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新型有源滤波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46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新型有源滤波算法,属于电网谐波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基于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新型有源滤波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新型有源滤波算法,属于电网谐波治理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子化设备的广泛应用,造成电网谐波问题频繁出现,降低了供电网络的电能质量。同时供电方及电力系统设备、用户和用电器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抑制谐波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3]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可以实时准确地抑制谐波及补偿无功,同时防止与电网阻抗发生谐振,所以在抑制谐波、补偿无功和提高电能质量方面得到广泛应用。APF根据应用场合电源相数可分为:单相APF应用在低功率场合,即100kVA以下;三相APF应用在中、高功率(100kVA以上)场合,而三相又包括: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制。
[0004]单相Shunt

APF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非线性负载工作时会产生谐波电流,谐波和无功电流检测电路可以获取负载电流中的谐波电流,再经过电流跟踪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可以获得与谐波电流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补偿电流,并将其反馈到电网中,从而达到抑制谐波电流的目的,使得电网电流波形趋于较好的正弦波形。由此可以发现单相并联型APF主要有两个部分:谐波和无功电流检测电路和电流补偿部分。
[0005]a.常见谐波电流检测
[0006]APF装置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是确保其良好工作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谐波电流检测技术相对成熟,常用的方法有:
[0007]FFT检测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检测周期内的信号离散化,再用DFT进行分解,可获得基波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的相位和幅值,最后通过反变换运算就可得到所需的补偿信号。FFT可以消除特定次数的谐波,但计算过程中需要经过点乘和低通滤波器,将导致FFT具有一定的延迟且计算量较大。
[0008]DFT检测法,和FFT都是基于DFT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但DFT只需要对最新的采样点和窗内最初的点进行计算,相比较而言,DFT计算量明显较小,运算速度大大提高。该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只适用于负载缓慢变化的系统即动态响应速度较慢。
[0009]小波变换检测法,由傅立叶变换发展而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方法,它克服了傅立叶变换不断地从时域和频域提取信息的缺点,但其稳定性受小波基选取的影响大且存在计算量大的缺点。
[0010]b.常见电流跟踪控制
[0011]电流跟踪控制策略是单相并联APF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常用的控制策略有滞环电流控制、三角波比较控制、PI控制、PR控制等。
[0012]PI控制策略对谐波的抑制效果较差,难以满足精度要求,且其对高次谐波的抑制能力十分有限,单纯应用PI电流控制策略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无法满足谐波补偿的要求。现阶段,结合PI控制和其它控制策略的电流控制策略大量地被运用到有源电力滤波器中。
[0013]PR谐振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谐波,但其只能选择性地补偿谐波,当需要补偿较多的谐波信号时,控制算法会复杂,造成整个控制器结构复杂,实际应用成本高,不易进行数字化。重复控制策略抑制谐波的静态性能很好,但是重复控制系统前向通道上设有延迟环节,当谐波发生突变的时候,其动态响应速度较慢,至少经过一个基波周期方可做出反应。因此,通常将重复控制与具有快速动态响应性能的控制方法相结合,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0014]滞环电流控制是一种利用电流瞬时值比较的闭环控制方式,其原理简单,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好,但其控制精度受环宽影响,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宽。另外该方法开关频率变化较大,容易引起开关噪声与脉冲电流。
[0015]三角波比较控制原理也比较简单,和滞环电流控制原理相似,两者都是闭环控制系统,该方法动态响应快,但最大的不足是三角调制波的频率固定,将导致功率器件一直运行在高频状态增加了器件的损耗,且输出含有与其同频率的谐波量,同时该控制方法的硬件电路实现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新型有源滤波算法,改进抑制谐波。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新型有源滤波算法,包括基于i
p

i
q
理论的单相电流谐波检测;然后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采用新型有源滤波器电流跟踪比较方法,产生补偿电流,使电流波形更好的正弦化。
[0018]优选地,所述基于i
p

i
q
理论的单相电流谐波检测具体如下:
[0019]设单相电流为:
[0020][0021]式中,i
α
(t)为实时单相电流,I
n
为单相电流幅值,n为谐波次数,为n次谐波下电压与电流的相角差,ω0为系统的电角频率;
[0022]那么另一相虚拟电流的表达式为:
[0023][0024]因此根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可以得到i
p
、i
q
表达式为:
[0025][0026]式中,I为电流基波分量幅值,为电压电流基波相角差,i
p
、i
q
为基波电流的交流分量,C
dq
为两相静止坐标αβ到dq坐标的变换公式,iα、iβ为直角坐标下的电流分量;
[0027]将滤波后的瞬时电流直流分量在反变换,就能的实时的基波电流;
[0028][0029]式中i

、i

分别为坐标αβ下电流基波分量,为dq坐标到两相静止坐标αβ的变换公式,为dq坐标下的电流直流分量,I1为直流坐标系统下电流的幅值;
[0030]最终,谐波电流分量为:
[0031]i
h
=i
a

i

[0032]式中i
h
为实时电流谐波分量,i
a
为a相电流瞬时值。
[0033]优选地,所述新型有源滤波器电流跟踪比较方法采用PI控制器。
[0034]优选地,所述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G(s)表达式为:
[0035][0036]式中,K
p
和K
i
分别为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s为负频率。
[0037]优选地,所述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新型有源滤波模型如下:
[0038][0039][0040][0041][0042][0043][0044][0045][0046][0047]式中,i
dc
为直流电流,为直流电压给定值;u
dc
为直流电压测量值;i
d
为d轴电流;C
αβ
为直角坐标变换矩阵;C
dq
为dq坐标变换矩阵;为d轴电流计算值、为q轴电流计算值、为控制电流计算值;L
d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新型有源滤波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i
p

i
q
理论的单相电流谐波检测;然后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采用新型有源滤波器电流跟踪比较方法,产生补偿电流,使电流波形更好的正弦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抑制振荡的增量反馈控制新型有源滤波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i
p

i
q
理论的单相电流谐波检测具体如下:设单相电流为:式中,i
α
(t)为实时单相电流,I
n
为单相电流幅值,n为谐波次数,为n次谐波下电压与电流的相角差,ω0为系统的电角频率;那么另一相虚拟电流的表达式为:因此根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可以得到i
p
、i
q
表达式为:式中,I为电流基波分量幅值,为电压电流基波相角差,i
p
、i
q
为基波电流的交流分量,C
dq
为两相静止坐标αβ到dq坐标的变换公式,iα、iβ为直角坐标下的电流分量;将滤波后的瞬时电流直流分量在反变换,就能的实时的基波电流;式中i

、i

分别为坐标αβ下电流基波分量,为dq坐标到两相静止坐标αβ的变换公式,为dq坐标下的电流直流分量,I1为直流坐标系统下电流的幅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大石栋材孙彦滨荆延飞周长金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正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