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77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插箱内,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进风孔和出风口;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形成的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一端与出风口连通;电池模组外侧与箱体之间形成的进风主风道,所述进风主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每排电池模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形成的进风次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结构,其冷风通过进风孔自所述进风主风道的一端依次进入主风道、次风道和引风管后从出风口排出;插箱内两个模组有各自的风道,且风道互不干涉;每个模组风道都采用对角进风,有效形成“Z”形风道,冷风流经的路径和带走热量相同,从而有效控制温差,保证电芯工作的一致性。保证电芯工作的一致性。保证电芯工作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


[0001]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市场上对储能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锂电池本身温度敏感的特性越发突出,目前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类项目都在解决温升及温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主流方式为风冷或者液冷。其中插箱风冷方式为在插箱面板中安装风扇,然后配合空调抽风散热。
[0003]现有插箱风冷散热问题:目前插箱风冷通过面板上的风扇直接抽风,虽可以解决温升问题,达到降温目的,但温差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原因如下:1.直接通过插箱风扇以及面板背后的汇风口直接抽风,并没有明确的风道设计。2.插箱中间风道汇流处气流碰撞导致热量无法均匀散出。3.冷风从进风孔流经每个电芯大面的风量不同。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插箱的箱体内,包括:
[0007]进风孔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口均开设于箱体上;
[0008]进风主风道,所述进风主风道形成于电池模组外侧和箱体之间,所述进风主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孔连通;
[0009]进风次风道,所述进风次风道形成于每排电池模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所述进风次风道与所述进风主风道连通;
[0010]引风管,所述引风管形成于相邻的两排电池模组之间,所述引风管的一端与出风口连通;
[0011]冷风通过进风孔自所述进风主风道的一端依次进入进风主风道、进风次风道和引风管后从出风口排出。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位于箱体内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进风主风道的另一端,沿所述进风主风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挡板盖设于所述进风主风道上,所述电池模组外侧、箱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设成一端具有开口的进风主风道,所述进风主风道通过开口与进风孔连通,所述进风主风道的长度方向与箱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底板、盖板、前板、后板及两个侧板,所述盖板盖设所述箱体上,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后板上;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底板、盖板、前板、后板及两个侧板,所述盖板盖设所述箱体上,所述进风孔位于后板和侧板上,且侧板上的进风孔位于进风主风道的开口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引风管与进风主风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引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密封连接,所述引风管包括隔板、第一引风道和第二引风道,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引风管内,所述第一引风道和第二引风道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引风道长度和第二引风道的长度均与所述引风管的长度一致位于所述引风管一侧的进风次风道与所述第一引风道连通,位于所述引风管另一侧的进风次风道与第二引风道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风主风道的宽度大于进风次风道的宽度。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汇风口,所述汇风口设置于所述引风管的一端,所述引风管通过汇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汇风口自汇风口的开口向所述引风管的方向收缩呈漏斗状。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连接所述出风口。
[0019]进一步地,所述抽风装置为风扇。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池插箱,包括箱体,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如上所述的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
[002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2](1)本技术的散热结构,其靠近进风主风道的开口的后板和侧板开设进风孔,电池模组两侧设置进风主风道,进风主风道的一端具有开口,冷风通过进风孔从进风主风道的一端开口处进入箱体内,因本技术的进风主风道位于箱体的两侧,通过两侧进风主通道的开口进风,即在箱体后板的两个对角进风,在箱体前板出风,通过采用这种对角进风的风道设计,使得冷风从进风孔流经每个电芯大面的风量相同。
[0023](2)本技术的散热结构,其两侧模组风道通过模组上方的盖板以及插箱箱体封闭形成,避免两侧模组的风道溢出散热结构之外的箱体内,从而使得散热结构能够带走的电芯的散热量相同,保证了电芯性能的一致性。
[0024](3)本技术的散热结构,其在两排模组中间布置引风管,引风管分为两个独立的引风道,从而将引风管两侧冷风分开互不干涉,两个模组的风道互不干涉,即引风管一侧的冷风通过进风孔依次进入第一进风主风道、第一进风次风道和第一引风道,同时引风管另一侧的冷风通过进风孔依次进入第二进风主风道、第二进风次风道和第二引风道,冷风进入散热结构后流经进风主风道、进风次风道和引风管有效形成“Z”形,最后进入第一引风道和第二引风道的冷风通过风扇转动形成负压,同时被抽走达到散热效果,可见,本技术引风管两侧的风道各自独立,引风管两侧的冷风流经的路径相同,带走热量也相同,带走的热量也互不影响,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温差,保证电芯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6]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方式中储能电池插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示出了图1的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示出了图1的侧视图;
[0029]图4示出了图3中的A向剖视图;
[0030]图5示出了图1的另一侧视图;
[0031]图6示出了图1的另一侧视图。
[0032]其中,1

箱体,11

底板,12

前板,13

后板,14

侧板,131

进风孔,2

电池模组,21

电芯,3

引风管,31

隔板,32

第一引风道,33

第二引风道,4

进风主风道,411,421

进风主风道的开口,5

进风次风道,6

第一挡板,5

第二挡板,8

抽风装置,9

汇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现将详细参考本申请的实施例,在图中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例。每个实例是为了解释本申请而提供,而非限制本申请。实际上,所属领域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插箱的箱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孔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口均开设于箱体上;进风主风道,所述进风主风道形成于电池模组外侧和箱体之间,所述进风主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孔连通;进风次风道,所述进风次风道形成于每排电池模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所述进风次风道与所述进风主风道连通;引风管,所述引风管形成于相邻的两排电池模组之间,所述引风管的一端与出风口连通;冷风通过进风孔自所述进风主风道的一端依次进入进风主风道、进风次风道和引风管后从出风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位于箱体内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进风主风道的另一端,沿所述进风主风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挡板盖设于所述进风主风道上,所述电池模组、箱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设成一端具有开口的进风主风道,所述进风主风道通过开口与进风孔连通,所述进风主风道的长度方向与箱体的长度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板、盖板、前板、后板及两个侧板,所述盖板盖设所述箱体上,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后板上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板、盖板、前板、后板及两个侧板,所述盖板盖设所述箱体上,所述进风孔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