回收装置置于两个艇体中间与负载平台3底部固定,所述末端挂载物为阻尼重物601或
AUV吊舱602,所述阻尼重物601为蜂窝结构球体。所述AUV吊舱602包括AUV回收舱外壳602

1,置于AUV回收舱外壳602

1入口的光源602

2、置于AUV回收舱外壳602

1内部的夹紧机构602

3、支撑柱602

4及电磁线圈602

5。
[0022]在该装置末端挂载阻尼重物601时,驱动齿轮来驱动卷轴将重物下放至一定深度该装置可以将这个船体的重心降低,并且通过对阻尼重物进行蜂窝式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加水下阻力,从而实现水下阻尼的功能,大幅度减缓船舶定点时海流使船舶漂浮不定的情况。在该装置末端挂载AUV吊舱602时,AUV由光源引导进入坞舱,通过夹紧机构完成AUV的位置固定,通过逆转换器和电磁线圈实现AUV的无线充电和信息交互。
[0023]如图6所示,本船舶发动机带ECM,电池组带BMS,均通过CAN总线与控制器相连。左右舱电池组的串联和电器供电由控制器控制分配。配备双发电机,在一个失效的情况下,也可为左右负载电池组和动力电池组充电。全回转静音电推,采用转速闭环控制,可增加扭矩闭环控制;配多叶大倾斜浆,降低脉动压力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艇(1),所述无人艇(1)上表面通过补偿装置(2)装载负载平台(3),所述负载平台(3)上设有视觉探测装置(4)和信号增强装置(5),所述无人艇(1)底部设有水下挂载装置(6);所述无人艇(1)的内部包括动力设备和装载舱,所述动力设备包括柴油发电装置(101)和蓄电池组(102),所述装载舱为多个独立设置的空腔(103),每个所述空腔(103)内均设置油馕(104),所述空腔(103)内油馕(104)以外的空间形成压载水舱,每个油馕(104)均通过油管连接柴油发电装置(101),每个空腔(103)均连接进出水机构,耗油的同时通过进水挤压油馕(104),填充压载水舱,维持船体重量,保持船体稳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发电装置(101)设于船体的重心位置,所述蓄电池组(102)在船体内部上层两侧分别设置,船体内部下层均匀隔断形成多个空腔(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2)为多根液压缸体,置于无人艇(1)的上表面,与负载平台(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无人艇载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探测装置(4)包括置于负载平台(3)顶部的云台稳定装置及置于云台稳定装置上的摄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吴正鑫李玄卢道华王荣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