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流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88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逆流引流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负压腔,所述导管本体的内部设置单通道组件和阻逆层阶,所述负压腔的底部设置有阻逆腔,所述阻逆腔的顶部螺纹安装有筛网,所述阻逆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液管。该防逆流引流管,通过在管道内设置多个漏斗状阻逆层阶,并额外增加单通道组件,使虹吸完成后,管道内的积液立即停止倒流,并且,在单通道前方留设筛网,并在筛网前方设置开有十字切口的阻逆层阶,分别用于过滤块状凝结物与将块状凝结物封锁,防止其逆回,进而增加了引流管的实用效果,确保其能够完成积液抽取。确保其能够完成积液抽取。确保其能够完成积液抽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逆流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材
,具体为一种防逆流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医疗上有很多手术都涉及到引流管的使用,其中,根据术式不同,引流管的种类分为很多,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0003]目前,现有专利CN210873282U医用引流管,提到了现有引流管一般材质较硬,不容易绕卷捆扎;引流管钩到某处很可能使其端部从人体脱落,需要重新插入,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的同时还可能造成感染等问题,并根据上述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但是,在改进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0004]在对病人体内积液进行抽取时,通常都需要持续性抽取,以及及时倾倒引流瓶,否则就会导致引流瓶内积液倒流,同时,当积液抽取完成后,由于管内缺乏吸力,会导致管内残余积液倒流,以至于积液抽取不完整,容易引起病人体内进一步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逆流引流管,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逆流引流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负压腔,所述导管本体的内部设置单通道组件和阻逆层阶,所述负压腔的底部设置有阻逆腔,所述阻逆腔的顶部螺纹安装有筛网,所述阻逆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液管,所述负压腔的两侧皆螺纹安装有安装组件,所述负压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增压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阻逆层阶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阻逆层阶均匀分布在导管本体的内壁中,所述阻逆层阶的形状为喇叭状,所述阻逆层阶喇叭状的小口朝向负压腔设置,所述单通道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单通道组件分别设置在导管本体靠近两端的内壁。
[0008]优选的,所述单通道组件包括环圈,所述环圈的内壁设置有止逆板,所述止逆板为硬质塑料薄片,所述止逆板的中部开设有十字切口。
[0009]优选的,所述负压腔的内壁设置有限位环。
[0010]优选的,所述阻逆腔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弹簧,所述锥形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形塞,所述阻逆腔内壁的顶部为凹弧形,且凹弧形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小于球形塞的直径。
[0011]优选的,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活塞,所述增压活塞的侧面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增压活塞的一端穿过安装组件并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活塞杆的侧面设置有卡杆。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侧面设置有调控块,所述挡板的中心
处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内壁的两侧皆延伸开设有匚形豁口。
[00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防逆流引流管,通过在管道内设置多个漏斗状阻逆层阶,并额外增加单通道组件,使虹吸完成后,管道内的积液立即停止倒流,并且,在单通道前方留设筛网,并在筛网前方设置开有十字切口的阻逆层阶,分别用于过滤块状凝结物与将块状凝结物封锁,防止其逆回,进而增加了引流管的实用效果,确保其能够完成积液抽取。
[0015]2、该防逆流引流管,通过设置负压腔,利用负压腔内的增压组件来回调节,能够在虹吸结束后,给予管道内部负压,使导管本体中残余的积液流入负压腔中,进一步降低积液倒流的情况,增加了装置的可行性,提高了装置对管道内残余积液处理的干净程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单通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增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导管本体;2、负压腔;21、限位环;3、阻逆腔;31、锥形弹簧;32、球形塞;4、排液管;5、安装组件;51、挡板;52、通槽;53、调控块;6、增压组件;61、增压活塞;62、活塞杆;63、手柄;64、卡杆;7、筛网;8、单通道组件;81、环圈;82、止逆板;9、阻逆层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8,一种防逆流引流管,包括:导管本体1,导管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负压腔2,导管本体1的内部设置单通道组件8和阻逆层阶9,负压腔2的底部设置有阻逆腔3,阻逆腔3的顶部螺纹安装有筛网7,阻逆腔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液管4,负压腔2的两侧皆螺纹安装有安装组件5,负压腔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增压组件6。
[0027]其中;阻逆层阶9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阻逆层阶9均匀分布在导管本体1的内壁中,阻逆层阶9的形状为喇叭状,阻逆层阶9喇叭状的小口朝向负压腔2设置,单通道组件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单通道组件8分别设置在导管本体1靠近两端的内壁,利用若干阻逆层阶9分段截止导管本体1中残余的积液,增加积液回流的难度,同时,设置单通道组件8,能够将块状凝结物与将块状凝结物封锁,防止其逆回,提高了装置抽取积液的洁净程度。
[0028]其中;单通道组件8包括环圈81,环圈81的内壁设置有止逆板82,止逆板82为硬质塑料薄片,止逆板82的中部开设有十字切口,采用心脏瓣膜的原理的设置,将止逆板82倒置
聚拢在一起,利用其本身的韧性,在积液抽取过程中能够被压弯形成通道,使积液通过,待停止抽取时,聚拢在一块呈封闭状态,达到阻逆效果。
[0029]其中;负压腔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环21,利用限位环21对增压组件6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确保负压腔2内部能够留有一定空间使筛网7正常工作。
[0030]其中;阻逆腔3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弹簧31,锥形弹簧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形塞32,阻逆腔3内壁的顶部为凹弧形,且凹弧形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通孔直径小于球形塞32的直径,利用锥形弹簧31和球形塞32能够在虹吸停止的情况下立即封堵阻逆腔3的通孔,达到密封管道的效果,方便后续的增加导管本体1内负压。
[0031]其中;增压组件6包括增压活塞61,增压活塞61的侧面设置有活塞杆62,活塞杆62远离增压活塞61的一端穿过安装组件5并固定安装有手柄63,活塞杆62的侧面设置有卡杆64,利用手柄63能够直接控制增压活塞61的移动,在导管本体1内的虹吸停止后,可以以此增加导管本体1内的负压,进而将残余积液吸入负压腔2内,进一步防止积液逆流。
[0032]其中;安装组件5包括挡板51,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逆流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负压腔(2),所述导管本体(1)的内部设置单通道组件(8)和阻逆层阶(9),所述负压腔(2)的底部设置有阻逆腔(3),所述阻逆腔(3)的顶部螺纹安装有筛网(7),所述阻逆腔(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液管(4),所述负压腔(2)的两侧皆螺纹安装有安装组件(5),所述负压腔(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增压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逆层阶(9)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阻逆层阶(9)均匀分布在导管本体(1)的内壁中,所述阻逆层阶(9)的形状为喇叭状,所述阻逆层阶(9)喇叭状的小口朝向负压腔(2)设置,所述单通道组件(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单通道组件(8)分别设置在导管本体(1)靠近两端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通道组件(8)包括环圈(81),所述环圈(81)的内壁设置有止逆板(82),所述止逆板(82)为硬质塑料薄片,所述止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元坤王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