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雾化装置及内置雾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38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雾化装置及内置雾化方法,涉及雾化装置领域,包括缸筒,所述缸筒上固定有文丘里喷嘴,以及开设有多个用于流出雾化介质的介质出口,所述文丘里喷嘴具有喷射口、用于进入压缩空气的空气进口和位于喷射口与空气进口之间的小径段,所述喷射口位于缸筒内使得物料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缸筒内;所述小径段处开设有能够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产生负压的吸取口;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有出口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随时调取雾化介质,不会造成雾化介质的大量浪费;通过两次雾化,保证雾化介质的颗粒度满足使用要求。满足使用要求。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雾化装置及内置雾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置雾化装置及内置雾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雾化是指通过喷嘴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操作。在很多领域中均需要雾化装置将物质进行雾化;如在切削加工时候,需要对润滑冷却剂进行雾化,利用雾化喷头将润滑冷却剂进行雾化喷射在切削加工的位置,雾化后的润滑冷却剂更容易受热蒸发,从而并且不会出现残留,更符合“绿色加工”的要求;并且采用雾化装置将润滑冷却剂进行雾化后作用在加工位置,润滑时更节省润滑冷却剂的使用。
[0003]目前市面上的雾化装置多种多样,但是均为外置雾化装置,如雾化喷头,雾化介质在喷嘴处生成;雾化喷头产生的雾化介质会在空气中飘散,从而存在大量的雾化介质不能完全作用在需要作用的位置,从而造成大量的雾化介质浪费,增加成本;并且雾化喷头只能进行一次雾化,会限制雾化介质的颗粒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置雾化装置及内置雾化方法,能够随时调取雾化介质,不会造成雾化介质的大量浪费;通过两次雾化,保证雾化介质的颗粒度满足使用要求。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雾化装置,包括缸筒,所述缸筒上固定有文丘里喷嘴,以及开设有多个用于流出雾化介质的介质出口,所述文丘里喷嘴具有喷射口、用于进入压缩空气的空气进口和位于喷射口与空气进口之间的小径段,所述喷射口位于缸筒内使得物料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缸筒内;所述小径段处开设有能够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产生负压的吸取口;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有出口阀。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吸取口处设置有能够调节进入小径段的液体流量的流量阀。
[0007]进一步地,所述缸筒内设置有将缸筒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网板,所述喷射口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出口阀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存放需要雾化的液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上方,并且所述网板具有网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喷射口正向朝向所述网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有管接头,所述出口阀装配于管接头与介质出口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进口连接有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机。
[0012]进一步地,所述缸筒上设置有安全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阀位于缸筒的顶部,并且所述安全阀处设置有过滤雾化介质的过滤器。
[0014]一种内置雾化方法,运用所述的内置雾化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能够产生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机连接于空气进口;S2:向缸筒中充入需要雾化的液体;S3: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从空气进口处进入文丘里喷嘴中;S4:压缩空气在空气进口与小径段之间受到受限流动,压缩空气经过文丘里喷嘴的小径段时候产生文丘里效应形成高速气流,吸取口处形成相对负压从缸筒中吸取待雾化的液体;S5:待雾化的液体从吸取口进入到文丘里喷嘴后与高速气流混合,并且待雾化的液体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下发生初次雾化;S6:发生了初次雾化的液体在高速气流的携带下,从文丘里喷嘴的喷射口高速喷出,初次雾化的液体高速撞击缸筒内部结构再次发生雾化;S7:经历了两次雾化的液体形成液雾存储在缸筒中,完成内置雾化,等待使用。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内置雾化能够使得待雾化的液体在雾化后存放在缸筒内,可以在使用时候直接调取已经完成雾化的雾化介质,相比较外置雾化更容易形成线型喷射,从而更容易将雾化介质作用于需要作用的位置位置,减少雾化介质逃逸到空气中,并且未使用的雾化介质也能保留在缸筒中,综合的达到大量减少润滑油浪费的目的,提高润滑和冷却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文丘里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

空气压缩机;2

文丘里喷嘴;21

空气进口;22

吸取口;23

喷射口;24

小径段;3

缸筒;31

第一腔室;32

第二腔室;4

出口阀;5

网板;51

网孔;6

流量阀;7

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8]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9]实施例1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内置雾化装置,包括缸筒3,所述缸筒3上固定有文丘里喷嘴2,以及开设有多个用于流出雾化介质的介质出口,所述文丘里喷嘴2具有喷射口23、用于进入压缩空气的空气进口21和位于喷射口23与空气进口21之间的小径段24,所述喷射口23位于缸筒3内使得物料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缸筒3内;所述小径段24处开设有能够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产生负压的吸取口22,吸取口22与存放有待雾化液体的液箱连接,能够从液箱中吸取待雾化的液体;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有出口阀4。
[0020]具体的,压缩空气从空气进口21进入文丘里喷嘴2后被受限流动,受限流动的压缩空气在通过缩小的过流端面(小径段24)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即压缩空气形成高速气流,其流速与过流断面成反比,而由伯努利定律可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文丘里现象),小径段24处的压力低于液箱内的压力时候,液箱内的待雾化液体从吸取口22处被吸取进入文丘里喷嘴2与高速气流混合,并且受到高速气流的冲击发生初步的雾化,随后从喷射口23向缸筒3内部喷射,高速撞击在缸筒3内部受撞击的部件(如下文的网板5或/和缸筒3内壁)上,再次雾化形成液雾,完成内置雾化的整个过程。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口阀4可以选用具有一定的开启压力的阀门,如球阀、安全阀7等常规的具有开启压力的阀体;因为随着高速气流不断进入到缸筒3内,缸筒3内的气压会升高,当缸筒3内的压力达到出口阀4的开启压力时候,出口阀4自动开启,而缸筒3内的高气压会作为缸筒3内的雾化介质和空气输送出缸筒3的动力,达到无需其他输送装置进行输送的目的;该方式对于具有腐蚀性的待雾化的液体,发生初步雾化的前后、再次雾化的前后均没有运输的动力装置(如蠕动泵),完全依靠压力差实现介质的流动,减少了动力装置购买、运行、维护的成本。
[0022]在本实施例中,完成内置雾化的雾化介质全部被约束在缸筒3中,使用时根据使用的量调取所需要的雾化介质,未使用的雾化介质乃存储在缸筒3中;相对于外置雾化产生的雾化介质,其雾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3),所述缸筒(3)上固定有文丘里喷嘴(2),以及开设有多个用于流出雾化介质的介质出口,所述文丘里喷嘴(2)具有喷射口(23)、用于进入压缩空气的空气进口(21)和位于喷射口(23)与空气进口(21)之间的小径段(24),所述喷射口(23)位于缸筒(3)内使得物料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缸筒(3)内;所述小径段(24)处开设有能够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产生负压的吸取口(22);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有出口阀(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口(22)处设置有能够调节进入小径段(24)的液体流量的流量阀(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3)内设置有将缸筒(3)分割成第一腔室(31)和第二腔室(32)的网板(5),所述喷射口(23)位于第一腔室(31)内;所述出口阀(4)与第一腔室(31)连通;所述第二腔室(32)用于存放需要雾化的液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31)位于第二腔室(32)上方,并且所述网板(5)具有网孔(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口(23)正向朝向所述网板(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有管接头,所述出口阀(4)装配于管接头与介质出口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成杨双东韩俊峰周奎蔡云松刘桂花王鹏伟张永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