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吞耦合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72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非常规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常规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21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成为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我国低渗致密油藏储量丰富,约占全国石油储量的2/3以上,开发潜力巨大,如何补充地层能量成为该类油藏开发的难点。水驱能够有效补充地层亏空,但由于注入压力过高,储层强水敏性,难以有效驱替原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低渗致密油气资源占比逐年增加,研究者们发现特低渗透油藏水驱难以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相关的提高采收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大量室内实验研究表明,CO2具有膨胀增能、抽提降粘的作用,矿场实施CO2吞吐能够有效解决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注不进、采不出、采油速度低、采收率低”的难题。然而,常规CO2吞吐模式以同步吞吐为主,井组之间缺乏协同,单井吞吐波及范围有限,储层动用程度较低。因此,提出了一种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及方法。井组通过交替吞吐,实现同一口井既是注入井,也是采油井,充分发挥“注





采”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提高井间储量动用程度。
[0003]邓振龙等人(2022)设计了双岩心CO2驱

吞耦合实验,对比分析不同注采参数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Chen等人(2022)设计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替实验装置,模拟了连续注气、同步注气和异步注气三种方式,然而他们都忽略了多井注气时井间形成的不稳定的压力场对驱油效果的影响。Kong等人(2016)在研究多井协同驱

吞耦合技术时已经强调,井间干扰会显著影响邻井产油量。
[0004]然而,在传统的多井协同驱

吞耦合实验装置中,只针对地层中的一口井,甚至两口井开展注气实验,进而完成多井协同驱

吞耦合模拟。在讨论邻井的影响时,没有考虑注气过程中,邻井工作制度变化带来的井间干扰对多井协同驱

吞耦合实验结果造成的较大误差,但是真实地层条件下井间干扰的影响不能忽略,因此会降低采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实验装置没有考虑注气过程中,邻井工作制度变化带来的井间干扰对多井协同驱

吞耦合实验结果造成的较大误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包括高压自动泵、第一阀门、二氧化碳配样器、地层原油配样器、四通阀、真空泵、恒温箱、第一压力表、第一耦合单元、第二压力表、第二耦合单元、第三压力表和计量单元;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高压自动泵连接,所述二氧化碳配样器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并与所述四通阀的a端口连接,所述地层原油配样器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并与所述四通阀的b端口连接,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四通阀的d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表与所述四通阀的c端口连
接,所述第一耦合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表远离所述四通阀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一耦合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压力表的一侧,所述第二耦合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压力表远离所述第一耦合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三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二耦合单元远离所述第二压力表的一侧,所述计量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压力表远离所述第二耦合单元的一侧,所述二氧化碳配样器、所述地层原油配样器、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耦合单元、所述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耦合单元和所述第三压力表均位于所述恒温箱内。
[0007]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单元包括第一岩心夹持器和第一围压泵,所述第一岩心夹持器与所述第一压力表连接,并位于所述恒温箱内,所述第一围压泵与所述第一岩心夹持器连接,并位于所述恒温箱外。
[0008]其中,所述第二耦合单元包括第二岩心夹持器、第三岩心夹持器、第二围压泵和第三围压泵,所述第二岩心夹持器和所述第三岩心夹持器并联,均位于所述恒温箱内,且所述第二压力表和所述第三压力表连接在并联的所述第二岩心夹持器和所述第三岩心夹持器的两侧,所述第二围压泵与所述第二岩心夹持器连接,并位于所述恒温箱外,所述第三围压泵与所述第三岩心夹持器连接,并位于所述恒温箱外。
[0009]其中,所述计量单元包括第二阀门、回压阀、分离器、气量计和回压泵,所述第二阀门、所述回压阀、所述分离器和所述气量计依次连接,均位于所述恒温箱外,且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压力表连接,所述回压泵与所述回压阀连接,并位于所述回压阀的一侧。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的密封性;S2选取岩心A、岩心B和岩心C洗净烘干后,分别放入第一岩心夹持器、第二岩心夹持器和第三岩心夹持器中,恒温箱模拟地层温度106℃;连接四通阀的d、c端口,关闭第二阀门,将岩心抽真空;然后连接四通阀的a、b端口,打开第二阀门,通过高压自动泵推动地层原油配样器内的地层原油,使岩心饱和原油;S3连接四通阀的a、c端口,设定高压自动泵压力恒定,推动二氧化碳配样器内的二氧化碳直至第一压力表与高压自动泵压力相同时,关闭四通阀的c端口,焖井12h,模拟岩心A注气焖井;S4增大第一岩心夹持器入口压力,关闭四通阀的c端口,打开第二阀门,分阶段降低压力,记录第二压力表的示数变化,采用分离器计量岩心A产油量,采用气量计计量岩心A产气量,模拟岩心A驱

吞耦合;S5将第一耦合单元和第二耦合单元的位置对调;S6连接四通阀的a、c端口,设定高压自动泵压力恒定,推动二氧化碳配样器内的二氧化碳直至第一压力表与高压自动泵压力相同时,关闭四通阀的c端口,焖井12h,模拟岩心B、C注气焖井;S7增大第二岩心夹持器和第三岩心夹持器的入口压力,关闭四通阀的c端口,打开第二阀门,分阶段降低压力,记录第二压力表的示数变化,采用分离器计量岩心B和岩心C产油量,采用气量计计量岩心B和岩心C产气量,模拟岩心B、C驱

吞耦合;S8重复步骤S3~S7至预设次数,分别计算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采出程度。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基于提高采收率理论开展井间干扰分析,克服了常规CO2吞吐对储层动用程度的限制及双岩心驱

吞耦合装置忽略井间干扰的不足,同时改善了同井缝间异步注采对缝外低渗透储层的动用。本专利技术考虑了井间干扰的影响,模拟真实储层条件下的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增油效果,所得结果更加合理可靠。通过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自动泵、第一阀门、二氧化碳配样器、地层原油配样器、四通阀、真空泵、恒温箱、第一压力表、第一耦合单元、第二压力表、第二耦合单元、第三压力表和计量单元;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高压自动泵连接,所述四通阀具有a端口、b端口、c端口和d端口,所述二氧化碳配样器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并与所述四通阀的a端口连接,所述地层原油配样器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并与所述四通阀的b端口连接,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四通阀的d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表与所述四通阀的c端口连接,所述第一耦合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表远离所述四通阀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一耦合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压力表的一侧,所述第二耦合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压力表远离所述第一耦合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三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二耦合单元远离所述第二压力表的一侧,所述计量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压力表远离所述第二耦合单元的一侧,所述二氧化碳配样器、所述地层原油配样器、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耦合单元、所述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耦合单元和所述第三压力表均位于所述恒温箱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单元包括第一岩心夹持器和第一围压泵,所述第一岩心夹持器与所述第一压力表连接,并位于所述恒温箱内,所述第一围压泵与所述第一岩心夹持器连接,并位于所述恒温箱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单元包括第二岩心夹持器、第三岩心夹持器、第二围压泵和第三围压泵,所述第二岩心夹持器和所述第三岩心夹持器并联,均位于所述恒温箱内,且所述第二压力表和所述第三压力表连接在并联的所述第二岩心夹持器和所述第三岩心夹持器的两侧,所述第二围压泵与所述第二岩心夹持器连接,并位于所述恒温箱外,所述第三围压泵与所述第三岩心夹持器连接,并位于所述恒温箱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多井协同多周期驱

吞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勇孙玉王宁张皓川龙科吉陈焜洪迎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