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16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包括软性磁条、第一强磁磁铁、第二强磁磁铁以及硅胶皮;以软性磁条与车体贴合的一面为背面,与车衣贴合的一面为正面;第一强磁磁铁沿软性磁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软性磁条的正面,硅胶皮的中部粘贴在软性磁条的背面,硅胶皮的长度与软性磁条的长度相当,硅胶皮的两端为与软性磁条的对应端部分离的活动部,第二强磁磁铁对称嵌设在软性磁条的两端内部,每个第二强磁磁铁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沿软性磁条厚度方向贯通的钉孔,钉孔用于供订书钉的钉脚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灵活设置在车衣的指定位置,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增加车衣与车体的紧固点。紧固点。紧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衣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衣用于罩盖汽车以实现防晒、防尘、防杂物、防水等功能,车衣的类型主要又分为全包式车衣、半包式车衣,全包式车衣能对汽车整体结构进行全面的罩盖,半包式车衣主要对前挡风玻璃、车顶、两侧玻璃进行遮盖,起到遮阳隔热的作用。车衣一般罩盖于车体之上后,需要通过绑绳或绑带与车体连接以提高车衣的安装稳定性,防止在大风条件下被掀起或是降低车衣与车体漆面摩擦。但在实际使用车衣时,由于车型与车衣的匹配程度不足,且大部分生产厂家所生产车衣都是通用型的,能适配多种车型,那么在消费者购买后就难免出现车衣与车体的固定结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位置的车衣无法与车体牢固结合,在大风条件下这些未紧固部位容易带动整个车衣相对于车体发生脱离、移位。因此,现有车衣会加入磁铁或磁条对某些部位进行二次吸附加固,如授权公告号CN213322626U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车衣,其在车衣边缘处设置有用于吸附在车体上的磁铁条,磁铁条缝合在车衣边缘。又如授权公告号CN213082889U公开一种分体车衣半罩,其车衣边缘处采用磁铁扣与车体进行吸附;中国专利CN108725160A公开一种车衣,在其车衣本体上设置磁铁扣,由可拆卸螺钉、螺帽将磁扣固定在车衣上。以上现有技术方案无法实现磁铁二次吸附装置的灵活移位,通用性较弱,若后期在罩盖车衣后依然发现有些位置难以与车体结合来防止车衣的脱落或移位,则难以后期改动磁铁的位置来适用于实际情况。
术内容
[0003]本技术专利提出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可以灵活设置在车衣的指定位置,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增加车衣与车体的紧固点。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包括软性磁条、第一强磁磁铁、第二强磁磁铁以及硅胶皮;以软性磁条与车体贴合的一面为背面,与车衣贴合的一面为正面;第一强磁磁铁沿软性磁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软性磁条的正面,硅胶皮的中部粘贴在软性磁条的背面,硅胶皮的长度与软性磁条的长度相当,硅胶皮的两端为与软性磁条的对应端部分离的活动部,第二强磁磁铁对称嵌设在软性磁条的两端内部,每个第二强磁磁铁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沿软性磁条厚度方向贯通的钉孔,钉孔用于供订书钉的钉脚穿过。
[0005]进一步的,第一强磁磁铁呈薄片状结构,软性磁条的正面设有凹槽,第一强磁磁铁的底面涂胶后嵌入对应凹槽内以实现粘接固定。
[0006]进一步的,软性磁条的两端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条状通孔,第二强磁磁铁的四周刷胶并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对应的条状通孔内。
[0007]进一步的,钉孔为腰圆孔或长圆孔。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铁质压板,铁质压板的上端具有便于提起的把手,铁质压板与第一强磁磁铁一一对应相互吸附以将车衣压紧固定。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1、本技术的卡扣装置可采用现有订书机进行装订或拆卸,内置间隔分布的强磁磁铁,补充了现有软性磁条磁力不足的缺点,兼顾强磁性来实现车衣定位的同时,卡扣装置整体可弯曲,实现柔性磁吸,增加了与车体的接触面积,方便非平面的车体区域的磁吸定位。
[0011]2、对于车衣非边沿部位无法采用装订方式进行固定卡扣装置的情况,采用铁质压板与强磁磁条相互吸附压住车衣的方案,使得本技术的安装位置更灵活、安装范围更广。
[0012]3、本技术提出的卡扣装置能适用于各种车衣,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增加车衣与车体的紧固点,通用性强,且能够重复拆卸利用,使用成本低。
[001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的实施例一在装订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的实施例二在安装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卡扣装置包括软性磁条1、第一强磁磁铁2、第二强磁磁铁3以及硅胶皮4,定义软性磁条与车体B贴合的一面为背面,与车衣A贴合的一面为正面。所述软性磁条为整个卡扣装置的基体或基座,其厚度优选为5mm左右,不得过厚,以保证自身具备一定的柔性形变能力,从而能较好贴合在车体的曲面区域上;第一强磁磁铁2沿软性磁条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软性磁条的正面,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强磁磁铁设有三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三个以上,第一强磁磁铁2呈薄片状结构,软性磁条1的正面设有凹槽,第一强磁磁铁的底面涂胶后嵌入对应凹槽内以实现粘接固定。硅胶皮4的中部粘贴在软性磁条1的背面,硅胶皮的长度与软性磁条的长度相当,硅胶皮4的两端为与软性磁条的对应端部分离或贴合的活动部41,无粘接关系。第二强磁磁铁3呈条状,第二强磁磁铁3对称嵌设在软性磁条1的两端内部,所有的第一强磁磁铁位于两个第二强磁磁铁之间,本实施例中,软性磁条1的两端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条状通孔,第二强磁磁铁的四周刷胶,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对应的条状通孔内。每个第二强磁磁铁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沿软性磁条厚度方向贯通的钉孔31,钉孔31优选为腰圆孔或长圆孔,钉孔31的内径远大于订书钉的钉脚6直径,装订时订书机无需瞄得特别准,且在第二强磁磁铁与软性磁条色差较大时,也容易依据第二强磁磁铁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软性磁条的长度
方向)来确定订书机的订钉方向。每个第二强磁磁铁3两端的钉孔31间距适配现有订书钉的两个钉脚间距,钉孔31用于供钉脚直接穿过,减少装订阻力,同时为取钉器的卸钉过程提供坚硬支撑,若不设置质地坚硬的第二强磁磁铁,而是直接在软性磁条上开设钉孔,则取钉器的尖锐部将损伤软性磁条。
[0020]本实施例中,通用卡扣装置的整体长度为10cm左右,宽度为3cm左右,整体尺寸适中,易于人工装卸,采用的安装和拆卸的工具也为常见的带取钉功能的订书机。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安装在已有的车衣上,将车衣罩盖于车体上,并将车衣原有的绳索装置对车衣进行基本的紧固,然后再利用本技术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二次加固。一般情况下,车衣的下沿处存在需要二次加固的地方,如车体两侧对应的车衣位置,则将卡扣装置放在车衣下沿处,且位于车体与车衣之间,然后用订书机装订卡扣装置,活动部掀起并与软性磁条分离使其不影响装订,卡扣装置与车衣装订固定后,将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性磁条、第一强磁磁铁、第二强磁磁铁以及硅胶皮;以软性磁条与车体贴合的一面为背面,与车衣贴合的一面为正面;第一强磁磁铁沿软性磁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软性磁条的正面,硅胶皮的中部粘贴在软性磁条的背面,硅胶皮的长度与软性磁条的长度相当,硅胶皮的两端为与软性磁条的对应端部分离的活动部,第二强磁磁铁对称嵌设在软性磁条的两端内部,每个第二强磁磁铁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沿软性磁条厚度方向贯通的钉孔,钉孔用于供订书钉的钉脚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衣固定通用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强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恒川张令玺王姣姣杨琦琦吴程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