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处理器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29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处理器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转速以及第二转速,确定车辆的变速箱的第一需求速比,其中,第一转速为车辆的发动机的最大转速,第二转速为变速箱的实际转速,预定条件包括第三转速大于发动机的最大怠速,第三转速为发动机的实际转速;根据车辆的实际车速以及第三转速,确定变速箱的第二需求速比;确定最终需求速比为第一需求速比与第二需求速比中的最大值;根据最终需求速比,调整变速箱的需求速比,以减小第三转速。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反向倒拖的解决方案成本较高的问题。决方案成本较高的问题。决方案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处理器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处理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整车运行在换向或者下坡等工况时,发动机制动会出现很严重的倒拖(也叫反拖)现象,即发动机实际转速会瞬时提升超出发动机最高怠速一定数值,此时发动机转速较大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的损坏,并且会造成动力损失,给驾驶员带来较差的驾驶体验。
[0003]针对此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为修改动力系统的齿轮结构,即修改后的防倒拖齿轮结构包括惰齿轮,惰齿轮的一侧与动力涡轮输出齿轮相啮合,惰齿轮的另一侧与曲轴齿轮相啮合,所述惰齿轮的轴孔中安装在发动机支架上,在惰齿轮的内部集成有超越离合器,动力涡轮输出齿轮与曲轴齿轮之间能够实现离合,当惰齿轮的转速低于曲轴齿轮的转速时,超越离合器实现传递路径的分析,当惰齿轮的转速高于曲轴齿轮的转速时,超越离合器实现力矩向曲轴齿轮的正向传递,有效避免了发动机反向倒拖。
[0004]所述方法采用修改防倒拖齿轮结构来解决发动机反向倒拖问题,这是从硬件结构上做的改变,成本高,且适用面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处理器和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反向倒拖的解决方案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转速以及第二转速,确定车辆的变速箱的第一需求速比,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为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最大转速,所述第二转速为所述变速箱的实际转速,所述预定条件包括第三转速大于所述发动机的最大怠速,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根据所述车辆的实际车速以及所述第三转速,确定所述变速箱的第二需求速比;确定最终需求速比为所述第一需求速比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中的最大值;根据最终需求速比,调整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以减小所述第三转速。
[0007]可选地,根据第一转速以及第二转速,确定车辆的变速箱的第一需求速比,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转速以及所述第二转速,确定所述第一需求速比为所述第二转速与所述第一转速之比。
[0008]可选地,所述车辆的车速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对应关系,所述车辆的所述加速度与速比变化率的对应关系为第二对应关系,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与所述速比变化率的补偿值的对应关系为第三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车辆的实际车速以及所述第三转速,确定第二需求速比,包括:根据所述实际车速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实际车速相同的所述车速对应的所述加速度为目标加速度;根据所述目标加速度以及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加速度相同的所述加速度对应的所述速比变化率为目标速比变化率;
根据所述第三转速以及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转速相同的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对应的所述补偿值为目标补偿值;计算所述目标速比变化率以及所述目标补偿值之和,得到需求速率变化率,并根据所述需求速率变化率,得到所述第二需求速比。
[0009]可选地,根据最终需求速比,调整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以减小所述第三转速,包括:确定所述最终需求速比是否等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在所述最终需求速比不等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的情况下,将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调整为所述最终需求速比,以减小所述第三转速。
[0010]可选地,在所述最终需求速比不等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的情况下,将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调整为所述最终需求速比,包括:在所述最终需求速比等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的情况下,将速比调整状态位设置为第二数值,所述速比调整状态位为表征是否调整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的信息位,在所述速比调整状态位为所述第二数值的情况下,确定调整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在所述速比调整状态位为所述第二数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调整为所述最终需求速比。
[0011]可选地,在所述最终需求速比等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为所述第二需求速比;将速比调整状态位设置为第一数值,所述速比调整状态位为表征是否调整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的信息位,在所述速比调整状态位为所述第一数值的情况下,确定不调整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
[0012]可选地,所述预定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二转速大于预设的所述变速箱的最小转速。
[0013]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转速以及第二转速,确定车辆的变速箱的第一需求速比,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为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最大转速,所述第二转速为所述变速箱的实际转速,所述预定条件包括第三转速大于所述发动机的最大怠速,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实际车速以及所述第三转速,确定所述变速箱的第二需求速比;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最终需求速比为所述第一需求速比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中的最大值;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最终需求速比,调整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以减小所述第三转速。
[0014]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0015]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0016]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在满足包括车辆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大于发动机的最大怠速的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表征发动机的最大转速的第一转速和表征车辆变速箱的实际转速的第二转速,来确定变速箱的第一需求速比;然后,根据车辆的实际车速和发动机的实际转速,确定变速箱的第二需求速比;再确定第一需求速比与第二需求速比中的较大值是车辆的最终需求速比;最后根据该最终需求速比,调整变速箱的需求速比,来减小车辆发动机的实际转速,避免发动机的反向倒拖。本申请在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大于预设的最大怠速的情况下,说明发动机出现了倒拖现象,此时根据第一转速以及第二转速,确定第一需求速比,以及根据车辆的实际车速以及发动机的实际转速,确定第二需求速比,再根据两
个需求速比中的较大值,调整变速箱的需求速比,拉低发动机的转速,从软件层面实现了发动机的反倒拖,无需从硬件方面改进车辆动力系统即可解决倒拖问题,保证了车辆的改进成本较低,同时避免了倒拖给发动机造成的损伤以及倒拖造成驾驶不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执行车辆的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0019]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转速以及第二转速,确定车辆的变速箱的第一需求速比,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为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最大转速,所述第二转速为所述变速箱的实际转速,所述预定条件包括第三转速大于所述发动机的最大怠速,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根据所述车辆的实际车速以及所述第三转速,确定所述变速箱的第二需求速比;确定最终需求速比为所述第一需求速比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中的最大值;根据最终需求速比,调整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以减小所述第三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转速以及第二转速,确定车辆的变速箱的第一需求速比,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转速以及所述第二转速,确定所述第一需求速比为所述第二转速与所述第一转速之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速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对应关系,所述车辆的所述加速度与速比变化率的对应关系为第二对应关系,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与所述速比变化率的补偿值的对应关系为第三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车辆的实际车速以及所述第三转速,确定第二需求速比,包括:根据所述实际车速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实际车速相同的所述车速对应的所述加速度为目标加速度;根据所述目标加速度以及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加速度相同的所述加速度对应的所述速比变化率为目标速比变化率;根据所述第三转速以及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三转速相同的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对应的所述补偿值为目标补偿值;计算所述目标速比变化率以及所述目标补偿值之和,得到需求速率变化率,并根据所述需求速率变化率,得到所述第二需求速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最终需求速比,调整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以减小所述第三转速,包括:确定所述最终需求速比是否等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在所述最终需求速比不等于所述第二需求速比的情况下,将所述变速箱的需求速比调整为所述最终需求速比,以减小所述第三转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终需求速比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珍孙晓鹏刘中秀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