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10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窗帘电机,其包括外管、限位组件、控制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无线组件;限位组件、控制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分设于外管内;无线组件设于外管外部,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将无线组件设在外管的外部,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需要更换无线组件时,无需拆解电机,就可以直接更换无线组件,便于无线组件的更换的同时,还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保留了窗帘电机的无线控制功能。留了窗帘电机的无线控制功能。留了窗帘电机的无线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帘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窗帘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家居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中,家用智能电动窗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现有的智能窗帘,为了便于无线控制,通常在窗帘电机内会设有无线组件,然而现有的无线组件都是直接设置在控制组件上,且置于智能窗帘内,若是无线组件因发生故障等原因,需要更换时,需要先将电机拆解开来,再对无线组件进行更换,更换起来较为麻烦,而且窗帘电机通常设在高处,若是操作不当,导致零部件掉落,容易砸伤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窗帘电机。
[000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窗帘电机包括外管、限位组件、控制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无线组件;限位组件、控制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分设于外管内;无线组件设于外管外部,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000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限位组件和驱动组件分设于外管内的两端,控制组件设于限位组件和驱动组件之间,无线组件与限位组件相邻。
[000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承载件以及控制件,控制件设于控制承载件内,控制承载件与限位组件连接,控制件分别与驱动组件和无线组件电连接。
[000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控制承载件包括控制上壳以及控制下壳,控制上壳与控制下壳合并后形成一容纳空间,控制件设于容纳空间。
[000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控制上壳内表面设有卡扣,控制下壳与卡扣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口,卡扣与卡口卡接。
[000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控制下壳内表面还设有控制承载块,控制件设于控制承载块上。
[00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控制下壳内表面还设有控制固定块,控制件设于控制承载块和控制固定块之间。
[00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以及减速件,减速件设于驱动件的驱动端,驱动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00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无线组件设在外管的外部,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需要更换无线组件时,无需拆解电机,就可以直接更换无线组件,便于无线组件的更换的同时,还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保留了窗帘电机的无线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00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
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实施例中窗帘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实施例中窗帘电机的爆炸图;
[0016]图3为限位组件和控制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限位组件和控制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控制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0]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1]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3]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为实施例中窗帘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窗帘电机的爆炸图。本实施例中的窗帘电机包括外管1、限位组件2、控制组件3、驱动组件4以及无线组件5;限位组件2、控制组件3以及驱动组件4分设于外管1内;无线组件5设于外管1外部,并与控制组件3电连接。
[0024]通过将无线组件5设在外管的外部,并与控制组件3电连接,需要更换无线组件5时,无需拆解电机,就可以直接更换无线组件5,便于无线组5的更换的同时,还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保留了窗帘电机的无线控制功能。
[0025]限位组件2和驱动组件4分设于外管1内的两端,控制组件3设于限位组件2和驱动组件4之间,无线组件5与限位组件2相邻。限位组件2可以采用市面上现有的限位组件2,此处不再赘述,通过设置限位组件2,当窗帘收卷或者放卷到位时,即可停止窗帘的收卷或放卷。
[0026]参照图2以及图3,图3为限位组件和控制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控制组件3包括控制承载件31以及控制件32,控制件32设于控制承载件31内,控制承载件31与限位组件2连接,控制件32分别与驱动组件4和无线组件5电连接。控制承载件31包括控制上壳311以及控制下壳312,控制上壳311与控制下壳312合并后形成一容纳空间,控制件32设于容纳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下壳312的纵截面为半圆形,控制件32为PCB板。控制上壳311与控制下壳312均为塑料保护壳,现有的窗帘电机通常是在控制件32外套设热缩管,但是热缩管的坚韧性较差,容易被划破,划破后安全隔离不足,容易导致窗帘电机漏电,塑料保护壳坚韧性好,不易被划破,防止了窗帘电机发生漏电。
[0027]参照图2

图5,图4为限位组件和控制下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控制上壳的结构示意图。控制上壳311内表面设有卡扣3111,控制下壳312与卡扣3111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口3121,卡扣3111与卡口3121卡接。在本实施例中,卡扣3111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卡口3121的数量也为多个,每一卡扣3111和每一卡口3121互相卡接,通过设置卡扣3111与卡口3121,便于控制上壳311与控制下壳312的安装。
[0028]控制下壳312内表面还设有控制承载块3122,控制件32设于控制承载块3122上。控制下壳312内表面还设有控制固定块3123,控制件32设于控制承载块3122和控制固定块31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承载块3122的数量为多个,控制固定块3123的数量也为多个,通过设置控制承载块3122和控制固定块3123,将控制件32固定在容纳空间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限位组件(2)、控制组件(3)、驱动组件(4)以及无线组件(5);所述限位组件(2)、所述控制组件(3)以及所述驱动组件(4)分设于所述外管(1)内;所述无线组件(5)设于所述外管(1)外部,并与所述控制组件(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和所述驱动组件(4)分设于所述外管(1)内的两端,所述控制组件(3)设于所述限位组件(2)和所述驱动组件(4)之间,所述无线组件(5)与所述限位组件(2)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控制承载件(31)以及控制件(32),所述控制件(32)设于所述控制承载件(31)内,所述控制承载件(31)与所述限位组件(2)连接,所述控制件(32)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4)和所述无线组件(5)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帘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承载件(31)包括控制上壳(311)以及控制下壳(312),所述控制上壳(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利汤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奥科伟业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