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气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和安装于试验架上的升降机构,所述试验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的承载板的下方,所述承载板与升降机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传输气瓶至下压板下方的传输机构。其目的是:通过下压板、承载板、升降机构和传输机构相互配合,将气瓶等间距放置于传输机构的上方,利用传输机构将气瓶逐个传输至下压板和承载板之间,承载板上升、下压板下降,对气瓶完成压扁试验,上下料与试验同步进行,试验效率更高。试验效率更高。试验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瓶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瓶广泛应用于充装高压空气、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以及在汽车动力系统中储存压缩天然气,为保证使用安全,需要对筒体质量进行检测,压扁测试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测试。
[0003]压扁测试往往采用液压机进行下压试验,利用工装将气瓶进行固定,液压机驱动上压板对气瓶进行挤压,下压的过程中,利用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记录屈服变形量,达到压扁试验的目的,最后将完成测试的气瓶从工装中取下,等待下一次测试。
[0004]而进行压扁试验时往往需要多组数据,多个气瓶进行测试时,试验和拆装不能同步进行,试验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通过下压板、承载板、升降机构和传输机构相互配合,将气瓶等间距放置于传输机构的上方,利用传输机构将气瓶逐个传输至下压板和承载板之间,承载板上升、下压板下降,对气瓶完成压扁试验,上下料与试验同步进行,试验效率更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和安装于试验架上的升降机构,所述试验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的承载板的下方,所述承载板与升降机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传输气瓶至下压板下方的传输机构。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支撑架和抬升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摇动臂,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摇动臂传动连接,所述抬升架的两侧与多个摇动臂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安装有传输板,所述抬升架和传输板的顶端均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放置槽。这样的结构设计,所述放置槽用于限制气瓶的位置,由于多个摇动臂与抬升架转动连接,使得摇动臂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传输板平行,摇动臂顺时针转动,起始位置时,摇动臂和抬升架均与传输板平行,摇动臂向上抬起后,抬升架将传输板上的气瓶顶起,气瓶脱离传输板,摇动臂转动180
°
时,抬升架均将气瓶沿传输方向移动至传输板的下一个放置槽,摇动臂继续转动180
°
回到起始位置,在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中,液压缸启动完成试压,交替进行气瓶的传输和下压试验。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放置槽采用V形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利用V形槽对气瓶进行限位,可适应多种尺寸规格的气瓶。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多根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
一轴线的两根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传动轴将两侧的第一转动杆连接,使得抬升架运动时更加平稳,不容易出现左右倾斜。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放置槽内安装有电磁铁,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根据抬升架的位置控制电磁铁的启动和关闭。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电磁铁对抬升架上的气瓶进行吸附,防止气瓶在移动时脱离抬升架,感应单元采用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的位置高于传输板,当抬升架与气瓶接触后,抬升架高于传输板、并触发红外传感器,电磁铁启动,抬升架将气瓶放置于传输板前,抬升架再次触发红外传感器,电磁铁关闭,使得气瓶在转移的过程中不易脱离。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摇动臂包括第一转动杆和摇杆,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定位座,所述第一转动杆与定位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传动连接,所述摇杆与第一转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摇杆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抬升架转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摇杆做圆周运动,摇杆带动抬升架做圆周运动,从而完成对气瓶的传输。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限位座、升降板和两个升降杆,所述限位座安装于承载板的下方,所述限位座两侧均竖直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座于承载板的下方竖直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分别与第二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槽连通,所述升降杆固定安装于连接板的下方、并滑动安装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升降板滑动安装于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并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位于所述升降杆和升降板之间,所述传动板与升降杆、升降板的接触面均为斜面。这样的结构设计,液压缸带动连接板移动,升降杆沿第一限位槽移动,升降杆推动传动板,两侧的传动板相互靠近,升降板沿第二限位槽上升,使得承载板将传输板上的气瓶顶起,气瓶脱离传输板,液压缸继续移动,下压板对气瓶进行挤压,完成压扁试验。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承载板采用V形板。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V形板对气瓶限位,防止在压扁试验时,气瓶脱离承载板。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1、通过下压板、承载板、升降机构和传输机构相互配合,将气瓶等间距放置于传输机构的上方,利用传输机构将气瓶逐个传输至下压板和承载板之间,承载板上升、下压板下降,对气瓶完成压扁试验,上下料与试验同步进行,试验效率更高。
[0017]2、驱动电机带动多个摇动臂转动,由于多个摇动臂与抬升架转动连接,使得摇动臂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传输板平行,摇动臂顺时针转动,起始位置时,摇动臂和抬升架均与传输板平行,摇动臂向上抬起后,抬升架将传输板上的气瓶顶起,气瓶脱离传输板,摇动臂转动180
°
时,抬升架均将气瓶沿传输方向移动至传输板的下一位置,摇动臂继续转动180
°
回到起始位置,在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液压缸启动完成试压,交替进行气瓶的传输和下压试验,驱动电机可持续运行,不需要反复启停。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实施例装载气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实施例中传输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实施例中传输机构部分的剖视图二;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实施例中传输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实施例中限位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实施例中升降机构下压状态的剖视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8]试验架11、液压缸12、连接板13、下压板14、
[0029]承载板21、限位座22、第一限位槽221、第二限位槽222、第三限位槽223、升降板23、升降杆24、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架(11)和安装于试验架上的升降机构,所述试验架(11)上安装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上设有下压板(14),所述下压板(14)的下方设置有承载板(21),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的承载板(21)的下方,所述承载板(21)与升降机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传输气瓶至下压板(14)下方的传输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3)包括支撑架(31)和抬升架(34),所述支撑架(3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2),所述支撑架(3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摇动臂(33),所述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摇动臂(33)传动连接,所述抬升架(34)的两侧与多个摇动臂(3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3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传输板(35),所述抬升架(34)和传输板(35)的顶端均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摇动臂(33)靠近驱动电机(32)的一侧设置有链轮,同一侧的链轮之间绕设有链条(3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采用V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瓶压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动臂(33)包括第一转动杆(332)和摇杆(333),所述支撑架(31)上设有定位座(331),所述第一转动杆(332)与定位座(33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332)传动连接,所述摇杆(333)与第一转动杆(33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崧,康笃刚,陈杰,张学林,周于,曹祖东,邱勇军,李宗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