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及燃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61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及燃气装置,采用一端封闭且开口端设置环状副翻边的副套筒,利用副套筒将主阀单元和副阀单元隔开,实现主阀单元和副阀单元之间的密封,取消主阀单元和副阀单元之间的密封件;采用一端封闭且开口端设置环状主翻边的主套筒,利用主套筒将电磁线圈组件和主阀单元隔开,实现电磁线圈组件和主阀单元之间的密封,取消电磁线圈组件和主阀单元之间的密封件;同时副套筒还具有连接主阀芯和主密封帽的作用,通过设置主套筒和副套筒实现密封,不仅能够保证密封效果,还能减少密封件的数量,简化阀芯组件的结构,提高阀芯组件的安装效率,降低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阀及燃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及燃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预混技术可以同时达到燃烧效率高和排放低的目的,利用气动燃气比例阀是实现全预混技术的有效途径。
[0003]目前的气动燃气比例阀多采用两个电磁阀,但具有成本高,体积大及能耗高的缺陷,使用不便。为此,现有技术提出采用两段式电磁阀,两段式电磁阀具有两个活动阀芯,为了保证每个活动阀芯的密封性能,需要使用多个密封圈,具有较大的密封失效以致漏气的风险;而且结构复杂、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阀,能够减少电磁阀所需使用的密封件数量,结构简单、密封能高、零部件数量少、装配效率高及成本低。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装置,结构简单、密封能高、零部件数量少、装配效率高、成本低及占用空间小,能够实现燃烧效率高和排放低的目标。
[0006]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7]电磁阀,包括阀芯组件和电磁线圈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主阀单元、主套筒、副阀单元和副套筒;
[0008]所述主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主套筒的封闭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电磁线圈组件的静轴;所述主套筒的开口端外翻形成有环状的主翻边,所述主翻边抵接于所述电磁线圈组件的一侧端面;
[0009]所述主阀单元包括主阀芯和主密封帽,所述主阀芯的一端可轴向移动地设于所述主套筒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密封帽;
[0010]所述副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副套筒的封闭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主阀芯内,所述副套筒的开口端外翻形成有环状的副翻边;
[0011]所述副阀单元包括副阀芯和副密封帽,所述主密封帽的两端分别压接于所述副翻边和所述主阀芯;所述副阀芯的一端可轴向移动地设于所述副套筒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副密封帽。
[0012]本技术的电磁阀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阀芯组件,采用一端封闭且开口端设置环状副翻边的副套筒,利用副套筒将主阀单元和副阀单元隔开,实现主阀单元和副阀单元之间的密封,取消主阀单元和副阀单元之间的密封件;采用一端封闭且开口端设置环状主翻边的主套筒,利用主套筒将电磁线圈组件和主阀单元隔开,实现电磁线圈组件和主阀单元之间的密封,取消电磁线圈组件和主阀单元之间的密封件;同时副套筒还具有连接主阀芯和主密封帽的作用,通过设置主套筒和副套筒实现密封,不仅能够保证密封效果,还能减少密封件的数量,简化阀芯组件的结构,提高阀芯组件
的安装效率,降低成本。
[0013]作为上述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轴上设有主阀安装孔,所述主套筒与所述主阀安装孔过盈配合;或,所述主套筒粘贴固定于所述主阀安装孔内;
[0014]和/或,所述主阀芯上设有副阀安装孔,所述副套筒与所述副阀安装孔过盈配合;或,所述副套筒粘贴固定于所述副阀安装孔内。
[0015]作为上述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阀单元还包括主阀限位结构,所述主阀限位结构包括:
[0016]主限位凸部,所述主限位凸部凸设于所述主套筒的内周壁和所述主阀芯的外周壁中的一个上;
[0017]主限位槽,所述主限位槽凹设于所述主套筒的内周壁和所述主阀芯的外周壁中的另一个上;所述主限位凸部沿所述主阀芯的轴向可移动的限位于所述主限位槽内;
[0018]和/或,所述副阀单元还包括副阀限位结构,所述副阀限位结构包括:
[0019]副限位凸部,所述副限位凸部凸设于所述副套筒的内周壁和所述副阀芯的外周壁中的一个上;
[0020]副限位槽,所述副限位槽凹设于所述副套筒的内周壁和所述副阀芯的外周壁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副限位凸部沿所述副阀芯的轴向可移动的限位于所述副限位槽内。
[0021]作为上述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阀单元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主阀芯外的主弹性件,所述主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主密封帽和所述主翻边;
[0022]和/或,所述副阀芯位于所述副套筒内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副阀单元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副阀芯外的副弹性件,所述副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副套筒的筒底壁。
[0023]作为上述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流通流体的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凸设有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主环形凸台和副环形凸台;
[0024]所述主环形凸台上设有沿流体流通方向贯通设置的主阀口,所述主密封帽能够抵接于所述主环形凸台以封闭所述主阀口;
[0025]所述副环形凸台上设有沿流体流通方向贯通设置的副阀口,所述副密封帽能够抵接于所述副环形凸台以封闭所述副阀口。
[0026]作为上述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阀体和主阀组件,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流通流体的流体通道和背压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包括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贯通设置的上游流通口和下游流通口,所述主密封帽能够启闭所述上游流通口;所述背压通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上游流通口和所述下游流通口之间的所述流体通道形成背压阀口,所述副密封帽用于启闭所述背压阀口;
[0027]所述主阀组件包括:
[0028]气门密封件,位于所述下游流通口的上游且用于启闭所述下游流通口;
[0029]气门隔膜,所述气门隔膜与所述气门密封件连动,所述气门隔膜的一侧与所述阀体围成与所述背压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的背压腔;
[0030]气门弹性件,能够使所述气门密封件具有向封闭所述下游流通口的方向移动的运动趋势。
[0031]作为上述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阀组件还包括:
[0032]气门板,所述气门板设于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气门板的一端通过密封件压接于所述阀体的内壁,另一端将所述气门隔膜的周向边缘压接于所述阀体内壁;
[0033]气门架,所述气门架抵接于所述气门板;
[0034]气门杆,所述气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门隔膜,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过所述气门架、所述气门板后连接于所述气门密封件,所述气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气门架和所述气门杆。
[0035]作为上述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体上设有调压通道和用于连接供气装置的进气口,所述调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背压通道连通,另一端形成调压阀口;
[0036]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比例调压阀组,所述比例调压阀组包括:
[0037]调压隔膜,所述调压隔膜的一侧与所述阀体围成与所述流体通道的流体出口连通的调压腔,另一侧与所述阀体围成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气体腔;
[0038]调压弹性件,所述调压弹性件用于使所述调压隔膜能够封堵所述调压阀口。
[0039]作为上述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比例调压阀组还包括:
[0040]调压螺母,所述调压螺母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调压螺母的一端能够外露形成操作部;
[0041]所述调压弹性件包括位于所述气体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阀,包括阀芯组件(1)和电磁线圈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1)包括主阀单元、主套筒(12)、副阀单元和副套筒(14);所述主套筒(12)的一端封闭,所述主套筒(12)的封闭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电磁线圈组件(2)的静轴(21);所述主套筒(12)的开口端外翻形成有环状的主翻边(121),所述主翻边(121)抵接于所述电磁线圈组件(2)的一侧端面;所述主阀单元包括主阀芯(111)和主密封帽(112),所述主阀芯(111)的一端可轴向移动地设于所述主套筒(12)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密封帽(112);所述副套筒(14)的一端封闭,所述副套筒(14)的封闭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主阀芯(111)内,所述副套筒(14)的开口端外翻形成有环状的副翻边(141);所述副阀单元包括副阀芯(131)和副密封帽(132),所述主密封帽(112)的两端分别压接于所述副翻边(141)和所述主阀芯(111);所述副阀芯(131)的一端可轴向移动地设于所述副套筒(14)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副密封帽(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轴(21)上设有主阀安装孔(211),所述主套筒(12)与所述主阀安装孔(211)过盈配合;或,所述主套筒(12)粘贴固定于所述主阀安装孔(211)内;和/或,所述主阀芯(111)上设有副阀安装孔(114),所述副套筒(14)与所述副阀安装孔(114)过盈配合;或,所述副套筒(14)粘贴固定于所述副阀安装孔(11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单元还包括主阀限位结构,所述主阀限位结构包括:主限位凸部(122),所述主限位凸部(122)凸设于所述主套筒(12)的内周壁和所述主阀芯(111)的外周壁中的一个上;主限位槽(1111),所述主限位槽(1111)凹设于所述主套筒(12)的内周壁和所述主阀芯(111)的外周壁中的另一个上;所述主限位凸部(122)沿所述主阀芯(111)的轴向可移动的限位于所述主限位槽(1111)内;和/或,所述副阀单元还包括副阀限位结构,所述副阀限位结构包括:副限位凸部(142),所述副限位凸部(142)凸设于所述副套筒(14)的内周壁和所述副阀芯(131)的外周壁中的一个上;副限位槽(1311),所述副限位槽(1311)凹设于所述副套筒(14)的内周壁和所述副阀芯(131)的外周壁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副限位凸部(142)沿所述副阀芯(131)的轴向可移动的限位于所述副限位槽(131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单元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主阀芯(111)外的主弹性件(113),所述主弹性件(113)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主密封帽(112)和所述主翻边(121);和/或,所述副阀芯(131)位于所述副套筒(14)内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副阀单元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副阀芯(131)外的副弹性件(133),所述副弹性件(133)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副套筒(14)的筒底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体(3),所述阀体(3)上设有用于流通流体的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凸设有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主环形凸台(315)和副环形凸台(3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聪刘桦黄泽典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