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449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利用BIM技术建立筒体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图;根据所述筒体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图,建立模板结构的三维模型图,将所述模板结构划分为若干块单元模板并获取每块所述单元模板的编号、尺寸以及安装位置;模拟所述单元模板的排布,以获取合适的模板施工方案;根据所述模板施工方案,对应所述筒体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位置于施工面之上拼装所述单元模板以形成异形曲面造型的模板结构;向所述模板结构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异形曲面造型的筒体混凝土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模板拼装的准确性,保障了混凝土成型的效果。了混凝土成型的效果。了混凝土成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建筑立面已被各种灵活多变的弧形曲线结构代替,各种形式的异形混凝土结构不断涌现,为其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异形曲面筒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其筒体是不规则的锥体状,形状自下而上不规划发展、变形,施工工艺相当复杂,通常根据施工图纸,拼接模板,一旦模板拼接发生偏差,将影响异形曲面造型的成型效果。因此,如何确保异形曲面筒状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准确性是本申请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支模施工难以确保曲面筒状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准确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利用BIM技术建立筒体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图;
[0006]根据所述筒体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图,建立模板结构的三维模型图,将所述模板结构划分为若干块单元模板并获取每块所述单元模板的编号、尺寸以及安装位置;
[0007]模拟所述单元模板的排布,以获取合适的模板施工方案;
[0008]根据所述模板施工方案,对应所述筒体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位置于施工面之上拼装所述单元模板以形成异形曲面造型的模板结构;
[0009]向所述模板结构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异形曲面造型的筒体混凝土结构。r/>[0010]本专利技术利用BIM技术建立筒体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图和模板结构的三维模型图,将所述模板结构划分为若干块单元模板并获取每块所述单元模板的编号、尺寸以及安装位置,模拟并确定单元模板较佳的施工方案,提高了模板拼装的准确性,保障了混凝土成型的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筒体混凝土结构内部中空且顶部为敞口;
[0012]所述模板结构包内模板层和外模板层;
[0013]在施工所述模板结构时,提供拉结杆,先拼装连接所述内模板层的单元模板,并沿所述内模板层的高度方向于所述内模板层上间隔地穿设安装若干排所述拉结杆,于所述内模板层的外侧拼装连接所述外模板层的单元模板,使所述拉结杆穿设安装于所述外模板层的单元模板上以通过若干排所述拉结杆将所述外模板层和所述内模板层安装固定,并使所述外模板层和所述内模板层间形成一浇筑空间;
[0014]在浇筑筒体混凝土结构内,向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异形曲面造型的筒体混凝土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所述模板结构时,在所述内模板层内拼装支撑架,使所述支撑架支撑固定于所述内模板层的内壁上。
[0016]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拉结杆的端部伸入所述内模板层内形成连接端;
[0017]在拼装所述支撑架时,提供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将所述横向支撑杆支撑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拉结杆的连接端上,将所述纵向支撑杆竖向地立设于施工面之上且位于所述内模板层内,将所述纵向支撑杆与所述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端对应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杆;
[0019]在安装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杆和所述连接端时,使所述连接端夹设于对应的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杆之间。
[0020]所述拉结杆伸出所述外模板层外形成拉结端;
[0021]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安装所述外模板层的单元模板时,提供钢管和卡套件,所提供的钢管呈与所述外模板层相适配的弧形状,沿所述外模板层的高度方向将若干对所述钢管间隔地挡设于所述外模板层的外壁上,使一对所述钢管夹住对应的一排所述拉结杆且所述拉结杆的拉结端伸出一对所述钢管外,将所述卡套件套设安装于所述拉结端上并卡套于一对所述钢管上以使一对所述钢管压紧固定于所述外模板层上。
[0022]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凝土采用白色清水混凝土。
[0023]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凝土内加入有减水剂。
[0024]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和/或聚羧酸系减水剂。
[0025]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拼装所述单元模板之前,提供面板和边框,将所述边框沿所述面板的边缘安装固定于所述面板上;
[0026]在拼装所述单元模板时,将相邻两个所述单元模板的边框对贴且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
[0027]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安装所述边框时,提供加劲肋,将所述加劲肋支撑连接于所述边框内。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31]符号说明:模板结构10,内模板层11,外模板层12,浇筑空间13,单元模板14,支撑架20,横向支撑杆21,纵向支撑杆22,钢管30,卡套件40,拉结杆5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本方法运用试验方法进行大流态白色清水混凝土研制,对设计要求成型效果进行了解以后,研究影响结构成型效果的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挑选出最适合本项目的白色混凝土配合比。利用BIM软件进行建模,确定钢模尺寸及分块数据,设计加固方式,对模板安装、拼接、拆除等步骤进行详细分解,提高模板精度,增加混凝土成型效果。确定复杂造型处混凝土浇筑顺序,确保清水混凝土成型质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0035]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S101:利用BIM技术建立筒体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图;
[0037]S102:根据所述筒体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图,建立模板结构10的三维模型图,将所述模板结构10划分为若干块单元模板14并获取每块所述单元模板14的编号、尺寸以及安装位置;
[0038]S103:模拟所述单元模板14的排布,以获取合适的模板施工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利用BIM技术建立筒体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图;根据所述筒体混凝土结构的三维模型图,建立模板结构的三维模型图,将所述模板结构划分为若干块单元模板并获取每块所述单元模板的编号、尺寸以及安装位置;模拟所述单元模板的排布,以获取合适的模板施工方案;根据所述模板施工方案,对应所述筒体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位置于施工面之上拼装所述单元模板以形成异形曲面造型的模板结构;向所述模板结构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异形曲面造型的筒体混凝土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混凝土结构内部中空且顶部为敞口;所述模板结构包内模板层和外模板层;在施工所述模板结构时,提供拉结杆,先拼装连接所述内模板层的单元模板,并沿所述内模板层的高度方向于所述内模板层上间隔地穿设安装若干排所述拉结杆,于所述内模板层的外侧拼装连接所述外模板层的单元模板,使所述拉结杆穿设安装于所述外模板层的单元模板上以通过若干排所述拉结杆将所述外模板层和所述内模板层安装固定,并使所述外模板层和所述内模板层间形成一浇筑空间;在浇筑筒体混凝土结构内,向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异形曲面造型的筒体混凝土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所述模板结构时,在所述内模板层内拼装支撑架,使所述支撑架支撑固定于所述内模板层的内壁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曲面筒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杆的端部伸入所述内模板层内形成连接端;在拼装所述支撑架时,提供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红亮齐胜郁风风王宁陆松飞黄森肖瑶吴云胜许荣徐泽森张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