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00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颈装置,包括枕套,枕套下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卡扣和第一插扣,枕套的内部还放置有气囊,气囊的内部固定有金属软管,枕套远离第一卡扣和第一插扣一端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与气囊之间设置有充气组件,枕套的上端还贴合设置有硅胶顶盖,硅胶顶盖的内侧固定有内护垫,内护垫下端的外侧与枕套的内侧贴合,硅胶顶盖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护颈装置,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对飞行员的颈部进行支撑,并有效提升舒适度,同时当飞机开始进行高频率机动时,通过充气组件方便使气囊膨胀撑起枕套,进而提升枕套整体强度,方便对颈部进行缓冲有效加强防护。方便对颈部进行缓冲有效加强防护。方便对颈部进行缓冲有效加强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装备
,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护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飞行员即驾驶飞机或其他航空器的人员,而飞行员在进行飞行的过程中,其颈部不仅需要支撑飞行员头部和头盔的重量,还要承受机动时所带来的额外的正加速度载荷。飞行中高频率的机动会导致飞行员头颈部过度前伸,更容易使载荷超过颈部肌肉能力,导致肌肉和韧带损伤的风险急剧增加,使飞行人员罹患颈椎疾病,甚至影响其操纵飞机的能力。
[0003]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7396822U)公开了可调节的飞行员颈部支撑保护装置,其中记载了:“利用U型护颈枕可以对飞行员的颈部进行支撑,增加飞行员的舒适感。当飞行员需要将飞机加速时,可以向下拉动拉绳的前端,拉绳的前端向下移动可以拉动拉绳的后端向上移动,拉绳的后端向上移动可以带动连接球向上移动,连接球向上移动可以挤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直至连接球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抽气管均相接触,进而实现回路,利用蓄电池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球、第二导线为电热丝供电,电热丝发电产生的热量可以促使叠氮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叠氮化钠产生氮气,氮气通过气管流入气囊的内腔中,对气囊进行充气,促使气囊充气膨胀,利用充气膨胀的气囊可以对飞行员的颈部进行加强保护”,并提出了:“而为了保护飞行员的颈部,传统的方式通常为减小头盔的重量,虽然减小头盔的重量可以对飞行员的颈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效果有限,飞行员的颈部在飞行过程中依旧无法得到支撑,在飞机进行突然加速时,依然会导致飞行员的颈部过度前伸”的技术不足。
[0004]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为了在飞行过程中保护飞行员的颈部,通常采用减小头盔重量的方式,使飞行员颈部的支撑压力减小,进而减轻颈部肌肉载荷,但是效果有限,飞行员的颈部仍旧没有得到有效防护,当飞机做出高频率机动时仍旧可能会导致飞行员颈部受到损伤,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护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护颈装置,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对飞行员的颈部进行支撑,并有效提升舒适度,同时当飞机开始进行高频率机动时,通过充气组件方便使气囊膨胀撑起枕套,进而提升枕套整体强度,方便对颈部进行缓冲有效加强防护。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护颈装置,其应用于飞行员颈部的防护;
[0008]包括枕套,所述枕套下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卡扣和第一插扣,所述枕套的内部还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内部固定有金属软管,所述枕套远离第一卡扣和第一插扣一端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气囊之间设置有充气组件,所述枕套的上端还贴合
设置有硅胶顶盖,所述硅胶顶盖的内侧固定有内护垫,所述内护垫下端的外侧与枕套的内侧贴合,所述硅胶顶盖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护颈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金属软管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金属软管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贯穿枕套并延伸至固定座内部,所述金属软管与固定座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护颈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蓄电池和微型气泵,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且位于金属软管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蓄电池和微型气泵,所述蓄电池和微型气泵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口与金属软管固定,所述微型气泵通过出气口与金属软管内部相通,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口固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远离微型气泵的一端贯穿固定座并延伸至固定座外侧。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护颈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抽气管远离微型气泵一端的外侧还螺纹连接有管帽。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护颈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远离管帽的一侧还固定有启闭按钮,所述启闭按钮与微型气泵电性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护颈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硅胶顶盖上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卡扣和第二插扣。
[00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护颈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硅胶顶盖远离第二卡扣和第二插扣一端的上端还固定有U形枕座,所述U形枕座的内侧固定有U形护垫。
[001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护颈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滑杆,所述固定座的上端对称固定有限位滑杆,两个所述限位滑杆之间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有握把,所述U形枕座远离U形护垫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两个限位滑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螺杆螺纹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护颈装置,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对飞行员的颈部进行支撑,并有效提升舒适度,同时当飞机开始进行高频率机动时,通过充气组件方便使气囊膨胀撑起枕套,进而提升枕套整体强度,方便对颈部进行缓冲有效加强防护,在飞行前通过调节组件方便调节U形枕座和U形护垫的高度位置,进而方便对飞行员的后枕部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护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护颈装置枕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护颈装置气囊和金属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护颈装置充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护颈装置枕套和硅胶顶盖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护颈装置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0026]1、枕套;2、第一卡扣;3、第一插扣;4、气囊;5、金属软管;6、通气孔;7、固定座;8、蓄电池;9、微型气泵;10、抽气管;11、管帽;12、启闭按钮;13、硅胶顶盖;14、限位滑杆;15、螺杆;16、握把;17、U形枕座;18、U形护垫;19、连接板;20、第二卡扣;21、第二插扣;22、内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
技术介绍
所述的,目前,为了在飞行过程中保护飞行员的颈部,通常采用减小头盔重量的方式,使飞行员颈部的支撑压力减小,进而减轻颈部肌肉载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套(1),所述枕套(1)下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卡扣(2)和第一插扣(3),所述枕套(1)的内部还放置有气囊(4),所述气囊(4)的内部固定有金属软管(5),所述枕套(1)远离第一卡扣(2)和第一插扣(3)一端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与气囊(4)之间设置有充气组件,所述枕套(1)的上端还贴合设置有硅胶顶盖(13),所述硅胶顶盖(13)的内侧固定有内护垫(22),所述内护垫(22)下端的外侧与枕套(1)的内侧贴合,所述硅胶顶盖(13)与固定座(7)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5)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6),所述金属软管(5)靠近固定座(7)的一端贯穿枕套(1)并延伸至固定座(7)内部,所述金属软管(5)与固定座(7)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蓄电池(8)和微型气泵(9),所述固定座(7)的内部且位于金属软管(5)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蓄电池(8)和微型气泵(9),所述蓄电池(8)和微型气泵(9)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气泵(9)的出气口与金属软管(5)固定,所述微型气泵(9)通过出气口与金属软管(5)内部相通,所述微型气泵(9)的进气口固定有抽气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尼春萍画妍王晶林悦黄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